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具有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电教媒体能够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数学课堂;计算机;教学结构
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电教媒体能够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1 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
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还处在直接兴趣阶段。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意识,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就会变苦学为乐学。恰当利用电教媒体,能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渲染气氛,震撼人心。
比如在教学“9减几”时,笔者设计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巧虎的画面,同时放录音,播出巧虎那可爱的声音。)“你们认识我吗?我叫巧虎,我给你们带来许多礼物(出示小动物头像),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不过,它们特别聪明,都住在数学宫里。数学宫里有3座大门楼,每座大门楼上都有数学题(即将授内容),如果你能解答出门上所有的题,就为你把大门打开,让你自己去挑选所喜欢的小动物。有信心学会解答这些题目吗?”利用学生喜爱的巧虎导入新课,生动有趣,身临其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冲动,迫切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巧用多媒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活化,更好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采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展示知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会新知识。
比如“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笔者将教材中的浇花图制成化静为动的动画,在屏幕上演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演示的多媒体动画色彩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3 巧用多媒体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应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视“教”而忽略“学”的现状,适当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并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
为了在实际教学中体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特点,在考虑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时,重点应研究4个方面:1)科学安排一节课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2)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3)精心设计安排练习;4)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认识活动,如操作、观察、测量、画图、解题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节约传统的板书、画图等的时间,从时间上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变长”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4 巧用电教媒体,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作为接受信息的主体,其接受信息的积极性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传递信息的载体是语音信号,其实学生对此较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语音信号稍纵即逝,不能反复感知,学生也不可能全体保时保量地传递信息。电教媒体有具体的光、色、形的信号,并通过调控,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感知。如可以借助投影片反映作业情况,及时点评;通过录音、录像使学生及时审视自己的操作情况,满足求知欲。
5 巧用电教媒体,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新授结束后,如果学生兴趣犹存,笔者认为运用灵活的电教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课堂练习是很好的方法,能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且通过学生思考练习,达到认知结构清晰的目的。在应用题教学中,发挥投影能增大练习密度、变化丰富等特点,使得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图多编等大容量的练习形式得到充分利用,起到小黑板难以起到的大作用,大幅度提高课堂练习密度。练习密度增大,学习积极性提高,练得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教师可不必布置或少布置课后作业,减轻作业负担。
总之,巧用多媒体会源源不断地为低年级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思维互动,使低年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的成功体验和乐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田黄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 数学课堂;计算机;教学结构
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电教媒体能够激活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1 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
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缺乏认识,还处在直接兴趣阶段。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意识,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就会变苦学为乐学。恰当利用电教媒体,能很好地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渲染气氛,震撼人心。
比如在教学“9减几”时,笔者设计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巧虎的画面,同时放录音,播出巧虎那可爱的声音。)“你们认识我吗?我叫巧虎,我给你们带来许多礼物(出示小动物头像),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不过,它们特别聪明,都住在数学宫里。数学宫里有3座大门楼,每座大门楼上都有数学题(即将授内容),如果你能解答出门上所有的题,就为你把大门打开,让你自己去挑选所喜欢的小动物。有信心学会解答这些题目吗?”利用学生喜爱的巧虎导入新课,生动有趣,身临其境,使学生产生一种冲动,迫切希望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巧用多媒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活化,更好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把握重点、难点,采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展示知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会新知识。
比如“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加法的开始,是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非常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演示操作程序,寓加法的含义于演示操作过程中,通过演示操作的条理化,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思维的条理化打下基础。在教学中,笔者将教材中的浇花图制成化静为动的动画,在屏幕上演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2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的全过程。通过老师的启发提问,组织学生动手摆一摆圆片,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就是把几和几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由于演示的多媒体动画色彩鲜艳,动感强,画面清晰,学生听得认真,看得仔细,这样建立的加法概念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3 巧用多媒体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应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视“教”而忽略“学”的现状,适当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对学生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并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
为了在实际教学中体现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特点,在考虑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时,重点应研究4个方面:1)科学安排一节课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2)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3)精心设计安排练习;4)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各种认识活动,如操作、观察、测量、画图、解题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节约传统的板书、画图等的时间,从时间上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变长”了,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4 巧用电教媒体,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输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作为接受信息的主体,其接受信息的积极性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效果。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传递信息的载体是语音信号,其实学生对此较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语音信号稍纵即逝,不能反复感知,学生也不可能全体保时保量地传递信息。电教媒体有具体的光、色、形的信号,并通过调控,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感知。如可以借助投影片反映作业情况,及时点评;通过录音、录像使学生及时审视自己的操作情况,满足求知欲。
5 巧用电教媒体,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新授结束后,如果学生兴趣犹存,笔者认为运用灵活的电教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行课堂练习是很好的方法,能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且通过学生思考练习,达到认知结构清晰的目的。在应用题教学中,发挥投影能增大练习密度、变化丰富等特点,使得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图多编等大容量的练习形式得到充分利用,起到小黑板难以起到的大作用,大幅度提高课堂练习密度。练习密度增大,学习积极性提高,练得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教师可不必布置或少布置课后作业,减轻作业负担。
总之,巧用多媒体会源源不断地为低年级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思维互动,使低年级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的成功体验和乐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田黄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