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成功出发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es_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都想走不同的路,走自己的路,走出有特色的路;每个人都是相同的,所以,每个人都得走相同的路,走共同的路,走在一起走的路上。时间节点不同,空间方位不同,主观认知不同,每个人就会更多地被贴上和别人不同的标签。但不论时过境迁,万物轮回,还是朝代兴衰,每个人匆匆来匆匆过的路径却也大致相同。一方面,每个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另一方面,每个人都要学习最好的,以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不同的,不同的父母,不同的乡邻,不同的空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相同的,有血有肉,有家有爱,有哭有喊。慢慢地,有些人开始走得更快,更得更稳,走得更加坚定,有些人走得总是那么扭扭歪歪,呲牙咧嘴,蒙蒙撞撞。作为一个生命,每个个体都有渴望,都有欲求,都有梦想,都如同自燃物般,总会有机会靠自己就可以熊熊燃烧。所不同的是,有些人慢慢丧失了自燃的能力,必须得靠别人点燃才能燃烧;有些人完全消失了燃烧的能力,成为了彻底的纯粹的完全的不燃物,任你万般恳请,凭你柴火尽烧,任你眉头紧锁,凭你“哪吒闹海”,他自岿然不动。
  为什么刚开始人们都一样,到了后来,任何人的差异如此巨大呢?有人说,因为有人聪明,有人愚笨。但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聪明的人后来都没有大的作为呢?钱钟书说,“自以为聪明的人做事情很难成功,原因有二:一是不愿下笨功夫;二是他们没有找到他们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却去做一些在他的价值观体系中不怎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他们内心缺少全力以赴的动力。”有人说,因为有人家庭背景好,有人家庭背景差。但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为什么人们会嘲讽某些官二代,为什么人们特喜欢“屌丝逆袭”?王安石在《题张司业诗》写道,“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后来人们的差异是因为“崎岖”程度不同,是因为“艰辛”付出不同。
  到这时,我们紧接着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人愿意忍受“崎岖”,为什么有人愿意付出“艰辛”,为什么有人愿意“头悬梁,锥刺骨”,为什么有人愿意闻鸡起舞?我想,最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成就动机不同吧。有人想干一番大事,成就一番事业,那就会给自己一个较高的目标;有人想舒适和安逸,开开心心过日子,那就会给自己定一个适中的目标;有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就不会设定任何目标,也只能是随波逐流罢了。
  这样说来,小成功对于我们核心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我们不妨想想,如果我们在某方面做得不错,得到了不少表扬,自己总是超自信,必然是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的小成功,最后不断积累正向的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后来也就越做越好。所以,到后来,我们会发现,人们的成功并不复杂,有时甚至很简单。人们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你的核心习惯早已决定了你成为输家。人们如果在一个方面善于分析和运筹帷幄,在其他方面自然也会技高一筹。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坚守我们的核心习惯,每天都有小成功,每天都有小进步,那么日积月累,就会领先和超越他人,就会到达我们期盼的人生高度。如果我们每天都往下堕落那么一点点,每天都有小失败,每天都有小抱怨,那么年复一年,就会自我坠入我们恐惧的地狱。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结构的抗震特性,并考虑了其中液体对变压器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文中提供了一种可供变压器结构抗震分析的方法,并以S7-200/10型变压器为例进行了理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