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xq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更聪敏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小学是阅读的黄金时期,小学低段更是阅读的启蒙阶段,是为学生终身阅读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由于低段学生的识字不多,因此需要教师对阅读活动由课内到课外进行有效的指导,从阅读的起步阶段培养一些基本能力,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不断增加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从书目入手,让学生“会”读
  书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学开始能够瞬间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往往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书目。因此,教师如果善于从题目入手,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1.从书目的内容入手,猜测故事的主要内容
  例如,课外阅读《小狐狸空空和小狸猫冬冬》《云朵面包》,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读了《小狐狸空空和小狸猫冬冬》和《云朵面包》这个名字,猜一猜作者会写些什么呢?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阅读绘本,这样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解了文章内容。
  又如,《大脚丫跳芭蕾》一书时,先让学生说说对芭蕾舞的了解,再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书名是《大脚丫跳芭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指导学生看书,弄清这个改名字的来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善于从书目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故事的关键
  书目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暗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师可以从书目的重点词语入手,抓住文章关键,直奔主题进行阅读指导。
  例如,阅读《大卫惹麻烦》时,教师设疑:题目中哪个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再问:你平时会惹出哪些麻烦呢?大卫又会惹哪些麻烦呢?这样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因题质疑,以疑启思,激发兴趣
  “学贵有疑”,利用书目来设疑求答,就像机器添加了润滑油,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如学习《小猴种果树》,我这样质疑导入: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学生纷纷提出疑问:小猴为什么要种果树?它种了哪些果树?这些果树种活了吗?随后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引导。这样通过质疑,激发了学生了解文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自行解疑的欲望。
  二、关注文本表达,让学生“善”读
  为了便于学生读懂文章内容,低年级的课文在内容安排上会采用类似段落的写法。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比较,发现写作特点,就能逐步培养学生通过模仿文本的表达,不断规范和丰富自己的口头表达。
  1.结构相似的表达
  低年级的课文有很多儿歌,内容充满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依托基本句式,就能帮助学生读懂儿歌的意思,进而利用相同的句式训练表达,不断规范和丰富学生的口头表达。如,在教学《家》一课时,教师以句式“谁是谁的家”为抓手,通过和学生的问答配合动作的方式记住儿歌内容。接着,由此为依托启发学生想象“还有谁是谁的家呢?”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句式。
  2.反复出现的表达
  当结构相似的段落出现在课文中时,常常会反复出现一些相同的语句。这些表达看似重复,其实不然。如,《一株紫丁香》一课中,第3、4段结构相似,通过诵读体会文章的妙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看似相同之中发现不同,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将段落的表达和文章整体的表达建立起联系。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关注表达,既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要关注文本,注意学习作者的表达,体会文意,领悟情感。如果从低年级就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时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思考的习惯,他们就会逐渐形成“语文思维”,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会日积月累逐步增加。
  三、关注课堂生成,让学生“慧”读
  布鲁斯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只有“生成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气息,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新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和变更,将会使课堂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收获。
  1.精心预设,引向精彩
  叶澜教授认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课前预设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真正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发展,为课堂的生成提供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获得许多新颖的个性化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多元化的预设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把教师、学生、文本和情境等诸多因素融为一体,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
  2.即时生成,产生创意
  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的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要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现新思想、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心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向学生提供创作的机会,他们的创作潜能就会得到极大的发挥。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创新,那他终将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用心聆听,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即时生成的资源化为教学过程的神来之笔。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阅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才能培养他们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王丽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14).
其他文献
对采集到的卵巢采取抽吸法、割破法回收卵母细胞,割破法得到的A级卵母细胞显著高于抽吸法。把有黄体和无黄体的卵巢卵母细胞进行培养比较,无黄体的卵巢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为84.33%,
奶牛乳腺炎是造成奶牛业经济损失最大的一种疾病。本试验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人工诱发小鼠乳腺炎.研究复方桉叶注射剂对实验性乳腺炎的治疗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在接种后24h给药
为研究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在冻融循环下的变形规律,考虑水的相变作用,对路基非稳态温度控制方程、应力-变形基本方程和温度-应力耦合方程进行了推导,并以祁连山中高山区山前斜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关能力。但是,如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养成
本文结合带有内置PID功能的变频器在循环水泵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从系统设计、节能原理及变频调速后的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验证了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节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