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中两种成形环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w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Carpentier-Edwards physio Ⅱ和SJM™刚性鞍形成形环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间,应用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00例,排除成形失败者,入选97例,将应用Carpentier-Edwards physio Ⅱ(C-E组)置入的48例,与同期采用SJM™刚性鞍形成形环(SJM™组)的49例临床资料匹配患者比较术后疗效。

结果

围术期两组均无死亡。两组手术方法、瓣环大小、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辅助时间、住院时间和住ICU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3年。心功能、二尖瓣反流均明显改善。随访期超声心动图显示两组术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反流束面积/左心房面积、肺动脉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1),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1),心输出量明显增加(C-E组P<0.01,SJM™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跨瓣压差均<3 mmHg(1 mmHg=0.133 kPa)。

结论

Carpentier-Edwards physio Ⅱ和SJM™刚性鞍形成形环应用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术的近期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对比研究胸骨下段"L"形小切口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与常规OPCABG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8月至12月期间160例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为经胸骨下段小切口OPCABG、全胸骨切口OPCABG两组,每组80例。由同一术者实施手术,术后随访。结果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无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两组平均旁路血管数量、新发房颤
期刊
期刊
期刊
Marshall韧带是位于左心房后壁的一束心外膜退化结构。因其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电生理特点,Marshall韧带在房颤的发生与维持中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arshall韧带消融可影响某些房颤治疗的临床效果。本文就Marshall韧带的解剖、电生理特点及其与房颤的关系作一综述。
期刊
期刊
期刊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指心肌组织较长时间缺血后恢复血流灌注,反而出现比再灌注前更明显、更严重的心肌损伤和功能障碍,主要涉及炎性反应、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凋亡、细胞自噬反应等方面。NF-κB是一个参与调控多种病理生理进程的核转录因子,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各个方面均具重要作用。对NF-κB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深入研究及相关研究的临床应用,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