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模式对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_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择期接受PLIF的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压力控制通气组(PCV组,n=44)和容量控制通气组(VCV组,n=44)两组,分别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即刻(T0)、仰卧位改为俯卧位后10 min(T1)、皮肤缝合即刻(T2)、俯卧位改为仰卧位后10 min(T3)及气管导管拔管时(T4)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中心静脉压(CVP),并于上述时间点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记录T0~T3时的呼吸参数。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72 h失血量、异体输血情况、补液量及二次手术止血率。

结果

与VCV组比较,PCV组于T1~T3时的气道峰压(PIP)均明显降低(P<0.05)。VCV组和PCV组间不同时点的MAP、HR、潮气量、RR、PaO2/FiO2及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各时点Hb及H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VCV组比较,PCV组术中失血量、血浆输注量及红细胞输注量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术中给予PCV通气模式可降低接受PLIF术患者术中的失血量,其原因可能与术中更低的气道峰压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吲达帕胺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单剂量空腹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为临床使用和一致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单次口服给药、两制
目的:探讨边缘性症状清单(Borderline Symptom List,BSL)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方法:共有1185名大学生完成了边缘性症状清单(BSL)等心理量表。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BSL的7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