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夯实农村小学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着力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有效落实德育阵地化、网络化和实效性,努力探索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基本模式,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全面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引领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实践;问题;对策
  在农村小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组织纪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性格形成、心理品质、诚实守信、公正严明等的培养和养成,都具备很大的优势。在农村小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程、项目、方法、环境,系统地设计德育环节,有效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毅力品质及集体主义精神,共同提高思想品德。
  1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德育实践中的困境
  1.1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途径较为单一
  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学校通常采用疏导法和评价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有时也会使用示范法,这些教学方法较为倾向于理论性教育,缺乏实践性教育的作用和辅助。究其根本是学校对“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概念没有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大多数农村小学不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实践活动的组织,即使组织了相关的活动,但是活动也较为形式化,难以发挥出德育实践教育活动的价值和作用。
  1.2德育评价单一,缺乏全面性
  德育评价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德育的成败。目前农村德育评价体系远远没有城市科学合理,大部分仍然停留在是否听话、乖巧来判断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平,简单地在期末“思想品德”一栏中填写一个分数,或者在总评上给一个高度概括的评价,随意性很大,这样的考评结果缺乏可比性、层次性和可信性,忽视了对学生的经常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家庭和社会行为的评价,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素质等全面性评价,严重影响了学生德育目标的实现。
  2当前我国农村小学德育实践对策
  2.1基础德育课程,滋润学生生活
  基础课程中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我们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在各学科课程中的整体育人原则,整合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校生活,在各学科教学和学校生活中渗透德育教学,使其不在学科中割裂,达成课程整体育人效果。校园文化是隐性的德育课程,也是催生学生德育成长的深厚土壤。我们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优势,开发现有资源,努力营造宽容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田园教育”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班级中,图书角、植物吧、荣誉台、作品榜等个性布置,凸显的是一墙一角皆文化。班班彰显个性色彩,人人感受田园德育的快乐。实现了让每一处景致都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润德,每一分气息都能熏陶。基础德育课程将课堂教学与学校生活相呼应,在孩子们日常细微的点滴中悄然滋润着学生的生活。
  2.2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表彰成为师生持续进步的动力
  鼓励表彰的力量是巨大的。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维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激励可以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一种良好的行为状态,而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也就可以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将激励机制融于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全过程,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情绪振奋,对向上的渴求、期待的情感保持恒定,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与智力因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想象力)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发挥作用。
  2.3创新德育活动,打造农村德育活动品牌
  创新德育活动,应根植本地区风土人情,应根植当下时事风向、应着力全员参与,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应树立“坚守就是品牌”的意识。结合时事、民风民俗、节庆假日,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如三月四月“触摸春天”踏青、赏花、风筝节等活动、五月“端午棕香”包粽子活动、六月“歌手赛”“合唱节”等活动,九月“采果节”、十月“拥抱日”“换客节”等活动。让德育活动能成为学生的一种期待和向往,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润物无声,养德养情。
  2.4推进联动机制,让家校社教育合力助推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的良好发展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针对当前农村学生德育养成“5+2=0”的流失现象突出的情况,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教育机制十分重要。成立家长学校,做好家校联动。分别以班和年级为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以德育处牵头,成立家长学校。分层次开展家长学校成员培训,组织家长开展切合实际的家庭教育讲座;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共同商议学生学习、道德养成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共同商议教育的办法;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教室,体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感受老师的工作和付出;建立教師实地家访制度,让老师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找准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困难,让教育“对症下药”。建立村校联动、社区与学校的联动机制。当前,留守儿童现象突出,隔代教育问题多发,发挥村居组织的监管协作,配合教育十分必要。定期走进村居或者邀请村居走进校园商议、座谈。村居努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丰富学生周末、假期在家的兴趣活动十分有益。努力推行“代理家长”制度,组织爱心家庭开展对留守儿童的爱心帮扶,让孩子心灵温暖,不再孤单。
  3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在农村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对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影响学生“三观”的形成,为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强有力支持,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觉悟得到显著提高,为将其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有品德、有素养的“三有”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现阶段,作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注,采用先进、有效的方法促使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优化和完善,保证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德育教育工作之花的绽放提供足够养分和肥厚土壤。
  参考文献:
  [1]张建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3]宋贵.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5):57.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各界对职业指导工作的日趋重视,不少高校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及200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纷纷开设了职业指导及相关课程。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可喜的发展趋势。尽管如此,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期刊
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的重点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但是在笔者走访的高职院
目的:研究分析微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足月胎膜早破及过期妊娠患者114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起步较晚,发展至今不过十余年,其间经历了探索起步、积极推动、规范试点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
沈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高凝油油田,在开发高凝油期间,产油成本中以电力耗能所占比重最大,约为总成本的38%,给经营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节能降耗成为了日常油田生产工作
一座城市  我们的距离最近时只有0.01千米  我从北而来  你由南而归  在这里相识  我要去的城市你刚刚归来  你要去的城市我刚刚走过  天堂向左,人间向右  愿在那座城市里我们不期而遇  我们都住在象院  我在东  你在西  雨后阳光你喜欢坐在弄堂里看孩子嬉戏的笑脸  午后阳光我更喜欢坐在大六厅长椅上看一本关于你的杂志  你回忆小时候的时光  我憧憬未来的日子  我说上海的繁华是我所向往  
期刊
各位评委、同志们:rn今天是省档案馆大喜的日子,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省档案馆在开展目标管理考评活动中,顺利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负责这次考评工作的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2014年4月19日,在春风送暖,绿草茵茵,迎春花盛开的时候,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武警部队主管地方志
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实现了大众化发展,国家扩招政策逐步实施,由此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问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