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
  
  一、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更深刻。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这样,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压强的实验。
  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2.做大气压实验。
  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
  3.做物体的浮沉实验。
  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之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重视演示实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物理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课,不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德国的物理教师除了极少数纯理论课没有演示实验外,一般每堂课要做2-3个实验。美国物理教师普遍都很重视演示实验,每一节课中至少要做一个演示实验。而且这些实验都是他们自己设计,所用器材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日本的物理教学也非常活跃,学生课堂上动手活动量较大,有半数以上的课是在实验室渡过的。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趋势,即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二、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当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例如,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的《电磁铁》一节中,提供了如何自制电磁铁的方法,我让一个班级的同学利用假期进行制作,并要求以作品的形式加以展示。在此后的几天中陆续有不少同学前来询问如何能提高电磁铁的磁性,以求自己制作的电磁铁磁性最佳,这样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对电磁铁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事实表明,这个班级的学生在《电与磁》一节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同学对“电磁铁特点”这一知识掌握较好。
  
  四、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怕周围的同学讥笑。
  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实行的办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或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要大幅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真正实现物理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
  (作者单位:河北省留古寺中学)
其他文献
世界上有许多有毒动物,它们利用毒素来捕食猎物或者吓退天敌。科学家们对此很感兴趣,正探索它们的各种'毒'门绝技,并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动物毒素来治疗人类的疼痛和疾
南昌铁路局非实时方式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江西境内)于2000年1月1日开始运行,由于当时通讯手段的限制,医保中心与各医疗机构采取的是非实时的结算方式,这对医保基金的结算、拨付
2019年7月25日晚,我带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考察队与央视《是真的吗?》栏目摄制组一起,来到青城山金鞭岩公路附近一座悬崖边,考察川西山区的蛾类.在许多人心目中,蛾子是一类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的监护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方法:对53例8岁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术后根据其生理特点,严密做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引流管及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不断增加,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病率也逐渐增加。为了进一步了解老年人AMI临床特点,本文对临床收集的AMI64例进行分析。
近来,“蛋白质强化食品”的概念逐渐火热:市场上可以看到的产品有蛋白质能量棒、蛋白质奶昔、高蛋白质谷物、高蛋白质酸奶、蛋白质强化面包、高筋(谷蛋白)面条、高蛋白質冰淇淋等。相比单一类型精制谷物(米、面等),高蛋白质食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但大量摄入蛋白质强化食品真的有益健康么?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骨骼、皮肤、血液等“零件”的材料,和脂肪、碳水化合物一起组成了人体的三种主要供能
期刊
1 前言    根据认知理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2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可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起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