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来源 :上海针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59516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温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成年RA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温针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7个关节超声评分(US7)以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 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DAS28评分、US7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温针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温针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温针治疗RA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关节活动度,下调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主客原络配穴法为主针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主客原络配穴法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主症、次症评分及各项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胃黏膜修复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为67.6%,两
目的 观察益气除痰方穴位贴敷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因性疲劳(CR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NSCLC并伴有CRF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按原定抗肿瘤方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除痰方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MFI)、卡氏量表(KPS)评分、血常规指标、血肝肾功能指标和大小便常规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M
目的 观察揿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64例F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试验组予以口服莫沙必利联合揿针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莫沙必利联合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利兹消化不良问卷调查表(LDQ)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DQ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