木里,跟着寨主去寻鹰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雄鹰谷位于木里县唐央乡里多村境内,距县城约三百公里。谷内森林植被完整,风景优美,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最为奇特的是,在该谷内两边三千到四千多米海拔的悬崖峭壁上有许多鹰巢,栖息着秃鹫、苍鹰、金雕三种珍禽,总数有千余只。
  雄鹰排泄堆积的粪便把悬崖上的岩石染成了灰白之色,远望让人误以为是挂在天空的瀑布。专家考证推断,拥有如此数量的鹰群栖息地,实属罕见,如今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能拥有这么多数量的三种鹰群栖息地。
  雄鹰寨老寨主,在深山林里打猎为生,游历作匪,1967年才与军方和平商谈,投诚反家。其子甲诺钟塔,是“雄鹰寨”新寨主,是一个机灵能人,我们跟随他去雄鹰谷。我们的摄影向导及登山顾问阿苏拉志先生曾是中国登山二队的主力队员,曾登上珠峰8000米的高度,正欲登顶峰,因一丝不苟地执行队规和严格的登山命令才未上顶峰,否则他是中国第一个登上珠峰之巅的彝族运动员。他虽是彝族,却精通藏文化,对当地的五种地方藏语对答如流,且每天都坚持学习英语,我与他的探讨交流中,都是彝、汉、英三语并用。在其二十多年的山野生涯中,带领过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探险家、登山爱好者、旅游观光游客走遍了木里的山山水水,并在遥远的路途和极为艰辛的绝境中救了六个人的性命,是一名极为难得的优秀探险家。另在我们一行的组合中,很巧合有一名哑巴,他名丹真偏初,藏族,土生土长在木里风景优雅的长海子边。人虽哑,头脑却很机灵,在闭塞的山湖边还见过一些场面。在他十几平方米的湖边窝棚里,先后接待过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26个国家的旅游团队,他用手势和形体进行交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际翻译家”。获悉在横断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交汇处,香格里拉纵深地,几百只鹰,鹫铺天盖地,在蓝天白云间翱翔,惊心动魄的场面使人震撼。这些鹰,鹫来自何处?繁衍生息的“鹰巢”在哪里?带着这些诱人的疑问,我苦苦追寻了三年,终于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雄鹰谷找到了答案。
  雄鹰谷的主体鹰学名为 喜马拉雅兀鹫(也叫兀鹰)。木里的雄鹰谷是中国最大的雄鹰谷,现已确定为全球最大的猛禽栖息地。吉普车在废弃了十余年的林区山路间行进,山险路陡,原始森林幽深,与莽莽群山映照,吉普车就像一只。甲壳虫“在缓缓蠕行,时而还有节奏地跳起一段“公路迪斯科”,12个小时后,进行被零下十几度的风雪阻碍,辨不清方向和路线,我们在一处放牦牛的地窝棚里席地而卧。一梦醒来,窝棚四周的原野上全是黑压压的牦牛群,昂首翘角,雄视着我们。苍惶间夺路而逃,又经一天的奔波,翻越了刀削斧劈般的亚都神台垭口(海拔5100米),本次赛车的“一车一次方程式”朝拜东贡贡嘎神山后终于到达了终点站——丁央村。
  丁央,一个万山丛林中的袖珍藏寨,海拔3500米,由佛塔、藏楼、古树,玛尼堆,经幡组合而建。木里县惟一的一处“花教”寺庙,就坐落在村西坡上,与山溪、丘粱,蓝天,白云,牧歌融为一体,别具一格,给人留下一种难忘的记忆。在藏乡有一种传说:丁央,原是九条龙争雄的地方。当年,九条龙为了争雄,都竟向东方的雅砻江,江对岸是四川省甘孜州的九龙县,县名沿革的起源是否因此而名,还待于历史的真实考证。不过,在丁央,我确实见到了来自九龙县沿香格里拉环线朝圣的虔诚僧人。
  在丁央村,我组建了六匹马的驮队,开始徒步翻越十余座海拔3500~4800米的大山,终于抵近了雄鹰谷。其间,丁央一郎依雅卓的日夜,使我回昧有趣……途间,我们行走在一座海拔4500米的山间,丛林中,突然一大群牦牛向我们奔袭而来,事情发生得如此迅速,毫无一点防备,吓得我们各自夺路奔逃,牦牛顺着小道奔冲而来,我们狼狈逃蹿中,被牦牛逼在山岩上,相距只有两米左右,无路可逃,求生的欲望勃起,奋力儿用石块击打牦牛,对峙了二十多分钟,牦牛被我们击退,顺着山梁狂奔而去,轰轰的奔蹄声像闷雷一样震撼人心,扬起的烟尘遮光蔽日,场面惊心动魄。平静了半个小时的心跳后,我们方才敢离开山崖。后来分析才得知,这群长期在山野敞放的牦牛,因缺盐,顺风嗅到了我们的汗味,集体向我们袭来。虚惊一场,拖着沉甸甸的步履,无精打采,安营扎寨在郎依雅卓。
  郎依雅卓,海拔4200米,一处美丽的大草坪,金黄色的草地上,一层透明柔薄的霜花覆盖草尖,一条s形的河流,沿着草坪两侧流向东方。河岸的桦树、枫树红黄相间,波光秋影,自然之美的构图,和谐天成,引人入胜,真是一处上帝浏览的花园。20世纪50年代以前,此地曾有老虎生存,还有伤人和吞吃牲畜的言传,但现已绝迹。虎绝狼兴,这里有红狼,灰狼,自狼,土狼,黑狼。其中,黑狼是藏獒和野狼杂交的“私生后裔”,凶猛无比,赶马人曾亲眼目睹一只黑狼在一分钟之内可将一匹大骡子咬死。郎依雅卓之夜,我们用原林枯木燃起大火,斜靠在大火堆旁,不敢入眠。
  雄鹰寨,木里县最边远的一个藏寨,与四川省甘孜州的理塘县,雅江县一山之隔,一水相依,三角相连,几十户藏民组合成一村三组的自然村落。高高寨,海拔3300米,气度非凡。寨东,一根巨大石柱从原始森林耸立,突兀倚天;寨北是达波扎哈神山(海拔4550米),是山妖与天神厮杀的战场;寨西是荞窝热呢神山(海拔4860米),是莲花生大师的孕育福地;寨南是巴司扎哈神山(海拔4560米),“雄鹰谷”就坐落在巴司神山和木里河的大峡谷之中。
  “雄鹰寨”虽小,却演绎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精彩传奇。参贡仁争,雄鹰寨老寨主,新中国成立后一名土匪头子。1950年,因不明白共产党民族政策,上山称王,在深山老林里打猎为生,游历作匪,曾惊动了中央军委下令通缉,直至1967年才与军方和平商谈,投诚返家。其子甲诺钟塔是“雄鹰寨”新寨主,是一个机灵能人。他组织村民修条公路,把一村三组连成一片。派专人去重庆市请来摩托车工程师,用马从木里县把摩托车配件驮到寨里,再组装行驶。建立了村级水电站,三个组之间还配备了对讲机,通讯联络方便。
  “雄鹰寨”特殊地理环境和独特地域风情,是鹰、鹫能在这里繁衍生存的根本所在。一是这里地处香格里拉腹心地,山大岩险,密林原始,河流蜿蜿蜒,气温适宜,鹰繁殖周期中没有天敌所害;二是藏传习俗中不杀生,视鹰为“天神”,加之这里过去曾一度时兴天葬,雄鹰有食吃,生存第一要素自然天成;三是“雄鹰寨”每年4月都要举行“雄鹰节”,杀牦牛或黑鹿来喂雄鹰,点香火散五谷来敬奠雄鹰,跳雄鹰舞来歌颂雄鹰,人鹰和协共处,天时、地利,人和,是鹰极为难得的生存环境空间。
  我们吸纳了寨主甲诺钟塔和牧人向导扎西,正式向雄鹰谷进军,由于拍摄心切,我挎上两套相机,与阿苏拉志先生一道冲到队伍前头,在原始森林河道口与队伍失去了联系,走进了山岩下密林丛中。密林阁,曾是登山 专家的阿苏拉志和我都迷失了方向,在林中乱爬乱窜,一个小时后,我们在林内发现了一堆一堆藏羚牛粪便和一片一片的熊掌印。我们可能误人了熊谷。这里的黑熊健壮体大,重达千余斤以上,当年一名持枪民兵排长打猎,打了一百多发子弹才将一头黑熊打死,剥开熊皮,几十发子弹头嵌夹在熊油中,熊油重达180斤,其壮实重度可想而知。因还不到熊冬眠的季节,熊的嗅觉又特别灵敏,我们的气味或响动,可能会惊扰黑熊,随时都有可能和熊遭遇,我们手中无武器,只会成为熊的免费快餐。迷路的险情使我们感到极为恐怖,吓得我不敢说一句话,我俩用手势比画,轻步沿着山崖底边钻出熊谷,静坐在树杈上,全身已被冷汗湿透,出了熊谷我俩仍然没有和队伍取得联系,试探了几条突围路线,均以失败告终。
  三个小时后,无水无粮,我实在走不动了,选择了一处标记点坐等,由阿苏拉志先生歇斯底里地大声呼喊,寻找队伍。半个小时后,终于与队伍取得了联系,只听见阿苏拉志先生大声呼唤:“韩先生不行了,赶快背水去救他!”20分钟后,随队的吉克长发背了一瓶冷水给我灌下,但我已体能透支,双脚像注入了铅一样,迈不开步,从坐标点到“神仙洞”(探险队取水点),四百米的直线距离我却爬行了35分钟。在“神仙洞”,神明的哑巴为我打了一杯酥油茶提神,休息片刻,我们又向雄鹰岩迸发。雄鹰岩是进雄鹰谷的惟一山岩通道,也是最后一道雄关,海拔4300米,侧下是一千余米的悬崖。雄鹰岩中间的夹缝通道高三十余米,无树无草,只有长年雷打雨击的凹点。观察好线路后,我运用悬崖攀爬技术,一鼓作气,第一个爬到岩口,然后当我转身迈向“鹰嘴岩”时,脚无力发抖,心跳急喘,头昏耳鸣发呕,我明白,体力再次透支到了极点。当我看到雄鹰时,双手已经端不动相机,只能静静站在崖口,看了两个多小时的雄鹰飞翔。夜晚,我在山间悬崖凹口中宿营点,身着藏袍,打起电筒,书写我一天的惊险日记。
  最后,经过充分的准备我终于站到了鹰嘴岩之巅。鹰嘴岩,雄鹰谷的最佳制高点。海拔4400米的高度间,两千多米的垂直落差,令人敬仰。从崖口俯瞰,阴森森的万丈深渊,悬崖叠嶂,木里河像一条银白色的哈达从雄鹰峡谷漂流而过,丹红的崖壁上,成百上千的鹰巢排立相间,河面上、山林中 悬崖边,蓝天上,成双成对的鹰在飞翔,衬以雄伟的山峰,河流声,山林呼啸声,雄鹰俯冲鸣叫声,汇成一曲宏大的太空交响乐,是人生中极为难得的享受。激动之余,我不顾粉身碎骨的危险,索兴爬到鹰嘴岩巅口不足一平方米的小平台上,用一根绳索系在腰间,拴连在身后千斤重的大岩石上,命运之神,系于一绳。
  为了拍摄到最精彩的镜头,我联想到了“天葬”时雄鹰的野性,叫助手在岩缝中点燃狼烟,摘下遮光帽,露出亮光头(野战前为了便于急救,必须剃头),雄鹰果然误以为是“天葬”,展开几米宽的翅膀扑我而来,一幅幅精彩的画面由此而拍得。俯瞰着雄鹰在我脚下游弋翻飞,心灵自然而然融入雄鹰蹁跹舞姿和壮美的大自然之中。此时此刻,我觉得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是第一个从海拔4400米悬崖高度直拍雄鹰的人。
其他文献
“沙漠戈壁”,从字面上看,就是“缺水少水”的地方,生命与水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是这里生命缺失的重要理由。因此许多沙漠被人们划入“生命禁区”例如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还有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荒漠——人们都以为,这些区域只有漫漫黄沙,不会有任何生命的存在。其实、在貌似死寂的沙漠戈壁上也是不乏生命的、它们以强大的根系,紧紧抓住脚下的沙土,又以羸弱的身躯抗击频发的大风,护卫了沙漠的宁静。我们不妨以自驾
瑞士两强携手再战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   ——威戈(WENGER)鼎力相助阿灵基(ALINGHI)船队  2012年4月17日~20日,世界著名瑞士军刀品牌威戈(WENGER)将携手瑞士阿灵基(ALINGHI)帆船队再战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青岛站。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Extreme 40是ISAF(国际帆联)所举办的齐名美洲杯帆船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的四项特别赛之一。共有八支声名鹤立
摄影无法改变世界,但能够展示世界,尤其是在世界本身不断变化之时。——马克·吕布源于羞怯的摄影    直到今天,我还觉得能时常用孩子的眼光来观看这个世界。发现那些只有孩子才能发现的奇形怪景,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马克·吕布  马克·吕布14岁的时候,父亲给了他一台相机,从此他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而另一广为流传的故事版本是这样的1931年的一天,八岁的马克·吕布一人在路边骑车,一对摩托男女招呼他
如果说攀登对于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那么就会有无数种猜想和诠释;也许走进了Lafuma“叶伴我行”登山季的故事中,你才能近距离地感受到它非凡的寓意。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梦想践行的攀登、一次意料之外的攀登,更是一次环保健行的攀登,所以才为这趟旅途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成为了令我难以忘怀的一场非凡之旅……  2013年9月12日晚上11点,Lafuma“叶伴我行梦想团”一行12人在北京国际机场八方集结,
也许每个决定拿起照相机做自我表达的人都会经历一次失明,事物的潮水经由这个狭小的取景框重新涌来时,变得更加广阔,对立和稍纵即逝,而你拍下了什么,就意味着什么构成了你自己。  对于董文胜,这些预示了他不打算以影像来进行客观的记录,而是会缓慢地培植与发展内心的种种意念,并且将它与外部世界进行隐喻性的缝合,那瞬息万变,如同潮水般翻涌的自然与现实成为了心理背景而非图像内容,他的镜头逐渐固定在园林这个场域。他
一块滑板、一双攀岩鞋、一个头盔,画笔所过之处,工业化、标准化的单调没有了,生动、活泼的个性一目了然。  当手绘与户外装备开始水乳交融,一种内心深处的表达让个性变得越来越不能被忽略,让户外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玩有趣。  手绘由于纯粹、由于原创、由于伊始于自我内心的操控,正成为一种潮流。
我们为什么要申遗?  foxincherry>撰文    6月24日晚,中国西湖在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西湖申遗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说,申遗成功后的西湖将坚持“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六项承诺。  其实我一直对国内的世界遗产地兴趣寥寥,因为门票贵,景区牛,尤其是听说了某名山入选世遗名录后,
Bicycling  《骑行》  期别:Jun/2013  “2013年编辑选择奖”已经评选出今年表现最佳最令人期待的自行车款,包括公路、城市以及女性三类大奖。以“最佳公路自行车奖项”为例,杂志编辑们亲自测试并比较30辆车的性能,从中选出八款超级自行车作为胜出者。  《为什么头盔如此重要》,轿车的安全气囊在行驶中充当守护天使的角色,而在骑行中头盔则充当安全气囊的角色。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自行车和骑行
2011年9月10日,上午11:00, 我大口喘着粗气,全身贴紧在一面80°的岩壁上,脚下一百多米处还有着我们昨晚露营的痕迹,身后20米处是扎西期待的目光。我抬头看看头顶上的那个屋檐,再回头看看身后仅有的三个保护点,它们是那么的不让人放心,我知道如果我一旦冲坠,它们一定不会拉住我急速下落的身体。我现在有些后悔了,怎么不选择其他的线路?头顶五米就是去年我们到达的最高点……    四姑娘山区距离城市很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去滑雪场拍摄惊险刺激的滑雪运动,是许多摄影爱好者的选择。滑雪场一般都建设在得天独厚自然环境里,具有“小气候”条件,山势的走向和高度都要符合雪道的建设要求。夏季雨水十分充沛,草木旺盛,到冬季,白雪会覆盖整整一个寒冬。雪道一片洁白,雪道外的山林银妆素裹,如果赶上初冬特殊的天气,时常会有树挂出现,为拍摄滑雪的摄影爱好者带来一份惊喜。拍摄滑雪运动之余,还可以全副武装起来,去雪道上享受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