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鼓楼根儿下》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sdb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楼根儿下》其实写的是我的家乡辽宁兴城。那个北方的海边小城,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记得小时候走在城里的青石板路上,父亲总是指点着城墙上长满的衰草和城门楼子给我讲明末清初发生在古城的许多过往。讲的最多的当然是抗清名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将努尔哈赤打掉马下最后不治身亡的故事。
   这段壮怀激烈的往事一段时间让我为这座小城而自豪,但这股英雄情节久而久之也就漠然了。小城是现实的,生活中的小城充满着寻常百姓家的温馨与烟火味,当然,这烟火味有时散发出更多的是生活的苦辣与无奈的酸楚。
   小城里有一道景观,那就是每到冬季,只要是风和日丽,鼓楼根下总会聚集一群晒太阳的人,他们或佝偻着身子,或眯缝着眼,边晒着暖阳边扯着闲篇。别看是闲篇,却有着毫不含糊的是非观,充满着人性的道德评价。小城中发生的大事小情,无论官员的政绩还是富商的德行,包括布衣百姓的家长里短都毫无遗漏地在他们的褒贬之中。
   小城在“文革”中曾有过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就是破“四旧”,造反派欲将南街的两座极有历史价值的石牌坊推倒。工作人员在拆除石牌坊时,将拆卸下的石块悄悄地按顺序编成序号,然后堆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十年浩劫结束,重修石牌坊,当年参与拆除石坊已经年迈的工作人员将堆砌乱放的一堆石头按特有标记一一对接,很快两座石坊毫不走样地屹立在古城上,历经十年,一块石头都没丢。
   当年鼓楼东有座二层的红砖小楼,它曾经是古城中除了钟鼓楼外唯一的高层建筑。最初是新华书店,是提供小城人精神食粮的地方,记得我还是小学生时,经常去那儿看书,只是看而不买(买不起),看的时间稍长了,售货员就撵我,但也有好心的阿姨故意对我视而不见,让我能将一本书囫囵吞枣地断断续续地看完了。
   后来我到外地求学,毕业后也没回到这座古城,但小城在我的心中一直挥之不去,它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間。
   其实,小城没有一个彩云嫂,也没有一个叫阿昌的盲人按摩师,但小城确实生活着一群善良的人。他们是保护古城历史遗迹的工作人员;是那个好心的书店售书阿姨;是那些在鼓楼根下指指画画的晒太阳的人。他们或许普通,他们或许卑微,他们或许也无足轻重,但他们善良,他们的生活点滴发散着人性的光芒,他们就像古城那一块块城墙砖,平凡而朴实,却垒砌起古城独有的厚重与坚韧。
  责任编辑/乙然
其他文献
一   邬勇二十六岁,还没结婚,有一张白净的脸,住在八楼。他是上个月才住进这栋楼的。这样的出租楼,在南安市的城中村里到处都是。楼里有电梯,他却天天爬楼梯。   邬勇下班回来,锁好电单车,纸一般轻盈地在花岗岩的台阶上碎步。每回路过三楼,便望过去。那门今天开着,一个脸闪出来,刘姨径直走过来叫住他。邬勇的心惊了一下,脸白得有些惊心动魄,以手触额局促地僵笑着,等她来说话。   “小邬,刚刚好,你帮我
刘春生上午路过村前的那条土路时,遇到了杏花。那条土路连接着村委会和村子,是一条村人祖祖辈辈出村进村必经的路。村委会的小洋房就建在路边,刚从村里搬迁到那里不久。一场雨收了后,人一走,牛马一走,这路就和稀泥了。这多少有些像刘春生和杏花的关系。他半年前死了老婆,有一个儿子,她多年前死了老公,有一个女儿。有人就开始撮合年龄相仿的他俩,何不合成一家过日子呢?可刘春生找杏花谈过这个问题,杏花的回答,让他大吃一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键盘及语音输入汉字技术的简化快捷,再加上各类大型考试统一提供书写工具(0.5黑色中性笔),一些普通高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下降。就当前各普通高中书法教育开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是由语文教师承担的,可他们的书写水平和书法素养不一定都很高,少有人在书法教学方面开展研究。高中语文教师一般难以承担高中书法教学任务,提升普通高中语文教师书法素养显得更
摘 要: “中国管理思想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将我国优秀的传统管理思想“进课堂”,将优秀的管理经验“进头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国管理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作为专业课,有必要进行教学探索,真正将文化育人落到实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翻转课堂 中国管理思想史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一  那时,磨都是石磨(石为黄砂石),但有大小之分。大的,如碾一般,叫大磨;小的,如烙小饼的鏊子,叫小磨。  小磨小,即便磨盘厚重,也可用一只手转动。但再小的小磨,用一只手转动是不能持久的。开头转几圈,也许是轻松的,潇洒的,但再转几圈,手脖子就发酸了。转的方向为逆时针。若用两手扳住磨盘上的把柄,逆时针方向猛地一用力,磨盘就旋转起来了,力大时,能旋转四五圈都不止。  磨盘转起来,须向磨眼里倒进粮食。
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刘而东和前妻王栎文照例要到椿霖巷吃上一碗面。椿霖巷是个美食一条街,从传统的皮卷、兔儿头、猪四宝、飞马馄饨,到重庆小面、蟹黄汤包、老婆饼、淮南牛肉汤,应有尽有。当然面馆更多,胖妹面庄、好再来、牛师傅大碗面等等,七年来他俩面馆换了几家,好在面总归是有地儿吃的。   吃过面后,春风骀荡,刘而东不禁蠢蠢欲动,便用眼神示意王栎文随他走。他是个有点内向的男人,一般不会轻易开口央求她,离
男人每次来都会给女人带一包山楂,每次,女人都会当着男人的面把山楂吃完。山楂是男人从集市上买回来的,又大又红又酸,每次女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男人每次都是半夜来,轻轻在窗上敲两下,门就开了。门里没开灯,男人就摸黑进去,先是抓住女人的身子,而后,就一起滚到了炕上。男人在黑夜里把女人折腾一个够,然后才摸出揣在怀里的山楂,丢给女人。  女人坐正身子,把山楂一个一个塞进嘴里。  女人说,她老家的山里满坡满岭
刚拿起书本,大卫就听到楼下出租房里,传来夫妻俩的絮叨声。大卫把窗户关上,可这声音像长了翅膀的昆虫,钻进大卫的耳廓。   书是无法看了,大卫心里烦躁躁的,从书房走到客厅,从客厅走到厨房,从厨房走回客厅,从客厅走回卧室。妻子小芬正在客厅看电视机,见大卫荡来荡去,便嗔怪道,你没事晃我眼睛干嘛。   大卫说,楼下吵死啦。   小芬笑道,还“坐”家呢,心都静不下?   大卫想想也对,自己曾经写过一篇
1   近几年的气候很反常,有两年的时间,在腊七腊八的日子里都是南风浩荡。记得那些天里,白天的气温在零度徘徊,整天里阳光灿烂。入冬以后也不下雪,哪里像是在冬天!哪里像是在腊七腊八!只有在背阴地方的透骨的风中还能找到那么一点点儿三九天的味道。这些年东北冬天的雪是不是都要搬到南边去下?也要去覆盖那里的山川、河流和人物啦?   我们小时候的东北,冬天可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腊月里可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
树 精  差不多有10年没回老家了,我虽然兄弟姐妹不少,但天各一方,平时联系不多,只有春节才打电话问候一声。回老家一来是想去父母坟上看看,一年一年,连个上坟的也没有,父母实在太凄凉了。二来想去看看我家的老宅子。  开了七八个小时的车,到了鲁西南一个偏远的县,天近傍晚,这时候去父母的坟上显然不合适,我们决定先去老宅子看看。我家的老宅子在一条胡同的深处,胡同本就狭窄,看得出来胡同两旁的房子还在不断挤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