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金斋缸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前,在广东省潮阳县海门镇风景名胜莲花峰门左边一块刻有“龙”字的石壁上,屹立着一个古老的大花瓶,当地人称之为“金斋缸”。这个金斋缸为六棱角,每个棱角面上均刻有美丽的兰、菊,十分惹人喜爱。更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个古老的金斋缸还有着一个神奇的传说呢。
  明朝某年,在莲花峰附近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姓张,以出海打鱼为生,当地人称他为张打鱼。张打鱼身强体壮,从小就与大海打交道,水性好,每次出海都能打到不少好鱼,凭他一人就能养活他们夫妻和两个孩子。当地恶霸林大头见张打鱼一家生活得不错,十分妒忌,暗地里在打张打鱼的鬼主意。
  这天上午,张打鱼像往常一样,吃饱喝足,带着渔具又出海打鱼去了。不到两个钟头的工夫,张打鱼又打到了几十斤好鱼。正当张打鱼准备把鱼挑到市场去贩卖的时候,林大头带着一帮爪牙把张打鱼拦住了。
  林大头恶狠狠地指着张打鱼道:“你这小子胆大包天,你知道这一带海域是谁的吗?”
  张打鱼平淡地答道:“这还用说,当然是海门百姓的。”
  “放肆!”林大头骂罢就给张打鱼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得张打鱼身体失去重心,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你凭什么打人?”张打鱼气愤地质问。
  “怎么,老爷我打你还需要什么理由吗?告诉你,这一片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林家的,你打的鱼理所当然就是我的,知道吗?”林大头喝令家丁将张打鱼痛打一番。
  张打鱼气得咬牙切齿,挣扎起身,骂道:“哼!这是什么世道?难道我们出海人就该饿死吗?”张打鱼骂罢,踉踉跄跄地走回家去。其妻冯氏见状,吃惊地问道:“孩子他爸,你怎么伤得这么重?是谁干的?”
  张打鱼有气无力地诉说了经过。
  由于张打鱼伤得很重,医治了好长一段时间还未能把伤治愈,因而家里的生活已逐渐揭不开锅。冯氏呆呆地望着丈夫,一时不知所措。这天夜里,张打鱼突然发高烧,口里还不时地说着胡话,整个人昏昏沉沉的,慢慢地进入了梦乡。朦胧中,张打鱼梦见当地的土地伯公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张打鱼,你是个好人,好人应该得到好报。你听着,在莲花峰门左边一块刻有‘龙’字的石壁上,有一口金斋缸,这是一口神缸,有求必应,你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记住,每天夜里三更天时分便可去求助,求助时,先要说这句咒语:天清清地灵灵,神灵助我过日子。你要是投进一粒米,过了一刻钟之后,便可得到三斗米;你要是投进一个银元,一刻钟之后,你就能得到三十个银元。记住,两者不能同时进行。张打鱼,天机不可泄露,你要守口如瓶哪!另外,你不能过于贪婪。”
  第二天一早,说也奇怪,张打鱼的高烧退了。他一觉醒来,便把昨夜他所梦到的情形对妻子冯氏说了一遍。
  这天夜里三更天,冯氏按照丈夫的指点,带着一把香烛和一粒米,提心吊胆地来到莲花峰门左边的“龙”石壁处,恭恭敬敬地跪下来,嘴里默默地念道:“天清清地灵灵,神灵助我过日子。”接着,冯氏便起身,从口袋里拿出一粒米,小心翼翼地将其投进金斋缸里。过了大约一刻钟工夫,果真见到金斋缸里冒出了洁白的大米。冯氏高兴极了,又跪下来对金斋缸拜了几拜,然后将大米掏出来装进布袋里,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回家去。
  初求告捷,夫妻俩高兴得抱成一团,这一夜,他们睡得很香。七天之后,他们再带一个银元去试一试,连同自己的那一个,刚好变出了三十个白花花的银元来。有了米,有了钱,张打鱼一家的生活好过了,还盖起了一间新房子。
  那晚,张打鱼从金斋缸处取银元,殊不知却被林大头的狗腿子“独耳朵”看得一清二楚。回家后不久,张打鱼便被林大头派来的狗腿子们抓走了。
  林大头喝令狗腿子们把张打鱼往死里打,可怜张打鱼又被打个半死,最后,张打鱼随便编了一句咒语说道:“天清清夜明明,缸里满是宝,有钱我开心。”
  林大头这才放了张打鱼。
  张打鱼拖着虚弱的身体,踉踉跄跄地走了,好久才回到自己家中。
  “咱们赶快离开这个家,到莲花峰附近的山洞里去避避难。今夜林大头肯定要去向金斋缸讨宝,我随便编了几句所谓的咒语骗他,他讨不到宝,肯定会再来找麻烦的。”张打鱼对妻子说道,然后把家里的银元带在身上,一家四口人便偷偷地向山洞赶去。安顿好妻儿,张打鱼忙抓来了一条毒蛇,偷偷放进金斋缸里面,静等林大头上当。当天夜里,林大头为求金斋缸里的银元而被毒蛇咬死了。林大头一死,他的狗腿子从此便离开了林家。
  过了不久,日本的失意武士、浪人、盗贼、商人等听说中国东南沿海的潮阳海门莲花峰有一镇峰之宝金斋缸,早已垂涎三尺,遂组成海盗队伍,多次窜到海门,企图抢走金斋缸。张打鱼及几个乡亲为了保护这件镇峰之宝,与倭寇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因寡不敌众,张打鱼他们被倭寇杀死了,金斋缸就这样被抢走了。
  
  题 图:余和操
其他文献
今年4月,一间公司表示招用我。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对我说,按照公司的规定,凡是新招用的职工要先签订三个月的试用合同,试用合同中每月工资900元,待试用期过后合格的话,再按劳动法的规定与我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每月工资3000元。我觉得只签订试用期合同不保险,就向公司提出签订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只能签试用期合同,试用合格后才能签正式劳动合同。”请问:公司这种做法对吗?我该怎样维
期刊
感冒吃些啥要看发病期  初期:不妨试试葱豉汤  将500毫升水加热后,放入10克豆豉煮沸,然后加入葱白即成。葱具有辛香走窜的作用,豆豉则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喝完汤后会大量出汗,排毒进程也会大大加快。  但应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劳累、喝水少等原因导致的感冒,这是风热感冒。此时则应选用性凉的食物,将冰糖和梨等熬水服用就可以了。  加重期:白萝卜汤来帮忙  感冒加重后,病人会感觉咽痛、鼻塞、流涕等
期刊
我实在是太气了,要是杀人不犯法的话,我真想拿一把砍刀,把那个曹胜利给砍了,砍完了,哪怕被拉去枪毙我也认了。想着想着,一股无名的怒火就直逼我的脑门。  回想起自己刚到深圳的那阵,真是有满腹的委屈。一辆大巴车把我扔在一段车流如潮的公路边就扬长而去,走的时候,司机抛下一句:“这就是深圳龙岗了!”  望着眼前陌生的一切,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油然而生。我甚至不知道这是龙岗什么地方,想找个人问
期刊
姚展雄,笔名含展,甘肃灵台人,作家、评论家,以散文和评论见长,著有散文随笔集《坐听蝉声》。    一个宋朝的园林,能够一代代地留传下来,到今天还依然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  沈园的出名是因了一出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二十岁时娶了表妹唐琬,两人诗书唱和,绣花扑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惜好景不长,唐琬只记得有一天,婆婆对她说,他们两个太相爱了,这会荒废儿子的学业,妨碍功名的
期刊
那年,我一个人离开惠州到了三水,给谢水打了个电话。谢水是我在惠州那家厂上班的前任组长,我进他那个组的第三天,他去三水乐平镇进了广泰制衣厂的C车间当车间主任。我联系上他后,很顺利地进了厂。  我进厂的第二个月患了重感冒,看医生后已身无分文,我开始为伙食费发愁。  谢水是我惟一的熟人,但他来自江西,而我来自湖北,平时并没有深入交往,这时候向他借钱,我总觉得不大适宜。思来想去,我决定壮着胆子向老板借钱。
期刊
金帆,本名罗锦环,广东梅州人,现居深圳。河北散文学会理事,广东小小说联谊会副秘书长,某报主任记者。有作品发表在《吐鲁番文学》、《小说月刊》等刊物,出版小说《裂痛》,合集《九面埋伏》。    小时候,家乡的人都很穷,每个家庭饭桌上最常见的就是腌菜。你去人家那里,打开他家的饭桌,放着一碗的肯定是腌菜。  我家对面的一户人家,她家老太太就经常跟我讲起以前的事。她说小时候她们家难得吃一回猪肉,家里有四个儿
期刊
一    挂在楼索上的煤汽灯就像死猫子的眼睛,有一下没一下地亮着,屋子里的人影影绰绰。队长胡紧跟又问了一遍:你到底去不去?  我爹气愤地说:你就想欺负我是不是?  胡紧跟说:谁欺负你了?  我爹说:队里这么多人都适合去,为什么就派我去?我上有老下有小,我去了他们在家里喝西北风呀?  胡紧跟是想派我爹去纸厂。在纸厂里抄纸的胡家录说他得了风湿,不能再去纸厂了,要找个人顶替他去。胡紧跟就召开全队的社员们
期刊
掐指一算,我来深圳打工已有五个年头了。五年来,我仅回过一次家——那是2008年1月,我和妻子回家办理结婚证。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快春节了!  随着春节的日渐临近,我越来越想家。那天,我情不自禁地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我一听,便知电话的那一头是憨厚的父亲。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当我问起母亲时,父亲却欲言又止。在我再三追问下,父亲才告诉我,说我母亲近来精神有些失常,常说胡话,村里的人都叫她“疯婆”了。听罢,我
期刊
单位精简人员那一年,我趁机请假“下海”了。其实,从心里说,我并不想离开我喜爱的工作岗位,舍不得我的职业。无奈这一任的顶头上司是个趾高气扬、爱听奉承话的角色,而我偏偏生性耿直,厌恶吹牛拍马,从不献媚取宠。所以上司便认为我是个刺头儿,从不把我放在眼里。有一次,某单位宴请我们单位全体人员。酒宴上,对方频频向上司举杯。上司招架不住,手下人便争先恐后地挺身而出,纷纷替上司代酒,惟有我一直按兵不动。为这,上司
期刊
国庆节是普天同庆的日子,而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娟子是我同镇的同学,也是我的初恋女友。娟子人长得漂亮,性格活泼。高中毕业后,我们决定外出打工。当时娟子为了和我在一起,硬是没答应村里首富村长儿子的提亲。看到娟子为我做出的牺牲,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工作,争取让我们早日过上好日子。  经过一路的舟车劳顿,我们来到广东东莞市厚街镇。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进入一家鞋厂。工作中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