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院校金融学专业现有课程体系改革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应用型技术人员的需要比例逐年增加,应用型院校现有课程体系急须改革,本文以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为例,进一步研究了"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金融学;课程体系
  随着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金融在中国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的地位和作用,在生产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应用型院校金融学专业需要培养的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用型院校必须改变旧有的培养观念,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学生的技能培训构建必要的平台,金融学专业现有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出发,倾向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首岗胜任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型院校金融学专业“课·证·赛·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构建,是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化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一、“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的内涵
  “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情境学习理论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提倡教师指导下的、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 指导者、 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1)“课”。应用型院校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是仿真课程的研发与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建立以任务驱动型为主的“项目化”仿真实训课程体系,创建仿真实训中心。
  (2)“证”。 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对金融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加强学生考证,改革学生评价体系,采取考证与课程捆绑教学模式。
  (3)“赛”。研究课程与专业赛事对接,达到“以赛促竞,以赛促练”的目标。加大投入,组织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4)“信”。充分发挥网络信息优势,搭建网络技术平台,运用“三螺旋”理论,实现政府、产业、学校的对接,“将企业项目带入课堂,将企业项目伸延课后”,真正实现了教学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
  “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强调了“情境”(载体) 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
  二、“课·证·赛·信”载体支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全面改革教学体系
  理论课和专业考证相结合,理论课做到让金融学专业学生掌握合理利用专业知识独立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加大实践课的学时和力度,严格按照银行、保险、证券行业岗位群的要求,分类别、分模块进行实训。开发了任务驱动型“项目化”仿真实训课程内容,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仿真实训课程实施模式,建立了“企业主导”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了仿真实训课程管理体系,健全仿真实训课程教学保障体系。这些必将有利于培养出与市场和企业需求“零对接”的高素质的金融技能型人才。
  (二)建立课程教学与考证相捆绑机制
  实施“考证成绩=课程成绩”的新型评价体系,加强学生考证,采取考证与课程捆绑教学模式。随着国家对考证的不断规范和完善,证书也会与持证者的素质和能力成对应关系,资格证书成为求职者的“敲门砖”。因此,考证使应用型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找到了有效平衡点,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让高职生为自己的将来加上一个厚重的“砝码”,使学生们适应多重性的就业形势的需要。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上岗后需要的证书有很多,比如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理财规划师资格证书等等,而学生们在校期间也学习相关的课程,例如,学生如果考下了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可以相关的免去学生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商业银行管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直接根据考证的成绩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增加了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而与课程相捆绑之后,能够更好对考证进行监控及管理。
  (三)建立培优工程机制
  课程教学中实训训练项目以各类专业赛事对接, 实现课堂作业与参赛作品的二合一,在大赛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竞”的目标。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每年定期组织金融专业技能大赛,主要是證券投资大赛,点钞、小键盘等金融专业技能大赛。通过改革,以实战实训为核心,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素养教学,突出能力强化训练,增强学生的口才、技能、沟通等综合素质。并建立培优工程机制,筛选出优秀的学生,重点进行培养,推荐其参加省级乃至国家级相关竞赛,比如全国的大智慧模拟炒股大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校在社会及行业内的美誉度。在大赛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检验了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了“以赛促练,以赛促竞”的目标。
  (四)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依托互联网建立,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真正实现了教学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
  1、资源利用最大化
  应用型院校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传播,跨越了时间、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各个专业乃至全社会,使学生们实现跨学校,跨专业、跨时间的学习。
  2、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3、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经济金融方面的知识更新变化的更快,这种学习方式更适合,优势更加明显。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本职责使命。它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它侧重于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构建工作过程的“课·证·赛·信”课程体系,就是在探索“课?证?赛?信”等职业环境平台的嵌入建构,这将加大了对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面,丰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环境下课程体系的内涵,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成为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研究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运行特性的分析,探讨关于智能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问题,意在从根本上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  关键词:智能电网;通信技术;问题  智能电网是指:依据发电设备和用电设备、输配电网络与储能设备等物理电网,通过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融入,构建的新型电网。并结合系统观测与控制、综合优化等手段,彰显智能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清洁性与高效性的特点。现阶段,基于电网构建复杂化、严格
摘 要 面对外来流动人口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公安机关经过长期的摸索,运用警务协作的形式,探索建立了具有内外警方“双向互动”特点的外来流动人口管理警务机制,经过实践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提供了一个可鉴可思的经验。  关键词 外来流动人口 双向互动式 管理  作者简介:刘崇钦,广东省江门市公安局蓬江分局刑侦大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外来流
我国关于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近年来继电保护向着智能化、计算机化及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在确保110kV变电站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发挥着举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文结合笔者一节课的教学实践和效果,对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进行了思考,改变了自己以往信息技术课就是要教会学生操作计算机这一教学思想,以激发
厄普代克的成名之作《兔子,跑吧!》中的男主人公兔子一直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用弗洛伊德人格论对其人格和行为进行分析,从兔子的自恋情结、性冲动、两
裘法祖教授比我大十几岁,虽然我没有直接受教于他,但对于喜欢外科的我来说,也的的确确深受裘教授的影响,尤其他的睿智、仁德深深地折服了我。
在大巴山陕西岚皋白崖垭的红椿坝—曾家坝深大断裂带一带,志留系的陡山沟组和吴家河组的含碳粉砂质页岩和笔石页岩与辉绿岩、火山集块岩、粗面质玄武岩岩层和岩体相互间隔出现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色rn侯北人先生泼彩画.万水千山,大红大绿,丹青世界,色彩斑谰!热风扑面、彤云翻卷.山呼海啸,雷霆轰鸣.万马在奔腾,生命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