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病毒”:美国恐亚政策何时休?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z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引人忧心的不再只有健康问题。在全世界,从诋毁式社交媒体动图,到偏见引发的诸多冲突,中国人及长得像中国人的亚裔备受指责,被视为人人避之不及的病毒传播者。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位研究美国种族史的专家称,恐亚情绪深深植根于美国几十年来充满歧视与偏见的公共卫生和移民政策,目的是防止亚裔移民对美国人在其国内外的统治地位构成威胁。
  “目前,19到20世纪美国仇外和种族主义传统重新回归。”在伯克利分校从事亚裔美国人研究的公共卫生学院讲师温斯顿·曾说,“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竞争力,已经威胁到美国的统治地位,就像二战时的日本一样。”
20世纪早期,天使岛移民站接受检疫的亚洲移民。多数检查未经病人允许且手段具侵入性。

| 历史重现 |


  温斯顿指出,从1910年到1940年,超过22.5万中国和日本移民在天使岛移民站遭到长达六个月的残酷扣押。1882年美国发布阻止中国劳工进入美国的排华法令后,天使岛移民站负责监管进入美国的中国移民流。很多移民不得不进行隔离检疫,被迫接受侵入性医学检查和审问,即使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疾病症状。公共卫生部门的官员将亚洲人当作天花和黑死病等疾病的携带者,而这也成为美国反移民政策的依据之一,更加剧了美国白人对亚洲移民歇斯底里的敌意,何况后者本就被视为劳动力市场的威胁。
  20世纪20年代,疾病和移民之间的相似联想也促使纽约市埃利斯岛为移民设置了准入限制。温斯顿表示,如今的美国人对爆发于中国的疾病(比如新冠肺炎和非典)严重程度和致死率的联想,也常常过于夸张。
  “这种病毒当然可能起源于任何一个国家,从动物转移到人类的感染可能在任何地方首先爆发。”教授《亚裔美国人健康》课程的温斯顿说,“听到新闻里说,一些国家的人因此更加确信了针对中国人的黄祸言论,我着实感到担忧。”
抵达天使岛移民站的亚洲移民在签署文件。移民站的工作人员常常无法理解移民家庭试图用他们的母语表达什么,因而很容易发生误会。

| 针对移民的偏见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约翰·鲍威尔说,新冠疫情引发的针对亚洲人的歧视,根源在于美国是一个高度反移民的偏见之国。例如,2018年通过的一项美联邦法律就限制了中国大学生和学者的移民。鲍威尔表示,这种偏见是长期贸易战、对中国间谍和中国公司5G宽带体系扩张之担忧不断发展的自然结果。这其中很多争端都不关乎贸易或自由市场竞争,而只是为保持美国白人的统治地位。
  “他们认为西方人,尤其是基督教英裔美国人,应该统治世界。”鲍威尔说,“在他们眼中,亚洲人不是真正的美國人,不能信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就购买力平价来说,2018年中国GDP为25.27万亿美元,已是世界最大经济体,而美国的GDP只刚刚超过21万亿美元。温斯顿说,中国越来越被视为美国在全球统治地位的首要威胁,随着中美政治经济局势的持续紧张,华裔和其他亚裔美国人还会在新冠病毒之外的问题上成为替罪羊。
20世纪早期被关押在天使岛的亚洲女人和孩子。在获得入境许可或被驱逐出境之前,他们要在这里待两周到六个月不等的时间。
温斯顿·曾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型社会学家和讲师已15年有余。
约翰·鲍威尔教授

  “很多华人已在美国生活了很多代,并不是从中国或武汉来。”温斯顿说,“从历史角度看,我真的觉得我们的移民环境会越来越差,没有变好的迹象。”

| 没有“他们”,只有“我们”|


  伯克利分院韩裔大三学生克勒特·赵听说有些亚裔因近期有中国朋友或家人来访而受到歧视,但她自身还从未有过类似经历。“我听说有人认为可能是某个交流生把新冠病毒带到美国的。”20岁的克勒特·赵说,“不知道这样说的人是不是带有恶意,但我真觉得这样不好。”
  鲍威尔认为,去思考如何关心感染者以及国际社会如何提供帮助,都极其重要。他建议我们首先要改变描述来自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人的方式。“他们有的是伊斯兰教徒,有的是黑人,有的是墨西哥人,有的是亚洲人。”鲍威尔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他们’,只有‘我们’。我们得弄清楚,如何才能让这里成为所有人的归属。没有统治者,无论是黑人、白人、基督徒还是伊斯兰教徒,不会有任何一个群体占据统治地位。”
  [编译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官网]
  编辑:周丹丹
其他文献
最后一餐,你想来点什么?2019年10月1日的某个时刻,罗素·巴克勒享用了一份“特殊供应”:一份希腊旋转烤肉、一个烟熏牛胸肉三明治、两份薯条、一杯可乐和一份香蕉船冰激凌。这是行刑前的最后一餐,他在用餐后不久便被处决了。当天,密苏里州监狱管理局向一小群记者详细介绍了巴克勒对最后一餐的要求。我在一家英国小报上看到了相关报道。这是一出悲剧落幕时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却又令人无法忽视的细节。这出悲剧源于1996
时刻关注天下大事,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并非唱高调,我觉得这是身为国家公民的责任。不过,现在看新闻可不像是过去那样只瞥几眼早报,再将其当成一天的谈资那么简单。有时,我正忙着手头的工作,会忽然想:看一眼新闻吧,世界那么大,此刻发生了啥?点开一看:“失业裁员潮来袭”“五人被杀”“死亡病例增加”……天啊,这是真的?太可怕了,没有什么好消息吗?换一家看看。我知道这样在手机上划来划去不仅是在消磨时间,
随着世界各地的城市强制实施封闭、隔离和社交限制,各条街巷都空荡荡的,往常热闹繁忙的人类聚居地安静了下来。新冠疫情为野生动物们开辟了一个新空间:城市。在旅游业停滞的巴拿马圣菲利佩,餐馆和酒吧均已关闭,空旷的海滩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景象:三只浣熊在海浪旁嬉戏。而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一只美洲狮跑到城市里好奇游荡,并引发了社会恐慌。回到西班牙,狍子在雷阿尔城撒欢儿,鸭子在萨拉戈萨漫步,山羊在阿尔瓦赛特夜游,
这幅由阿道夫·维塞尔创作的油画,描绘了纳粹宣传中由纯种雅利安人组成的理想家庭。打着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旗号的纳粹党,需要对新加入的成员进行洗脑,使他们成为纳粹的忠实信徒。为此,纳粹无视欧洲其他文明的成就,将中世纪后的欧洲历史,简化为日耳曼与北欧的神话传说。他们还试图从人类学和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性。纳粹种族文化项目的诞生1929年1月,海因里希·希姆莱被任命为党卫军首领,这支当时
人类或许可以向动物寻求选举的经验。对于社会化程度高的群居动物而言,即便与同伴意见相左,也依然需要彼此的保护或帮助。因此,它们不得不作出集体决策——想方设法就下步行动或定居点达成共识。令人吃惊的是,从灵长类到昆虫类,动物们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都是非常民主的。猫鼬是一种群居动物。猫鼬 对猫鼬来说,明媚的一天从爬出洞穴寻觅食物开始。苏黎世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玛塔·曼瑟指出,猫鼬集体外出时的队伍都是松松散
作者:赵春秋 作品名:《访梅》作者:赵春秋 作品名:《风雪 归舟》王维曾有画《辋川雪图》,将雪景山水的千变万化和神奇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赋予其不同的人文意蕴,我喜爱有加。淡墨渲染法写雪坡沙渚、山石树木,村旁疏竹围绕,水边芦苇丛生,天际群雁飞翔,我常在这般诗情画意里徜徉。不曾想就真的遇上画冰雪画的朋友赵春秋,又不曾想他也是王维的粉丝,因故我们成为知己好友。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雪景山水是最受人喜爱
如果說巴西狂欢节是一场桑巴风情的热舞盛宴,那么威尼斯狂欢节则更像是充满浓郁巴洛克色彩的假面舞会。每年二月,意大利威尼斯都会举办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狂欢节——威尼斯嘉年华狂欢节,俗称“面具节”。面具是威尼斯狂欢节的一大标志。在中世纪,据说戴上面具的当地贵族可以掩盖身份、放飞自我,而平民们则可以和富人一起享受剧院、餐厅和咖啡厅的服务。面具消除了贫富、年龄、性别和阶级的屏障。时至今日,面具逐渐
2011年,新型病毒MEV-1在中国出现,接着快速扩散至全世界。疫情发展的第26天,美国的死亡人数已达250万,全球则是2600万。当然,这不是真的——它是好莱坞电影《传染病》中的情节。然而,电影生动地展现了人类面临全球疫病大爆发时的恐慌。当下的我们,正处于一场真实的疫情战里。虚构电影有一点与真实情况极其相似:一种病毒“跳”进了一个毫无准备的世界。| 不成熟的反应模式 |疫情的爆发既可怕又似曾相
如今往来于东京街头的,都是戴着防护口罩的行人。| 不期而至的转变 |像大多数勤勉工作的日本上班族一样,佐藤健二(化名)通常过着极其规律的生活。他每天6:30起床,早餐时吃一根香蕉,在把三岁的女儿送到幼儿园后,搭乘7:30的早班车去东京市中心上班,开启作为IT工程师的一天。12:00至13:00是他的午餐时间。他会在20:00下班,并于1小时后返回家中。二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实施一系列防疫措施
为保护老年人免受新冠病毒侵害,法国出台了数项严格措施,例如不建议外出、减少聚会、不要相互拥抱等。3月11日,法国政府又作了进一步规定,要求封闭所有养老院、老年人长期护理机构以及老年公寓,不再允许他人前来探望。“就该如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守规定。”养老院一名84岁的老人表示同意,并理性地接受了这些新的生活条例。“的确,这是一项具有强制性的措施。人们从未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过。既然还没有应对新冠病毒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