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延伸”推动绿色新基建稳步发展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8525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6月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极服务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提出,推动智慧环保设备、环保监管执法装备研发制造和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关键环保技术产品自主创新,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产业融合,加快形成新业态、新动能,拉动绿色新基建。这是我国中央政府层面首次提出“绿色新基建”的概念,为智慧环保等生态环保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绿色新基建是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前提
  新型基础设施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与主要抓手。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所有产业形态发展的重要前提。绿色新基建的概念彰显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助力的关系。鉴于此,发展绿色新基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绿色新基建为生态环保产业提供新的增长点。我国近年来加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取得关键进展,但生态环保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监测、监控和风险防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产业的转型升级亟需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动能。在绿色新基建的范式下,生态环保产业积极与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加快形成智慧水务、智慧环卫等新业态与新模式,颠覆环境监测、污染治理、環境应急处理等业务的运营模式,在满足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同时,有助于发掘生态环保产业的新增长点,开启生态环保数字化发展的新时代。
  二是绿色新基建保证新基建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5G、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点耗能领域,其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以大数据中心为例,服务器、不间断电源、温控设备等带来的巨大电耗已经成为当前大数据中心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大数据中心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包括利用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式提供温控解决方案。未来,新基建相关产业在广泛部署的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提高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同时,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积极发展高效储能设施、多能互补工程、绿色数据中心、智慧电网等,保证能源系统的高效运行,拉动新基建产业的绿色发展。
  “三个延伸”推动绿色新基建稳步发展
  延伸新型基础设施的绿色内涵。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定义,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其中,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与5G、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融合形成的新业态就属于融合基础设施之列。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应深层次挖掘和延伸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内涵,在推动新基建相关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大生态环保产业项目的比重,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中心、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促进绿色设计、节能减排、高效储能设施等绿色工艺和设施的使用。
  延伸生态环境保护的智慧手段。绿色新基建具体表现为生态环保产业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产业的加速融合。为推动绿色新基建的发展,必须延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上述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的智慧化手段的应用。一是智慧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包括传感器、流量仪、监测仪、激光雷达等各类智能环境感知终端;二是智慧环境监测平台的开发,通过构建环境物联网,实现环境要素数据化、数据资源化,实现对水、土壤、大气、污染源等各类环境质量指标的全面及时监测;三是智慧环境管理系统的构建,在环境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分析和仿真模拟,从而实现生态环境问题智能预报、智能诊断和智能决策。
  延伸绿色新基建的应用场景。生态环境保护是绿色发展道路之中的重要工作和主要任务,但广义的绿色发展并不局限于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而是要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目的,形成环保、低碳、安全、健康、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绿色新基建的应用场景也应得到延伸,涵盖农业、建筑、能源、消费、生产、交通等产业领域,通过“智慧”和“绿色”两要素的结合,赋能绿色消费、绿色建筑、智能生活、海绵城市和绿色金融等新业态与新模式,使绿色新基建成为打造我国绿色发展大体系的主要动力和支撑。
其他文献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关键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智能抗“疫”倡议书,号召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相关单位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全力应对疫情防控。上海(浦东)、济南-青岛、深圳等3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响应倡议、积极组织、共同发力,成为全国人工智能“战疫”的重要根据地。
近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全面布局商业卫星领域,全国首个民企卫星智能AIT中心正式落户浙江台州。  台州吉利卫星项目是吉利科技集团在台州打造的国内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可以灵活满足不同型号规格的卫星总装与测试。  吉利表示,台州吉利卫星项目是吉利布局卫星全产业链的一部分。早在2018年,吉利就投資了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开始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  目前,由时
紫光展锐宣布,通过同步参与Android 11的开发,六款智能手机芯片已完成对Android 11的部署,包括虎贲T618、虎贲T610、虎贲T310、SC9863A、SC9832E和SC7731E。  紫光展锐将为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预先测试、预先认证且完全兼容的Android 11一站式解决方案。同时,为了更好的支持OEM和ODM向新一代操作系统升级,紫光展锐还将在深圳和上海两地举办Android
近日,騰讯云正式发布金融、音视频等多个领域专属的语音识别模型。据介绍,最新发布的模型不仅识别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增加了对粤语、韩语的支持,随后还会陆续开放对上海话等方言以及日语、泰语和印尼语等国外语言的支持。目前,新模型已在多家音视频领域直播平台和电商直播平台应用,经客户实测,识别准确率提升近10%。
近日,京东物流集团和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打造三款组合式机器人“抗疫神器”,包括消毒机器人和巡检测温机器人两类,可助力完成机场、商超、火车站、办公楼以及室外公共环境等人员聚集场所的消杀、巡检、发热预警等工作,于2020年4月开始投入量产。  京东物流与格力合作的消杀机器人將搭载京东物流的自动驾驶算法,集成多个传感器、高压喷头,具有自动行驶、自动避障、自动规划路径和智能
本報讯 近日,上海将编制新一轮5G建设行动计划,3年内新建3.4万个5G基站,实现十大商圈及交通枢纽全覆盖。同时,上海临港新片区芯片制造项目总投资超1600亿元,将以建设“东方芯港”为契机,构建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国家集成电路综合产业基地。  据了解,今年,上海将会重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张江科学城、崇明花博园等重点区域的5G建设。同时,还要完成南京东路、徐家汇、陆
近日,广汽新能源宣布,Aion LX将正式搭载首个可交付应用的中国版高精地图,实现L3级自动驾驶功能,将于2020年7月初正式交付。  据介绍,Aion LX将搭载定位精度达到10cm的中国版高精地图,拥有准确获知道路的坡度、曲率、航向、侧倾、边界等信息的能力,同时可提前预判前方一千米的行車路况。在高精地图的支持下,ADiGO自动驾驶系统3.0将达到L3级的自动驾驶能力,在很多场景路况下,解放驾驶
本报讯 日前,北京市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升级版,推出“区块链 不动产登记”7个应用场景。  据介绍,办事群众和企业可登录北京市不动产登记领域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办理区块链应用场景业务,同时提供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网上支付及EMS递送等服務。
本报讯 7月11日,康复机器人企业傅利叶智能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中创投领投,IDG资本、火山石资本等跟投。傅利叶智能CEO顾捷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康复机器人相关技术研发、产品线扩充以及渠道建设;同時拟成为一家智能康复生态型公司。
电子产业互联网平台华秋获近亿元B 轮融资  本报讯 电子产业互联网平台华秋近期宣布完成近亿元B 轮融资,本轮由老股东同创伟业领投、数家投资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高多层PCB制造、电子元器件BOM配单以及PCBA加工等供应链服务的产能及能力。据悉,华秋曾获得华强集团的天使轮融资,启赋资本的A轮融资,以及同创伟业、招商基金、鸿砚投资、湖南高新投的B轮融资。  趋动科技获得千万美元Pre-A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