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分析导致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提高临床高危患者的识别并改善预后。
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于阜外医院住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左心室射血分数<0.40且心电图证实出现房颤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出院后每半年随访1次。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或接受心脏移植手术。通过多因素Cox生存分析影响心衰合并房颤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连续筛选265例收缩性心衰患者,其中,合并房颤的73例心衰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随访(16.8±10.2)个月,24例死亡(32.9%),6例(8.21%)接受心脏移植术,临床事件的总发生率为41.1%。发生临床事件的患者心功能Ⅳ级(NYHA分级)所占比例(70.0%对44.1%)、右心室内径[(27.29±5.68) mm对(24.42±4.26) mm]、基线总胆红素水平[(38.54±25.86) μumol/L对(24.41±9.36) μmol/L]、直接胆红素[(13.07±14.13) μmol/L对(6.29±4.09) μmol/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5 475.05±2 909.21) pg/ml对(3 288.09±3 883.53) pg/ml]、高血压病史(26.7%对60.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治疗(40.0%对65.1%)与无临床事件者相比存在差异(均P<0.05)。多因素Cox分析校正性别、心功能等危险因素后,发现基线总胆红素水平增高(HR=1.09,95%CI 1.01~1.18,P=0.032)、血红蛋白水平降低(HR=1.02,95%CI 1.003~1.040,P=0.032)是增加临床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ACEI/ARB的应用(HR=0.33,95%CI 0.12~0.91,P=0.022)是降低临床事件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心衰合并房颤患者病死率高,总胆红素水平增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是增加临床事件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有助于降低临床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