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抵达溪木素年书店,必须通过长长的地铁,抑或蜿蜒的公交。
到访前,我听过一些与溪木素年有关的故事。这是一家远离深圳中心地带、蜗居山脚的书店。众多都市文艺青年的梦想,被这一个长发飘飘的女生实现了,故事中饱含着浪漫与文艺。因此,老板娘罗兰有些神秘。
距离书店尚有五百米时,我早早举起相机,准备记录这个梦幻的下午。
此时,一辆大货车驰过,黄色尘雾扑面而来。门口几株濒临凋谢的盆栽晃入镜头,原本期待的心情似乎恢复了常态。
溪木素年虽在偏静一隅,却无法脱离尘世。“书店首先是一个空间,没有那么多浪漫的故事,大部分是日常生活。”这一句话缓缓诉出时,罗兰显得清晰真实。文艺或神秘,不过是外界赋予的标签。
这是溪木素年的第四年,它还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兰是一名合格的创业者。
回到溪木素年的起点——2014年年末。她轻描淡写:“开书店是一个偶然。”
偶然是一刹那的诞生,是感性所致。同时,偶然的背后,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罗兰原是一名UI设计师,多年前,她和客居深圳的打工众生没有什么区别。8年的设计师生活,让罗兰接触了网页、UI、品牌等多种设计领域,她意识到职业生涯已触顶。“用成长的眼光看,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保持进步的状态,可以接触更多新的世界。”
因此,书店的诞生虽是偶然,辞职创业是成长的必然。
比起一般创业者的谨慎与周全,罗兰似乎更率性。在租店面这件事上,她的个性展露无遗。她在58同城上找了两处租房,分别实地考察了一下。一家在科技园,一家在蛇口港地铁站附近。不过三两天,她做了决定,“我选了这里,因为它租金便宜,地方又足够大。”罗兰说道,她似乎全然不顾店址周围乏力的商业氛围。
后来,书店偶然迎来一位做投资的顾客,罗兰和他聊起创业这一话题。对方分析道,应该先存够钱,买下这间房子再开店。即使店子不盈利,房子还是会升值。罗兰笑了,一股子热情迸发了,那就去做。“一定要在三十岁之前做这件事。倘若等到十年后,我四十岁的时候来经营书店,溪木素年肯定不是如今的调性。或许世上本来不存在十全十美,也不会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她知道,自己需要为这“偶然”负责。2015年开始,罗兰一边工作一边打理自己的书店。书店每月的固定成本在7千左右,她拿着自己的工资喂养着梦想。
“我的性格相对内向,但喜欢到华侨城文化创意园四处玩。插画、设计、手作、音乐……我都会看一下玩一下。顺便和朋友拉拢两个有意思的人过来,做活动嘉宾。”
“手作创意派对”是罗兰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活动,她邀请了插画师、手工艺师,各自摆上摊位,还有现场音乐表演。一开始,她在豆瓣上推广,派对嘉宾、合作方们也帮忙一起宣传。罗兰的预想是可以在周六和周日的下午各办一场,达到100人次。
单单前期准备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书店之前是一家披萨店,有一条下水道横跨了整个房间,暴露在地面。因此,罗兰喊上装修师傅用水泥铺平。考虑到手工需要充足的光线,她特地重新优化了室内的灯光设置。“那会儿蛇口附近刚好有个建筑双年展,撤展的时候,我和两个朋友去搜刮了一遍。把那些弃置的灯泡带回来,省了一小笔成本。”罗兰笑说道,“本来想再刷一下墙面,但是没有多余的钱了,只能作罢。”
活动开始的前一周,报名人数远远没有达到目标。罗兰只邀请到十几人,合作方也不过五六个人过来。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有的摊主是从香港过来的,不可能因为报名人数有限,就不干了。”罗兰及时与朋友、摊主商量,沟通想法。他们发现,票价100多块是不合理的。仅仅材料来说就难以统一价格,布料和皮革、颜料和纸张,每个摊主的产品和体验不一样,如果要顾客统一购买票券,那不就等于强制消费么?
罗兰决定调整策略,先体验,后付费。特地用赠票的方式多邀请了20个人。两场活动下来,顺利完成了100人的目标。
“活动的氛围很好,过来玩的小伙伴们反响不错。一切正常。”背后,罗兰的确经历了一场长达两个月的“浩劫”。她深知做活动的不易,也逐渐在各方协调斡旋之中快速成长。
到访前,我听过一些与溪木素年有关的故事。这是一家远离深圳中心地带、蜗居山脚的书店。众多都市文艺青年的梦想,被这一个长发飘飘的女生实现了,故事中饱含着浪漫与文艺。因此,老板娘罗兰有些神秘。
距离书店尚有五百米时,我早早举起相机,准备记录这个梦幻的下午。
此时,一辆大货车驰过,黄色尘雾扑面而来。门口几株濒临凋谢的盆栽晃入镜头,原本期待的心情似乎恢复了常态。
溪木素年虽在偏静一隅,却无法脱离尘世。“书店首先是一个空间,没有那么多浪漫的故事,大部分是日常生活。”这一句话缓缓诉出时,罗兰显得清晰真实。文艺或神秘,不过是外界赋予的标签。
这是溪木素年的第四年,它还活着。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兰是一名合格的创业者。
回到溪木素年的起点——2014年年末。她轻描淡写:“开书店是一个偶然。”
偶然是一刹那的诞生,是感性所致。同时,偶然的背后,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罗兰原是一名UI设计师,多年前,她和客居深圳的打工众生没有什么区别。8年的设计师生活,让罗兰接触了网页、UI、品牌等多种设计领域,她意识到职业生涯已触顶。“用成长的眼光看,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保持进步的状态,可以接触更多新的世界。”
因此,书店的诞生虽是偶然,辞职创业是成长的必然。
比起一般创业者的谨慎与周全,罗兰似乎更率性。在租店面这件事上,她的个性展露无遗。她在58同城上找了两处租房,分别实地考察了一下。一家在科技园,一家在蛇口港地铁站附近。不过三两天,她做了决定,“我选了这里,因为它租金便宜,地方又足够大。”罗兰说道,她似乎全然不顾店址周围乏力的商业氛围。
后来,书店偶然迎来一位做投资的顾客,罗兰和他聊起创业这一话题。对方分析道,应该先存够钱,买下这间房子再开店。即使店子不盈利,房子还是会升值。罗兰笑了,一股子热情迸发了,那就去做。“一定要在三十岁之前做这件事。倘若等到十年后,我四十岁的时候来经营书店,溪木素年肯定不是如今的调性。或许世上本来不存在十全十美,也不会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她知道,自己需要为这“偶然”负责。2015年开始,罗兰一边工作一边打理自己的书店。书店每月的固定成本在7千左右,她拿着自己的工资喂养着梦想。

“我的性格相对内向,但喜欢到华侨城文化创意园四处玩。插画、设计、手作、音乐……我都会看一下玩一下。顺便和朋友拉拢两个有意思的人过来,做活动嘉宾。”
“手作创意派对”是罗兰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活动,她邀请了插画师、手工艺师,各自摆上摊位,还有现场音乐表演。一开始,她在豆瓣上推广,派对嘉宾、合作方们也帮忙一起宣传。罗兰的预想是可以在周六和周日的下午各办一场,达到100人次。
单单前期准备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书店之前是一家披萨店,有一条下水道横跨了整个房间,暴露在地面。因此,罗兰喊上装修师傅用水泥铺平。考虑到手工需要充足的光线,她特地重新优化了室内的灯光设置。“那会儿蛇口附近刚好有个建筑双年展,撤展的时候,我和两个朋友去搜刮了一遍。把那些弃置的灯泡带回来,省了一小笔成本。”罗兰笑说道,“本来想再刷一下墙面,但是没有多余的钱了,只能作罢。”
活动开始的前一周,报名人数远远没有达到目标。罗兰只邀请到十几人,合作方也不过五六个人过来。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有的摊主是从香港过来的,不可能因为报名人数有限,就不干了。”罗兰及时与朋友、摊主商量,沟通想法。他们发现,票价100多块是不合理的。仅仅材料来说就难以统一价格,布料和皮革、颜料和纸张,每个摊主的产品和体验不一样,如果要顾客统一购买票券,那不就等于强制消费么?
罗兰决定调整策略,先体验,后付费。特地用赠票的方式多邀请了20个人。两场活动下来,顺利完成了100人的目标。
“活动的氛围很好,过来玩的小伙伴们反响不错。一切正常。”背后,罗兰的确经历了一场长达两个月的“浩劫”。她深知做活动的不易,也逐渐在各方协调斡旋之中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