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工厂设计中,其空间通常有着明确的使用功能目的且具有一定的领域性。因此在这种以生产为目的的空间范围内,通常将空间的类型分为开放式空间和封闭式空间。文章结合工厂总图设计要求,对工厂空间设计的概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厂;空间;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27-004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社会已注意到工厂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城市提供财富和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城市面貌、城市环境甚至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总图规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空间组织的过程,即在一个给定的空间范围内对各组成设施进行综合布置,从而形成新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满足生产和生活对于空间结构的要求。如何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创造出与现代生产生活中相适应的空间和环境体系,是总图规划中空间设计的重要工作。
1 工厂空间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空间类型是基于开闭状态、动静特征和功能性进行划分的。在工厂设计中,空间作为一个设计要素,具有一定的组
合性,一个工厂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大空间,它是由其内部所属的各单一空间单元相互组合而成,是一个整体的复合式空间。
现代工业生产企业主要由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绿化元素、生产设备等要素组成。由于这些构成要素各自均具有特定的功能属性,比如建筑的体型、造型各异,道路的型式、走向不同,故工厂因其组成要素的属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整体空间属性。这些基本构成要素既是空间的重要内容,也是分割和整合空间的主要工具。为此,工厂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以满足生产为主要目的,由若干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序列空间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大小、高低、色彩、气氛等特征,并能给人一种感觉和印象的空间体。
2 总图中的空间设计
对工业企业单体建筑而言,生产功能属性决定了其内部空间的塑造和加工,同时这些功能也决定了建筑的体量、尺度等主要方面。在赋予建筑体型和空间以视觉感知的外形后,则建筑便成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单元。从空间范围的角度看,建筑设计主要是处理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的过程,而总图设计中的空间设计概念主要是基于建筑的外部空间领域。所谓建筑外部空间,它是由人们按照一定意图和规律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也即是要形成一个由物体和感知它的人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关系之间的空间。总图设计在处理空间关系时因从建筑外部空间的组织和构图着手,以各建筑物的生产功能属性为依据,从经济适用为原则,考虑一定的美学因素,正确的解决生产性建筑外部体型、空间的特点、量度、品质、视线与环境等的关系。把全部的功能要求,包括生产、管理、生活及与之相适应的视觉观感效果,表现在有机的整体群组空间内。总图中的空间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空间分区
工业企业作为一个功能综合体,主要由生产、管理、生活、生产辅助、仓储区等功能性单元组成,其中生产还可以依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生产性质细分为更多不同的生产类型,比如冷加工生产区和热加工生产区,洁净生产区和非洁净生产区等等。这些不同的功能对空间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对空间属性不一样的要求就构成了空间分区的主要依据。具体而言,空间分区对应于总图设计中的功能分区,即将工厂的组成内容,按照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一致的原则,把不同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设施组成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厂区的空间区划。
2.2 流线组织
工厂生产具有连贯性和工艺流程要求,使得各工业建筑功能单元具有严格的秩序和顺序性。秩序是确定空间的要素,而顺序则是空间组合的条件,是受生产工艺支配的先后空间条件。因此,工厂空间是一种动态的空间系统。在此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生产、生活流线,且各独立的功能空间单元就是通过这些流线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的。故工厂总体空间并非各功能区简单的拼凑而成,而是一个有机联合的整体。
工厂总体系统中的流线主要包括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等,其中物流、人流对总体布置的影响较大。对各种类型的流线进行合理有序的组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各项运营成本,同时亦是总图布局所需考虑的关键之处。流线的组织是空间组织的基础,它确定了各功能区在总体动态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在总体规划时,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来组织这些流线以及协调这些流线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从而使之各得其宜。
物流流线是制造企业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成本中,生产物流成本通常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对于一些大重型产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料运动从始至终均发生着。从原辅材料运进到成品运出整个过程中,物料的形状、重量因生产的发生而不断的变化,物流过程主要包括物料的装卸、加工、仓储、流动构成,通常这些过程根据产品的属性不同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决定了物流流线的方式,比如运输方式、装卸设备选择、加工时间及仓储设施等。
人流的主要活动空间包括办公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办公空间通常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因此,人流流线组织时也需要依据这些特性区别对待,比如办公空间通常设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以方便其对外联系。生活区则常独立布局,形成特定的空间领域。同时还需兼顾办公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联系性。
2.3 空间布置
在确定了流线关系后,各功能单元——各种功能性建构筑物之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据这些关系,结合厂址空间的形状尺度,协调内外部环境,进行建构筑物的空间布置。
空间布置就是恰当规定所属空间的要求和用途,确定相应空间领域的位置与相对关系,运用一般美学法则及建筑构图的规律,研究平面空间的组合、分离,形成空间的多重变化,使得空间既能满足生产使用功能,又能满足一定的视觉观感要求。
由于空间具有不同属性,在处理各空间平面关系时,需要考虑各空间之间的组合、分隔、过渡和引导的方式与要求。通过空间之间的分合变化、延伸收缩等手段,以体现适宜的空间关系。一般情况下,空间分隔通常依托于地形、铁路、道路、绿化等,形成空间上的分隔距离,比如在台阶式布局中,不同的台阶层面上往往被视作一个独立的空间系统。另外,空间之间需要一定的过渡和衔接,在厂区内,主要通过布置道路、绿化、管线等以充实空间,并采用诸如延伸、穿插、渗透、因借等空间效果的处理方法,以塑造出适宜的空间环境,强化空间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使得整体空间效果延续、舒展、丰富、互相连贯。
在总图设计中,空间位置关系的主要影响性要素包括生产性质、消防间距、交通运输、视觉效果、规划条件要求等。生产性质相同的空间可以相互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大空间,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有时由于规划条件的要求,需适当调整空间尺度以满足其要求,例如,对于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现阶段规定其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这一条件制约了办公生活空间在整体空间内的比重。另外,交通运输通常需要一定的道路宽度及装卸货场地,因此两个建筑之间需要考虑一定的间距以满足运输功能要求。而对于消防规定,主要是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要求。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空间关系的处理。因此在空间布置时,需综合考虑这些方面,通过调整空间尺度的大小、形状,各空间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以满足各种功能需求。
同时,空间布置还需要考虑其层次组织。塑造空间的过程,就是要赋予各个空间的功能,划定所属的领域,加上空间的顺序和秩序,进行一定排列组合,则空间层次便会产生。在层次组织时,需要结合地形、建筑体型、建筑色彩、绿化效果等,区分空间的主从关系、远近效果、高低变化等,采用灵活处理以营造出层次感。
通过空间设计的这三个步骤,工厂空间体系的营造已基本成型,下一步则是对细部空间通过景观美学的手法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和拓展,使工厂整体空间更具观感。
3 结束语
总之,工厂空间设计是设计工作的重要部分。由于工业建筑其自身特点,设计时与民用建筑不同,主要根据工厂的生产性质、类别进行设计。空间是总图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对空间系统的分析、理解和把握,是进行总图设计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 丁峰.厂前区建筑与空间环境设计[J].煤炭工程,2002(09)
2 柳彩虹.工业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Methods of Plant Space
Zeng Qiang
Abstract: In the plant design, its space usually has a clear using function purpose and of a certain territoriality. Therefore, within the space range for the purpose of production, the type of space usually can be divided into open space and enclosed space.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layout for plan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plant space design.
Key words: plant; space; design methods
关键词:工厂;空间;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27-004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社会已注意到工厂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城市提供财富和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城市面貌、城市环境甚至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重要影响。总图规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空间组织的过程,即在一个给定的空间范围内对各组成设施进行综合布置,从而形成新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满足生产和生活对于空间结构的要求。如何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创造出与现代生产生活中相适应的空间和环境体系,是总图规划中空间设计的重要工作。
1 工厂空间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空间类型是基于开闭状态、动静特征和功能性进行划分的。在工厂设计中,空间作为一个设计要素,具有一定的组
合性,一个工厂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大空间,它是由其内部所属的各单一空间单元相互组合而成,是一个整体的复合式空间。
现代工业生产企业主要由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绿化元素、生产设备等要素组成。由于这些构成要素各自均具有特定的功能属性,比如建筑的体型、造型各异,道路的型式、走向不同,故工厂因其组成要素的属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整体空间属性。这些基本构成要素既是空间的重要内容,也是分割和整合空间的主要工具。为此,工厂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以满足生产为主要目的,由若干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序列空间组合而成,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大小、高低、色彩、气氛等特征,并能给人一种感觉和印象的空间体。
2 总图中的空间设计
对工业企业单体建筑而言,生产功能属性决定了其内部空间的塑造和加工,同时这些功能也决定了建筑的体量、尺度等主要方面。在赋予建筑体型和空间以视觉感知的外形后,则建筑便成为一个单一的空间单元。从空间范围的角度看,建筑设计主要是处理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的过程,而总图设计中的空间设计概念主要是基于建筑的外部空间领域。所谓建筑外部空间,它是由人们按照一定意图和规律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也即是要形成一个由物体和感知它的人之间的相对位置、相对关系之间的空间。总图设计在处理空间关系时因从建筑外部空间的组织和构图着手,以各建筑物的生产功能属性为依据,从经济适用为原则,考虑一定的美学因素,正确的解决生产性建筑外部体型、空间的特点、量度、品质、视线与环境等的关系。把全部的功能要求,包括生产、管理、生活及与之相适应的视觉观感效果,表现在有机的整体群组空间内。总图中的空间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空间分区
工业企业作为一个功能综合体,主要由生产、管理、生活、生产辅助、仓储区等功能性单元组成,其中生产还可以依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生产性质细分为更多不同的生产类型,比如冷加工生产区和热加工生产区,洁净生产区和非洁净生产区等等。这些不同的功能对空间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对空间属性不一样的要求就构成了空间分区的主要依据。具体而言,空间分区对应于总图设计中的功能分区,即将工厂的组成内容,按照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一致的原则,把不同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设施组成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厂区的空间区划。
2.2 流线组织
工厂生产具有连贯性和工艺流程要求,使得各工业建筑功能单元具有严格的秩序和顺序性。秩序是确定空间的要素,而顺序则是空间组合的条件,是受生产工艺支配的先后空间条件。因此,工厂空间是一种动态的空间系统。在此系统中存在着多种生产、生活流线,且各独立的功能空间单元就是通过这些流线进行相互之间的联系的。故工厂总体空间并非各功能区简单的拼凑而成,而是一个有机联合的整体。
工厂总体系统中的流线主要包括物流、人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等,其中物流、人流对总体布置的影响较大。对各种类型的流线进行合理有序的组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各项运营成本,同时亦是总图布局所需考虑的关键之处。流线的组织是空间组织的基础,它确定了各功能区在总体动态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在总体规划时,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来组织这些流线以及协调这些流线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从而使之各得其宜。
物流流线是制造企业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成本中,生产物流成本通常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对于一些大重型产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物料运动从始至终均发生着。从原辅材料运进到成品运出整个过程中,物料的形状、重量因生产的发生而不断的变化,物流过程主要包括物料的装卸、加工、仓储、流动构成,通常这些过程根据产品的属性不同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决定了物流流线的方式,比如运输方式、装卸设备选择、加工时间及仓储设施等。
人流的主要活动空间包括办公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办公空间通常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生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因此,人流流线组织时也需要依据这些特性区别对待,比如办公空间通常设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以方便其对外联系。生活区则常独立布局,形成特定的空间领域。同时还需兼顾办公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的联系性。
2.3 空间布置
在确定了流线关系后,各功能单元——各种功能性建构筑物之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根据这些关系,结合厂址空间的形状尺度,协调内外部环境,进行建构筑物的空间布置。
空间布置就是恰当规定所属空间的要求和用途,确定相应空间领域的位置与相对关系,运用一般美学法则及建筑构图的规律,研究平面空间的组合、分离,形成空间的多重变化,使得空间既能满足生产使用功能,又能满足一定的视觉观感要求。
由于空间具有不同属性,在处理各空间平面关系时,需要考虑各空间之间的组合、分隔、过渡和引导的方式与要求。通过空间之间的分合变化、延伸收缩等手段,以体现适宜的空间关系。一般情况下,空间分隔通常依托于地形、铁路、道路、绿化等,形成空间上的分隔距离,比如在台阶式布局中,不同的台阶层面上往往被视作一个独立的空间系统。另外,空间之间需要一定的过渡和衔接,在厂区内,主要通过布置道路、绿化、管线等以充实空间,并采用诸如延伸、穿插、渗透、因借等空间效果的处理方法,以塑造出适宜的空间环境,强化空间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使得整体空间效果延续、舒展、丰富、互相连贯。
在总图设计中,空间位置关系的主要影响性要素包括生产性质、消防间距、交通运输、视觉效果、规划条件要求等。生产性质相同的空间可以相互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大空间,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有时由于规划条件的要求,需适当调整空间尺度以满足其要求,例如,对于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现阶段规定其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这一条件制约了办公生活空间在整体空间内的比重。另外,交通运输通常需要一定的道路宽度及装卸货场地,因此两个建筑之间需要考虑一定的间距以满足运输功能要求。而对于消防规定,主要是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要求。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空间关系的处理。因此在空间布置时,需综合考虑这些方面,通过调整空间尺度的大小、形状,各空间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距离,以满足各种功能需求。
同时,空间布置还需要考虑其层次组织。塑造空间的过程,就是要赋予各个空间的功能,划定所属的领域,加上空间的顺序和秩序,进行一定排列组合,则空间层次便会产生。在层次组织时,需要结合地形、建筑体型、建筑色彩、绿化效果等,区分空间的主从关系、远近效果、高低变化等,采用灵活处理以营造出层次感。
通过空间设计的这三个步骤,工厂空间体系的营造已基本成型,下一步则是对细部空间通过景观美学的手法进行进一步的美化和拓展,使工厂整体空间更具观感。
3 结束语
总之,工厂空间设计是设计工作的重要部分。由于工业建筑其自身特点,设计时与民用建筑不同,主要根据工厂的生产性质、类别进行设计。空间是总图设计的基本元素之一,对空间系统的分析、理解和把握,是进行总图设计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 丁峰.厂前区建筑与空间环境设计[J].煤炭工程,2002(09)
2 柳彩虹.工业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Methods of Plant Space
Zeng Qiang
Abstract: In the plant design, its space usually has a clear using function purpose and of a certain territoriality. Therefore, within the space range for the purpose of production, the type of space usually can be divided into open space and enclosed space.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layout for plant,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plant space design.
Key words: plant; space; design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