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设计,首先是学习目标的制定,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做到“教——学——评”一致,这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本文以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的周敏和周裔两位教师执教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美丽的丹顶鹤》一课为例,研究语文课堂如何让评价引领教学。
主题解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往往在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中忽视了评价环节,学习目标能否达成,心里也是没有底的。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像数学课堂一样清晰,最重要的就是要设计好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设计是为了准确地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它与学习目标呈“对应性”。所以,我们设定了学习目标,就要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这样我们就能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与结构,实现“评价”与“教学”的整合。
观察背景与研究过程
2017年11月20日上午,第三节课上了语文课《美丽的丹顶鹤》,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全体语文老师和学校的语文骨干老师,在教科室主任的指导下,进行了本次课堂观察。每位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在听课观察后认真填写观察量表,并将电子稿上传给执教老师。两位周老师把观察量表进行整合,并向观课老师做了本次课堂观察的汇报。
观察结果与分析
这堂课主要设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
板块一:复习导入 执教老师首先复习的两组词,分别是学生易读错的儿化音和轻声音,通过复习巩固,进一步掌握读法。如把“着”“得”读好的秘诀,就是要读得轻快些,前面的字要读得重一些。接着复习的两组四字词语均和丹顶鹤有关,既是课文重点词语,又是课文内容概括时的关键词。这一环节,执教老师重在让学生把词语读正确,这是读好课文的基础,检测了学习目标一。
接下来,执教老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老师的范读,感受老师是怎样把课文读得流畅、优美的,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环节有助于学习目标一的达成。
板块二:感受色彩美 周敏和周裔合作用PPT出示了评价任务:默读第2自然段,圈一圈写出丹顶鹤美的地方。学生围绕这一评价任务进行默读和圈划,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通过圈画词句这个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丹顶鹤的外形美是非常有效的。这段文字其实是通过颜色的对比,写出丹顶鹤的外形美。在教学中,执教老师紧扣“洁白”“黑”“鲜红鲜红”几个词,让学生看图,比较辨析,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丹顶鹤的外形美,达到了检测目标二的任务。执教老师又出示了几张图片,让学生认识哪幅图是丹顶鹤,再设计坡度,引导学生填空式的背诵。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同桌两人合作,很通顺流畅地背诵了第2小节,达成学习目标1。
板块三:感受体型美、姿态美 执教老师直接清晰地用PPT出示了评价任务:自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丹顶鹤的美?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体会丹顶鹤身形的修长,执教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说说文中的句子好在哪?指导两组学生对比读,读出修长的感受。理解丹顶鹤的姿态优美,执教老师采用了很多种方法,如一边读一边做动作,感受丹顶鹤“展翅飞翔”“引吭高歌”的美,有儿童趣味;出示各种丹顶鹤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用一个词形容他们在干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嬉戏、张望、恋爱、对话、说悄悄话等,学生通过图片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姿态美,于是执教老师出示句型:“丹顶鹤很逗人喜爱,它们有时……有时……还有时……”学生尝试说话,再次达成目标二的检测。接着,执教老师又出示填空形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作背诵。先是同桌2人合作自由背诵,再是指名同桌合作背诵,最后师生合作齐背。
板块四:总结激情 用PPT播放,并声情并茂介绍丹顶鹤的生存现状,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到这么可爱高雅的丹顶鹤正在受到人类的威胁。学生从心底里产生了保护丹顶鹤的愿望,达成学习目标三。这堂课,观察的老师都认为执教老师能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目标与评价任务高度匹配。执教老师还能紧扣评价任务来引领教学,评价任务的设计清晰、具体、明白,学生的学习在评价任务的引领下有序进行。执教老师设计的评价任务还富有“空间感”,特别是评价任务1和2,围绕着大问题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空间,引领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学习。
讨论与建议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有针对性 学习目标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观察组的老师认为,这个学习目标制定得有些籠统,它适用于每一篇课文,可以把这个朗读的要求制定得再细一些。大家觉得这篇课文的朗读要求可以融入到第二个学习目标中,背诵目标单独列出,修改后的学习目标如下:①能从具体文字中发现丹顶鹤的美,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它的美;②能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初步背诵课文;③能在课外资料的拓展中,产生热爱、保护丹顶鹤的愿望。
朗读指导要到位 这篇课文紧扣“美”这个字,抓住丹顶鹤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和高雅的姿态,文字优美,适合学生朗读。执教老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丹顶鹤的美,通过多张赏心悦目的图片形象地感受丹顶鹤的美,但是学生有了感受,却没有很好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执教老师分角色男女同学对读,或者是分小组对读有关内容,但是很少指名朗读。其实个人的朗读便于老师的指导,好的个人朗读会有更强的感染力,更出彩。在个人朗读的基础上再齐读,或分角色读,朗读的效果更好。再如,在让学生体会丹顶鹤身形的修长,执教老师出现了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说说哪个句子好。比较句子: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它的腿、脖子、嘴巴都长。
执教老师只是让学生说,这里也可以指导对比读,读出丹顶鹤身形修长的感受。可以抓住顿号与逗号的比较,抓住“也”字强调,读出停顿和节奏美,学生自然而然会感觉到句子的妙。
本次课堂观察的主题是“让评价引领教学”,从这个观察任务出发,观课组的李勤芳、姚冬梅、金苏华等教师都觉得执教老师的课堂实现了这个目标,达成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主题解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往往在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中忽视了评价环节,学习目标能否达成,心里也是没有底的。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像数学课堂一样清晰,最重要的就是要设计好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设计是为了准确地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它与学习目标呈“对应性”。所以,我们设定了学习目标,就要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这样我们就能明确课堂教学的方向与结构,实现“评价”与“教学”的整合。
观察背景与研究过程
2017年11月20日上午,第三节课上了语文课《美丽的丹顶鹤》,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全体语文老师和学校的语文骨干老师,在教科室主任的指导下,进行了本次课堂观察。每位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在听课观察后认真填写观察量表,并将电子稿上传给执教老师。两位周老师把观察量表进行整合,并向观课老师做了本次课堂观察的汇报。
观察结果与分析
这堂课主要设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
板块一:复习导入 执教老师首先复习的两组词,分别是学生易读错的儿化音和轻声音,通过复习巩固,进一步掌握读法。如把“着”“得”读好的秘诀,就是要读得轻快些,前面的字要读得重一些。接着复习的两组四字词语均和丹顶鹤有关,既是课文重点词语,又是课文内容概括时的关键词。这一环节,执教老师重在让学生把词语读正确,这是读好课文的基础,检测了学习目标一。
接下来,执教老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老师的范读,感受老师是怎样把课文读得流畅、优美的,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环节有助于学习目标一的达成。
板块二:感受色彩美 周敏和周裔合作用PPT出示了评价任务:默读第2自然段,圈一圈写出丹顶鹤美的地方。学生围绕这一评价任务进行默读和圈划,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通过圈画词句这个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丹顶鹤的外形美是非常有效的。这段文字其实是通过颜色的对比,写出丹顶鹤的外形美。在教学中,执教老师紧扣“洁白”“黑”“鲜红鲜红”几个词,让学生看图,比较辨析,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丹顶鹤的外形美,达到了检测目标二的任务。执教老师又出示了几张图片,让学生认识哪幅图是丹顶鹤,再设计坡度,引导学生填空式的背诵。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同桌两人合作,很通顺流畅地背诵了第2小节,达成学习目标1。
板块三:感受体型美、姿态美 执教老师直接清晰地用PPT出示了评价任务:自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丹顶鹤的美?学生自读后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体会丹顶鹤身形的修长,执教老师引导学生比较句子,说说文中的句子好在哪?指导两组学生对比读,读出修长的感受。理解丹顶鹤的姿态优美,执教老师采用了很多种方法,如一边读一边做动作,感受丹顶鹤“展翅飞翔”“引吭高歌”的美,有儿童趣味;出示各种丹顶鹤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用一个词形容他们在干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嬉戏、张望、恋爱、对话、说悄悄话等,学生通过图片也感受到了丹顶鹤的姿态美,于是执教老师出示句型:“丹顶鹤很逗人喜爱,它们有时……有时……还有时……”学生尝试说话,再次达成目标二的检测。接着,执教老师又出示填空形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合作背诵。先是同桌2人合作自由背诵,再是指名同桌合作背诵,最后师生合作齐背。
板块四:总结激情 用PPT播放,并声情并茂介绍丹顶鹤的生存现状,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到这么可爱高雅的丹顶鹤正在受到人类的威胁。学生从心底里产生了保护丹顶鹤的愿望,达成学习目标三。这堂课,观察的老师都认为执教老师能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设计相应的评价任务,目标与评价任务高度匹配。执教老师还能紧扣评价任务来引领教学,评价任务的设计清晰、具体、明白,学生的学习在评价任务的引领下有序进行。执教老师设计的评价任务还富有“空间感”,特别是评价任务1和2,围绕着大问题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空间,引领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学习。
讨论与建议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有针对性 学习目标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观察组的老师认为,这个学习目标制定得有些籠统,它适用于每一篇课文,可以把这个朗读的要求制定得再细一些。大家觉得这篇课文的朗读要求可以融入到第二个学习目标中,背诵目标单独列出,修改后的学习目标如下:①能从具体文字中发现丹顶鹤的美,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它的美;②能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初步背诵课文;③能在课外资料的拓展中,产生热爱、保护丹顶鹤的愿望。
朗读指导要到位 这篇课文紧扣“美”这个字,抓住丹顶鹤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和高雅的姿态,文字优美,适合学生朗读。执教老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丹顶鹤的美,通过多张赏心悦目的图片形象地感受丹顶鹤的美,但是学生有了感受,却没有很好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执教老师分角色男女同学对读,或者是分小组对读有关内容,但是很少指名朗读。其实个人的朗读便于老师的指导,好的个人朗读会有更强的感染力,更出彩。在个人朗读的基础上再齐读,或分角色读,朗读的效果更好。再如,在让学生体会丹顶鹤身形的修长,执教老师出现了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说说哪个句子好。比较句子: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它的腿、脖子、嘴巴都长。
执教老师只是让学生说,这里也可以指导对比读,读出丹顶鹤身形修长的感受。可以抓住顿号与逗号的比较,抓住“也”字强调,读出停顿和节奏美,学生自然而然会感觉到句子的妙。
本次课堂观察的主题是“让评价引领教学”,从这个观察任务出发,观课组的李勤芳、姚冬梅、金苏华等教师都觉得执教老师的课堂实现了这个目标,达成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