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富有动感的图像,色彩鲜艳的画面,具有震撼力的视频最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手段运用与目标培养更加和谐、更加高效。从而引发幼儿的求知欲,开启思维的闸门。
【关键词】多媒体 幼儿园 环保 兴趣
近年来,全球变暖,火山、地震各种地质灾难频发,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保护环境己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孩子是地球的主人,保护环境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常可以听到孩子很自然的说出“要爱护地球,不乱扔垃圾、注意关水、关电等话。可是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幼儿园中开展环保教育应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渐渐扩展,以求在“小”中见“大”,“小”中见“真”。多媒体——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捕捉及时等特点,在短时间内激发幼儿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介入教学,优化活动过程,激发幼儿环保意识的形成。运用得当对幼儿环保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多媒体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捕捉身边小事,萌发初步环保意识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墨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要想让幼儿一下子获取大量的环保知识,环保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一下子灌输下去,幼儿难于理解,可能会说一套,做一套,使幼儿的“知”与“行”明显脱节。因此,应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入手,逐渐萌发孩子的环保意识。
案例1:
一天,班上的强强过生日,他从家里带了棒棒糖分给每一个小朋友。孩子们欢呼雀跃的领到了一根棒棒糖,在没有教师前期提醒的情况下,被接走的许多孩子都把糖纸扔在了地上。我拿出相机拍摄了这个画面。第二天,当我把拍摄的画面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都难为情起来。
不用过多的语言,相信此时孩子己能体会自己行为的不当。通过拍摄的方法将平常不被注意的小事捕捉、再现 ,以“小”见“大”更能强化孩子的行为,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多媒体把抽象的事物简单化、帮助幼儿理解。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求教师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案例1:——大班活动《神奇水宝宝》
在大班活动《神奇的水宝宝》中,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水的形成,以及自来水的净化等过程。水的形成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课件孩子可以直观的看到变化,易于孩子理解。当孩子看到自己身边最常见的自来水竟然需要那么多的程序才能净化时幼儿的内心触动了,通过讨论和视频再现,幼儿了解了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
案例2:——中班活动《海洋动物食物链》
让幼儿了解海洋动物食物链对于保护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样的看似容易的道理,如果只用单纯的说教,幼儿只能将此停留在想象上,而很难由理解到了解。因此,在课中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幼儿通过视、听等多种感观,了解海洋动物食物链,使抽象的知识一下子变得简单、有趣起来。
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很难单凭想象去理解抽象的事物和道理。因此,在教授时,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體再现受污染的环境,使心灵受到震撼
在平常的生活中,可以常常看到受污染的环境。可是,小面积的污染并不能给人触目惊心的感受。在网站上认真去收集可以找到许多受污染环境的图片,每次看到这些心里都会有一种心酸的感觉。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最能激起孩子内心的震撼。因此,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将污染前后的场景作比较,来加深孩子对污染的感受。
案例1:——大班活动《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
大班活动《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绿意盎然的地球,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正当孩子感受着地球的美景时,教师展示因为乱砍乱伐而倒致的枯藤老树、沙尘飞扬,触目惊心的场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
多媒体因其可变化的优势,可以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瞬间制造色彩、场景的反差,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使心灵受到震撼。
四、多媒体扩大视角,让幼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孩子的出生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他们将渐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作为未来的小主人,孩子的视角渐渐从身边的人和事向世界扩散。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通过电脑人们可以轻松的了解世界任何一个脚落发生的任何事情。因此,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对幼儿进行教育。
案例1:——大班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
大班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教师收集视频“地球一小时”让幼儿欣赏,幼儿通过视频发现身边的人们都在为消除二氧化碳,防止全球变暖做出努力,纷纷表示自己也想参与到活动中。孩子不仅自己做到了这些,更能提醒家长也要做到。
利用电脑资源共享的优势,收集社会中的各种典型事例,呈现在幼儿面前,扩大视角,萌发幼儿争当地球小卫士情感。
五、多媒体调动积极性,提高准确的认知力
孩子年龄小,对于事物的判断需要成人的引导,因此,利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因其可以涵盖图、文、声、像等多种元素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案例1:——环保课《垃圾分类》
环保课《垃圾分类》中,教师希望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因此在分类游戏中,教师在课件中呈现标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桶,请幼儿将垃圾进行分类。当幼儿分对时课件中出现表扬的音效,分错时出现“再想想”引发幼儿的思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幼儿习得经验,了解垃圾的分类,避免简单的说教。
新《纲要》中,幼儿园环保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到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使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观,激发兴趣,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教育效率,使幼儿快乐、主动的学习。
【关键词】多媒体 幼儿园 环保 兴趣
近年来,全球变暖,火山、地震各种地质灾难频发,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保护环境己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孩子是地球的主人,保护环境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常可以听到孩子很自然的说出“要爱护地球,不乱扔垃圾、注意关水、关电等话。可是由于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幼儿园中开展环保教育应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渐渐扩展,以求在“小”中见“大”,“小”中见“真”。多媒体——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捕捉及时等特点,在短时间内激发幼儿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介入教学,优化活动过程,激发幼儿环保意识的形成。运用得当对幼儿环保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多媒体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捕捉身边小事,萌发初步环保意识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墨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要想让幼儿一下子获取大量的环保知识,环保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一下子灌输下去,幼儿难于理解,可能会说一套,做一套,使幼儿的“知”与“行”明显脱节。因此,应从幼儿身边的小事入手,逐渐萌发孩子的环保意识。
案例1:
一天,班上的强强过生日,他从家里带了棒棒糖分给每一个小朋友。孩子们欢呼雀跃的领到了一根棒棒糖,在没有教师前期提醒的情况下,被接走的许多孩子都把糖纸扔在了地上。我拿出相机拍摄了这个画面。第二天,当我把拍摄的画面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都难为情起来。
不用过多的语言,相信此时孩子己能体会自己行为的不当。通过拍摄的方法将平常不被注意的小事捕捉、再现 ,以“小”见“大”更能强化孩子的行为,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多媒体把抽象的事物简单化、帮助幼儿理解。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求教师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案例1:——大班活动《神奇水宝宝》
在大班活动《神奇的水宝宝》中,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水的形成,以及自来水的净化等过程。水的形成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课件孩子可以直观的看到变化,易于孩子理解。当孩子看到自己身边最常见的自来水竟然需要那么多的程序才能净化时幼儿的内心触动了,通过讨论和视频再现,幼儿了解了节约用水的好办法,并把它们运用到生活中。
案例2:——中班活动《海洋动物食物链》
让幼儿了解海洋动物食物链对于保护生态平衡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对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样的看似容易的道理,如果只用单纯的说教,幼儿只能将此停留在想象上,而很难由理解到了解。因此,在课中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幼儿通过视、听等多种感观,了解海洋动物食物链,使抽象的知识一下子变得简单、有趣起来。
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很难单凭想象去理解抽象的事物和道理。因此,在教授时,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體再现受污染的环境,使心灵受到震撼
在平常的生活中,可以常常看到受污染的环境。可是,小面积的污染并不能给人触目惊心的感受。在网站上认真去收集可以找到许多受污染环境的图片,每次看到这些心里都会有一种心酸的感觉。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最能激起孩子内心的震撼。因此,教师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通过将污染前后的场景作比较,来加深孩子对污染的感受。
案例1:——大班活动《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
大班活动《多多老板和森林婆婆》,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绿意盎然的地球,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正当孩子感受着地球的美景时,教师展示因为乱砍乱伐而倒致的枯藤老树、沙尘飞扬,触目惊心的场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震撼。
多媒体因其可变化的优势,可以让幼儿在感受美的同时,瞬间制造色彩、场景的反差,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使心灵受到震撼。
四、多媒体扩大视角,让幼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孩子的出生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他们将渐渐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作为未来的小主人,孩子的视角渐渐从身边的人和事向世界扩散。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通过电脑人们可以轻松的了解世界任何一个脚落发生的任何事情。因此,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对幼儿进行教育。
案例1:——大班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
大班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教师收集视频“地球一小时”让幼儿欣赏,幼儿通过视频发现身边的人们都在为消除二氧化碳,防止全球变暖做出努力,纷纷表示自己也想参与到活动中。孩子不仅自己做到了这些,更能提醒家长也要做到。
利用电脑资源共享的优势,收集社会中的各种典型事例,呈现在幼儿面前,扩大视角,萌发幼儿争当地球小卫士情感。
五、多媒体调动积极性,提高准确的认知力
孩子年龄小,对于事物的判断需要成人的引导,因此,利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因其可以涵盖图、文、声、像等多种元素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案例1:——环保课《垃圾分类》
环保课《垃圾分类》中,教师希望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因此在分类游戏中,教师在课件中呈现标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桶,请幼儿将垃圾进行分类。当幼儿分对时课件中出现表扬的音效,分错时出现“再想想”引发幼儿的思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幼儿习得经验,了解垃圾的分类,避免简单的说教。
新《纲要》中,幼儿园环保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到重要的地位,在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使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观,激发兴趣,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提高教育效率,使幼儿快乐、主动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