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非常大,规模很大。为了有效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简要介绍了的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
  一、新型栽培技术
  1、做好选种
  为了保证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必须注意玉米品种的选择。在选择玉米品种的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土壤特性和周围气候,然后再对玉米品种进行最佳选择,以确保玉米的最终品质和单产。其次,对于玉米种子生产商和生产日期要选择,一般更多的选择,选择发芽率高和产量高的生产商。最后,对于玉米种子,要仔细检查,以免选择损坏程度更大的玉米种子,而影响最终发芽率和成活率。
  2、做好种子处理
  在播种玉米种子之前,必须进行玉米种子的处理,例如浸种,拌种和干燥种子。浸种是指在播种前将玉米在水中浸泡数小时,以提供足够的水分使玉米快速发芽。拌种剂主要用于用磷酸一钾等对玉米种子进行灭菌,以提高玉米的发芽率,成活率和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晒干主要是为了确保种子的表面干燥,避免机械播种期间种子分布不均。
  3、深耕整地
  在玉米的生长阶段,其所需的所有养分均由土壤提供。因此,土壤是否肥沃直接影响玉米的最终产量和品质。通常,玉米需要较少的土壤,但土壤本身很贫瘠,以至于玉米单产下降。因此,在播种前对田间进行深耕可确保土壤中的空气充足,有利于玉米在土壤中生根并吸收营养,从而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深耕后应施肥,整平,压实,抬高和耕作土壤,以改善土壤结构,确保玉米播种,播种和健康生长。
  4、控制密度
  由于玉米是一种阳光充足的植物,因此在种植玉米时必须考虑植物间距,以确保玉米在以后的阶段中生长,在此期间,每片叶子都接受足够的阳光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为使玉米能有效地采用行距,宽行和窄行种植,不仅可以更好地通风,减少植株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环境的通透性,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5、合理选择播种时间
  玉米的播种时间通常受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玉米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室外温度通常为12℃左右,播种深度为8?10cm。目前,我国玉米的播种时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春季从4月底至5月初播种;春季从4月底至5月初播种。夏天在六月中旬播种;秋天在七月中旬播种。为了有效提高玉米播种效率,该播种方法中,多数采用机械自动化播种,部分山区可采用半机械播种方法。
  6、做好水肥管理
  为了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必须科学合理地对玉米田进行灌溉和施肥,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在灌溉和施肥的过程中,应根据玉米的生长量确定灌溉和施肥量。在灌溉管理领域,应避免因过度供水而引起的涝灾或干旱,而在肥料管理领域,应严格根据玉米每个生育阶段以及过程中所需要的不同養分选择合适的肥料。施肥必须严格按照肥料使用方法,以确保玉米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
  二、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要点
  1、玉米病害防治要点
  玉米常见三种病,即纹枯病、小斑病和黑粉病。纹枯病对玉米的生长非常有害。该病使玉米很难吸收养分和水分。为了有效控制疾病,相关从业人员应在疾病早期服用一些化学农药,例如井冈霉素或多菌灵。在夏季的雨季容易出现小叶斑病,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温度较高,玉米之间的透气性不平稳。一方面,相关从业人员需要选择抗病种子。另一方面,增加施肥,通风或排水的频率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小斑点。如果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感染了黑粉菌,则真菌会通过传播和扩散,使大量玉米腐烂,然后死亡。有必要使用三唑酮搅拌,以提高玉米的抑菌率,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合理利用抗药品种
  为了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相关从业人员应选择和购买较好的玉米品种,在播种初期做好很多准备工作,认真对待药物,严格控制播种温度。同时,有必要优先选择抗病力强的玉米品种,并添加适当的化学物质,以大大提高玉米病害的防治水平。另外,温度控制也会影响玉米的发育程度,一般以12°C以上为宜,如果温度过低,种子的发芽率会非常低。播种时,相关的从业人员可以在地面上覆盖一定数量的塑料膜,这样可以控制玉米种子的温度,并促进种子发芽。在病虫害高发时期,由于玉米已经处于成熟期,对病虫害的免疫力将大大提高。
  3、物理防治法
  药物控制方法通常会给该领域带来副作用,而物理技术则使玉米等农副产品变得更加绿色、健康。物理控制技术通常更为传统,生产者可以利用电,热,湿度,温度,光和声波来控制害虫。例如,农民可以在田野上设置杀虫灯,以捕获粘性昆虫。该方法成本低廉,但劳动要求较高,效率不足以彻底杀灭害虫。但是,该技术可以有效地确保土壤的肥力,例如通过用紫外线捕获和杀死害虫,从而在不破坏当地环境的情况下杀死害虫。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消除病虫害。
  4、采用生物技术
  生物控制技术基于“万物平等,万物平等”的原则。它可以有效地减少一种生物捕获另一种生物的病虫害。它利用沙木耳,鸟类和昆虫杀死昆虫,达到了害虫防治的目的,其优点体现在对环境的保护上。一方面,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害虫的繁殖特性和生活习性,并通过技术人员介绍其天敌,以尽量减少害虫的发生。同时,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提高农民对病虫害的认识,使用生物农药,完成病虫害防治工作。另一方面,相关农户需要对许多害虫的天敌施以保护,如赤眼蜂、草蛉等,平衡虫类生物链,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从而有效改善害虫带来的危害。因此,生物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不能产生抗药性,可以有效改善病虫害的防治。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玉米的科学技术水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逐渐增加,品质越来越好,从而促进了玉米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在国家绿色环保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新型农业的发展也需要不断朝着这一方向前进,在新型绿色环保农业和种植工艺技术的引入和推动下,促进了我国新型农业产品种植工艺领域的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绿色环保农业和种植工艺技术在新型农业的发展中也是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以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为例,探讨绿色农业种植工艺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优势,同时也提出了有效的促进绿色农业种植工艺技术推广的策略,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建设和现代
期刊
摘要:小麦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传统小麦栽培技术有着明显的区别,其秉持着绿色无公害的理念,无论是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来说,都注重小麦的绿色、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残留。小麦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小麦种植方式的变革,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摒弃掉传统的以农药化肥为主的种植方式,用有机肥、农药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方式来替代,使小麦种植更加高质量、高产量,促进小麦种植现代化、规范化的发展。  關
期刊
摘要: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对生猪产品的消费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生猪养殖正逐渐形成规模化,更多高品质的生猪产品被推入市场,让消费者能够购买到更多肉质鲜嫩的生猪产品。但是,在规模化生猪养殖之中,猪类疾病对生猪的健康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做好对这些常见猪病的防治工作,就会让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遇到瓶颈。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猪病;流行动向;防治对策;  1. 猪
期刊
摘要:林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承担着国家生态安全维护、人类身体健康保障、社会经济增长等重要职责与使命。保证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林业种植质量至关重要。从当前林业种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林业种植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林业种植起步较晚,加剧了林业资源衰退、退化,制约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林业种植问题与对策研究,促进林业资源优化发展。  关键词:林
期刊
摘要:鸡支原体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疾病发生后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和控制,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同时,为了提高鸡群免疫力,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病理学特诊和诊断测试结果研制抗病疫苗。文章首先对雞支原体病流行特点进行了简单概括;然后对临床症状进行了描述;接着对病理学变化作出了分析;最后对鸡支原体病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了描述。  关键词:支原体病;诊断;预防与治疗  引言:支原体属于一种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均有一
期刊
摘要:玉米的营养成分较高,食用玉米也有利于消化,味道更是香甜美味,在农产品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而且,玉米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物之一,其生产量、品质等都会产生较大的经济影响。所以,需要在实际种植中探究其高产栽培的措施,也要结合山东禹城的地理条件展开综合性分析,切实增加玉米产量。而且,需结合地区特点选择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这对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益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玉米
期刊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推进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国需要着眼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通过对人们健康意识的分析及研究,更好地促进绿色农业的稳定建设及发展。文章着眼于农业绿色技术推广工作的全过程,了解这一工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各类问题,找准问题出现的实质原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真正体现绿色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保障改革开
期刊
摘要:草地贪夜蛾又名秋粘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2019年1月草地贪夜蛾确认由缅甸入侵我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监测的十大害虫之一。它具有迁飞习性、扩散能力强、暴食危害性和防控难度大的特点,若防控措施不到位对玉米可造成20%至极70%的减产,因此我们要全力遏制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找出安全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防控;策略;  1.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成虫: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为了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重视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理和造林绿化,要重视树种的选择、栽培和管理技术,促进园林生态环境的发展,确保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森林造林类型的选择和树种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营林工作;植树造林;树种;栽培技术;管护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和个体户不断进入生猪养殖这一行业,但是气候、环境等各种因素導致生猪在养殖过程中极易感染各种疫病,不仅猪肉品质下降,影响人民健康,同时导致生猪养殖者经济损失惨重。因而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疫病防控防治。  关键词:农村;生猪养殖;防疫  引言  近年来,动物疫病的大量出现和流行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疫病的防治工作困扰着广大养殖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