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的备课改革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认为在“备课”这项教学常规工作中也应引入“有效备课”的理念,课备得好不好,应以能否促进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学生得到有效发展为根本,否则即使教师课备得再周详,再合乎模式,书写再工整也只能称之为“低效备课”。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自”有效教学“的理念进入我们的教学课堂后,”教学是否有效“不再以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为指标,而是更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好不好。我认为在“备课”这项教学常规工作中也应引入“有效备课”的理念,课备得好不好,应以能否促进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学生得到有效发展为根本,否则即使教师课备得再周详,再合乎模式,书写再工整也只能称之为“低效备课”。因此只有课前进行“有效备课”,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感兴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练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找朋友的游戏”和“乘车游戏”,融入知识于游戏中,使学生在玩的过程巩固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其次,用好教材中教学情境的文本资源。这节课教材特别注意选取了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小朋友起床”的情景作为教学主题图。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充分发挥教学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由观察小朋友起床,逐步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图中钟面的特征。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促使“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法和学法的一对“双胞胎”,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参与。摸索。领悟的主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研究教法,又要有启发性,切合学生思维基础以产生“教”与“学”的共鸣。
  2.教师要根据教材难点,重点来确定学法指导的内容。数学教学中授予学法,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独立地掌握某些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解决问题的途经和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一定要依据教材的重、难点来确定学法指导的内容。
  3.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讲。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上课时看上去十分专心听讲,然而学习效果很差,究其原因,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设有把握正确的听课方法。课堂教学时,应该,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手、脑、耳”并用。耳要及时。准确的接受课堂上发出的各种信息,特别要专心听老师,同学解决疑难的方法,手要记下老师和同学解题模式,要随着老师的启发不断画图,操作;脑要围绕老师的讲解思路不断思考,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要积极参与分析,比较,归纳,推理,对定律,性质,公式及主要内容还要注意当堂记忆。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课后整理课堂笔记的习惯。
  4.联系方法和指导。教育学强调:练习作业课堂的延续,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发展学生思维,使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突进,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练习时,要认真审题,即分析题意,确定数量关系。
  四、作业的设计
  1.让趣味性的作业,调节学习的心情。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
  2.用实用性的作业,还原数学的本质。《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小学数学课本的编排也极力贴近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着这一目的,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把数学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拓展与延伸。
  最后,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对备课成功与否进行反思,写上自己的“教后感”,为第二年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以便不断提高教师备课与研究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查找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新课改 方法  历史是一门常教常新的学科,面对异于通史体例的专题式模块内容,更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
结合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依据武威市土壤肥力状况、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特点和目标产量,提出了马铃薯生产的施肥指导意见,以为农民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椐。
通过对现有半自动化学合成模块(CPCU)的改造,以乙基-4-三甲胺苯甲酸酯-三氟磺酸盐为反应前体合成用于标记蛋白质、抗体及多肽等牛物分子的辅助基团N-琥珀酰亚胺-4-18F-氟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