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铁路机动发射导弹难以重出江湖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环球军事报道》消息,2014年12月13日,俄罗斯战略导弹兵副司令费拉托夫发表声明称,俄罗斯将于近期恢复导弹列车的建造,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导弹突防威胁。
  这并不是俄罗斯官员第一次放言要恢复铁路机动发射导弹。自2005年世界上惟一铁路机动发射导弹SS-24退出现役后,每逢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总会有“重量级”人物嚷嚷着要重现SS-24导弹列车的辉煌。
  诚然,将没有明显外形特征的导弹列车“隐入”广阔的铁路网中,并在危机爆发时昼夜不停地在其中行驶,的确可以有效规避对手的侦察,躲过对手的“猎杀”,从而极大地增强生存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威慑与实战利器!
  其实,不论从铁路还是从空中、水面甚至海底发射弹道导弹,在技术上都不存在障碍,但形势比人强,俄罗斯实无让导弹列车重新上路的内外部环境与充足理由。
  一是与核裁军大势相悖。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再未生产过一发核弹头和一枚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俄罗斯也在条约框架下大幅消减战略核武器;英、法部署的核导弹数量亦有所降低。再者,作为构成国际反核扩散准则重要支柱之一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迄今共有189个国家加入,是国际社会成员中参加国最多的一个国际条约。可见,消除核武器,避免核战争已成全球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却“重起炉灶”,发展铁路机动导弹,则无异于逆潮流而动,政治、外交风险太大。
  二是无大必要。发展铁路机动导弹的目的,无非是增强导弹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但综观战略弹道导弹攻防大势,攻强守弱一边倒的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且可长期维持。尤其是俄罗斯,“白杨”M公路机动导弹、“亚尔斯”导弹、“布拉瓦”导弹应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均绰绰有余,俄罗斯还拟发展投掷重量更大的重型液体洲际弹道导弹,以便腾出更多的空间进行突防设计,故而装备铁路机动导弹仅是锦上添花;反之,对国家安全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三是效费比不高。在相对和平时期,发达国家发展军事工业的目的,除为本国生产武器装备外,要么通过抢占国际军火市场赚钱,要么借此带动、提升本国科学技术发展,或者兼而有之。俄罗斯也不例外,其耗资12亿美元购买两艘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使各大造船企业接触到西方最先进的造船理念和造船技术,推动本国造船工业的进步。但反观铁路机动导弹,技术成熟,又只能“烧”钱而不能赚钱,经济上也不划算。
  政治、外交风险太大,军事安全上动力不足,经济上效费比不高,注定俄罗斯铁路机动发射导弹难以重出江湖。
其他文献
主持人 何懿  观察家/《AD
新型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  俄罗斯正在研制“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目前已进入技术演示/样炮阶段。它的乘员在位于车体前端全装甲防护舱内,无人炮塔位于车体中央,动力装置位于后端。样炮上安装的侧面扁平大型炮塔主要基于旧式2S19自行榴弹炮的炮塔研制而成,但后者配装的是单管火炮。“联盟”152毫米双管自行火炮还配有弹药自动装填系统,可携带50发炮弹及相关装药,能通过一辆专用装甲运输/装填车进行弹
这是一辆在美国本土试车的海军陆战队“模块化机动指挥控制车”M2c2(MobileModular command and cont rol vehicle)。车体上林立的众多天线是它完成任务的“武器”。车首的墨绿长条是一部用于视距内通信的AN/PRC-150超短波电台的天线、顶部有球形头的则是若干台用于远距离通信的SINCGARS短波战术电台,驾驶位置上方的玻璃罩内是“增强型位置定位报告系统”(EP
2011年10月27日,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巴斯造船厂将史上最大的驱逐舰“朱姆沃尔特”级(DDG1000)的一个船体分段公布于众。据悉,这段公布的船体分段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中前部分,长55米,高18米,重4000吨,上面将装载两座155毫米先进舰炮武器系统。仅仅这一分段的重量就比一般的护卫舰还要大。  从船体分段的横剖面可以看出,“朱姆沃尔特”级船体截面在水线以上逐渐向内收缩。随着“朱姆沃尔特”
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伊普尔前线的万物被夕阳拉长了影子。突然,在6千米长的德军阵地上腾起了一个巨大的黄绿色烟团,并随风飘向对面的法军阵地,法军阵地上一片鬼哭狼嚎。德国兵们戴着简易防毒面罩,小心翼翼地跟在烟团后面踏上了法军阵地。德国兵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协约国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面目狰狞,胳膊都伸得老长;没死的则在地上拼命挣扎喘息着,咳嗽着,大口吐着黄绿色的黏液……两天以后,德军又如法炮制了
飞机的机翼作为提供升力的基础,必须在气动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理论上,机翼面积大可增加升力和载荷,面积小则可以减少阻力;后掠角大可增加临界马赫数并减阻,小则增加升力系数;展弦比大可以增加升阻比,小则可以提高飞行速度。从这几个主要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高升力与高速度存在多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始终是困扰着飞机设计师的难题。各国航空技术人员在航空气动发展历史上,也投入了很大力量来解决机翼气动的矛盾
坦克兵:技术含量很高  你知道吗?122毫米火炮炮手班由6人组成,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系统操纵手为2人,12.7毫米机枪手为2人,7.62毫米机枪手为1人,总计需要11人。而所有这些武器安装在坦克上,却仅由3名坦克乘员操纵。因此,现代坦克是一个由许多武器、仪器和装置组成的复杂的技术综合体,要操纵这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坦克乘员应该具备足够高的训练水平。  再者,战斗机在执行作战行动前,约有20人为它做准备
寻找“埃米尔-埃米尔”  1941年末,英国的无线电监听站侦听到德国夜间战斗机与地面站的联络中使用了“埃米尔-埃米尔”(Emil-Emil)的新密语。此后,英国人时常能监听到德国空军指挥员向战斗机飞行员询问“埃米尔-埃米尔”的工作状况,飞行员往往简单地回复“是”。而且,英国监听人员注意到,德军地面站通常在将夜间战斗机引导至英国轰炸机500米到2千米的距离时,就要求飞行员使用“埃米尔-埃米尔”,下面
1947年10月23日,由48架图波列夫图-4轰炸机组成的编队从莫斯科红场阅兵式现场上空威武飞过;仅仅两年之后,苏联在哈萨克斯坦的荒漠武器试验场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有史以来第一次面对日益强大的苏联空中突击力量紧迫的威胁,美军惊恐地发现己方此刻缺乏必要的早期雷达预警和防御指挥系统来发现和击退可能出现的苏军轰炸机群。  在1949年年底的时候,美国空军仅能保证组建起20支战斗机联队,其中只有5支部
在“跨越险阻2016”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中,许多科研机构派出了多型车辆参加多组比赛,体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系统化的研究布局。比如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等。兵器地面无人平台研发中心专业从事无人平台的研制,依托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在车辆研制上的雄厚技术实力,从无人车系统底层的底盘技术到上层的自主决策,都进行了精心细致的研究。预赛中,他们派出了8个车队参加全部五个组别的比赛,不仅是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