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逼宝宝喝水了,宝宝都要“水中毒”了!

来源 :健康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宝宝喝奶上火了,要多喝水。”
  “喝母乳不容易上火的,不需要喝水的啦。”
  “宝宝喝奶前要先喝水,有助他喝奶。”
  “喝奶前不要先喝水的呢,会影响吸收。”
  ……
  在喂养宝宝这条道路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就连喝水这件小小的事情,都有可能会引发不同家长的观念大战。
  那么宝宝到底该如何科学喝水呢?先搬出最强权威颁布科学观念: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要喂水!
  在世界卫生组织实施爱婴医院行动中规定的“成功母乳喂养十步骤”中,有这么一条:“不给婴儿喂其他食物或饮料,甚至也不喂水,除非医疗上有需要”。
  母乳喂养婴儿为什么不需要喂水?
  1、6个月以下婴儿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仅为成人的30%。短期内摄入大量水分而肾脏又不能及时排除,引起稀释性低血钠,而血钠降低进一步影响水分排除。
  2、母乳内含有6个月以下婴儿所需要的全部营養物质。它不但含有婴儿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而且还有足量的钠、钾、钙、磷、铁、维生素(维生素D除外)等。
  3、母乳的主要成分是水(90%以上),这些水分对婴儿来讲已经足够了。即使气候炎热、干燥,母乳也含有婴儿所需的充足水分,不必另外补充水分。多余的水只会迫使身体排出,同时排出电解质,尤其是钠。
  “水中毒”没听过,这是什么鬼?
  水中毒,简单来说,就是体内水太多,钠太少,导致血钠过低,电解质失衡。医学上指的是肌体的水摄入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水分在体内滞留,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婴儿患水中毒的主要原因是摄入水过多。过量喂水、补水,或用含盐量少的液体静脉输入、洗胃、灌肠,均能造成水中毒。胎儿时期和临产前孕母输液不当,也会引起胎儿和新生儿体液紊乱。如果喂水过量,造成水中毒,轻者会引发癫痫,重者甚至昏迷。
  孩子渴了或拉肚子了,怎么补水呢?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如果婴儿真的口渴的话,最先应该喝的是母乳或配方奶。
  婴儿出生后如果正常喝奶的话,他们是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的;在天气非常热,孩子出了很多汗又不能及时哺乳的话,可以稍微补点水,一般不能超过30-60毫升。
  如果孩子拉肚子了,第一步就是要纠正因腹泻引起的脱水症状,但不是喂水,而是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把身体丢失掉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回来,使之回到平衡状态。
  小贴士:
  口服补液盐Ⅲ可用于治疗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正确的服用方法如下:
  已腹泻未脱水的宝宝:
  小于6个月:50ml/次
  6个月—2岁:100ml/次
  2—10岁:150ml/次
  10—12岁:一次能喝多少就让他喝多少,可以有效预防脱水。
  已经脱水的宝宝:
  液体用量(ml)=体重(kg)× 系数(ml/kg)
  轻度脱水时系数选择50
  中度脱水时系数选择75
  提醒:冲泡的溶液要在4小时内服用完。
  来源:医学论坛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