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购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保障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现代企业对采购工作的重视度正在逐步增长。良好的供应商管理是企业采购工作进行的基础,但部分企业受管理意识、管理方法等方面影响,实际的供应商管理工作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存在着一定的管理问题影响着企业的长远生存及发展。供应商管理人员应结合对供应商管理工作的认知及企业现状、企业需求进行供应商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制定,以此提升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质量。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供应商管理中的现存问题,提出对应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问题;对策
对采购工作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现代化生产背景下,行业竞争力度较大,供应商管理工作作为采购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其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科学、合理、有效的供应商管理能促进企业对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增长。然而部分企业仍旧对供应商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对供应商的资信评估、筛选、合作评估等环节受到影响,造成了企业后续生产中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一、供应商管理中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供应商选择标准缺乏合理性
对供应商的选择是供应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企业采购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标准能帮助企业节约各项资源,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转。但在部分企业中,部分工作人员仅重视产品的实际价格,对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等环节的重视度不足,导致选择的供应商服务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潜在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抑制了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实效作用发挥。
(二)对供应商价值认知不足
多数中小型企业认为,采购活动属于企业运营中的一项辅助活动,仅需要为企业生产提供生产原材料,该类思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部分企业因此缺乏了对评估供应商及自身关系的正确认知,未做好以供应商发展评估进行对自身企业发展影响的分析,影响了企业采购质量、效率的增长[1]。部分企业因此以企业本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供应商选择标准,便无法与部分优质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直接致使供应商层面对企业的重视度降低,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部分企业在明确供应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依旧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视为直接出发点,未考虑供应商的实际利益,影响了企业采购活动的进行。
(三)审核和资质认证体系不够合理
对供应商的审核及资质认证工作是供应商管理环节中的一大重点,在供应商认证前所进行的供应商审核,主要目标是选择优质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2]。在对供应商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察的环节中,对供应商的资质认证同样十分重要。企业应注重供应商资质认证体系的构建,以此保障企业获取更多有效的产品信息,促使企业用最优价格获得最好产品及产品服务,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以此实现企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过于追求产品的低价,在对供应商审核、资质认证环节的重视度及投入不足,影响了供應商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对供应商的分类管理不足
供应商的类型不同,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便不同,对供应商的清晰分类有助于企业实现合理的资源利用,降低资金浪费比例。传统供应商合作关系下,企业与供应商关系较多停留在双方竞争层面上,部分企业在此背景下便无法实现对各个供应商的区别对待,影响了供应商供货积极性的增长。
(五)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够合理
在特定时期内,对供应商是否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进行考核及监督被称为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是企业的供应商管理中的一大重点。部分企业在进行供应商的绩效考核时,绩效评价体系合理性、全面性存在不足。此外,因供应商属于其他企业,企业对供应商内部变化的获取及分析能力有限,影响了企业供应商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对供应商绩效评估、反馈机制的构建实践及优化重视度不足,导致评估反馈机制存在例如指标不够完整、内容缺乏具体等问题,相关制度在实践运用中,落实不到位、反馈的不及时也直接影响到相关评价体系的作用发挥。
二、针对供应商管理问题的对策解析
(一)以供应链角度认知供应商的实际价值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供应商脱离原本与企业发展毫无关系的个体身份,成为了和现代企业运营及生产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两者共同形成了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3]。企业在进行采购工作时,一方面应重视企业发展及企业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应提升对供应商利益的重视程度,以供应商进步促进企业自身进步。例如为保障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一定的生产标准,企业可联合供应商,使其参与进企业自身的生产活动中去,在各方面条件允许下,甚至可邀请供应商参与进企业的产品设计及优化环节中来,实现两者间有效、及时的信息共享,促使供应链内绩效利益实现最大化,潜在促进两者长期合作关系的构建,实现企业及供应商间的共赢。
(二)做好供应商审核、资质认证体系优化
对企业供应商的审核囊括例如供应商运营、生产能力、管理制度、技术能力及质量管理等环节内容,企业应对上述环节进行客观、科学的评分,以此确认供应商实际能力,筛选优质供应商。在资质认证环节,企业应结合市场需求、相关规定构建合理、完善的资质认证流程及内容,以此保障企业明确供应商的实际供应实力,在促使供应商层面不断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同时,帮助企业寻求更适合自身需要、供应质量较佳、服务更好、成本合理的产品供应商,促进供应商管理工作的质量增长。
(三)构建现代化供应商绩效评价及反馈机制
信息透明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与供应商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企业间的互相了解,保障供应商能充分、全面的了解企业需求,以此为两者创造共同的更大价值。随着互联网与国民生产生活的充分融合,高效的信息交互能保障企业掌握一定的供应商经营信息,以便及时明确供应商在供货途中的现存问题,以问题出发寻求解决策略,完成对供应商的及时监督,逐步提高企业自身的供应商管理质量及效率。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在帮助企业进行供应工作控制监督的同时,亦是供应商进行内控工作完善的有效参考。
在绩效评价工作中,企业可利用供应商的质量指标、价格指标、供应指标、配合支持指标作为评价参考,以此做好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对上述评价参考进行细化,以此构建完善、细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在条件允许下,企业可以此评价指标为参考制定一定的奖惩机制,促使供应商的持续改进,保障企业采购需求被充分满足,做好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结合以上,企业进行物资采购的市场主体是其产品供应商,为保障企业自身生产运营的良好发展,企业应将供应商管理工作重视起来,结合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做好对供应商的全面评估,以评估效果为参考为企业选择适应自身需求的优质供应商,以此保障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长。为解决供应商管理问题,现代企业应从认知供应商价值、构建完善供应商审核、资质认证体系、优化供应商绩效评价及反馈机制等方面做起,提升供应商管理质量,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燕.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7(18).
[2]孙小燕.我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海经,2015(6).
[3]吴琼.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讯,2017.
关键词:供应商管理;问题;对策
对采购工作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现代化生产背景下,行业竞争力度较大,供应商管理工作作为采购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其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科学、合理、有效的供应商管理能促进企业对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增长。然而部分企业仍旧对供应商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对供应商的资信评估、筛选、合作评估等环节受到影响,造成了企业后续生产中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一、供应商管理中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供应商选择标准缺乏合理性
对供应商的选择是供应商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企业采购工作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供应商选择标准能帮助企业节约各项资源,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转。但在部分企业中,部分工作人员仅重视产品的实际价格,对产品质量、交货期、服务等环节的重视度不足,导致选择的供应商服务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潜在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抑制了供应商管理工作的实效作用发挥。
(二)对供应商价值认知不足
多数中小型企业认为,采购活动属于企业运营中的一项辅助活动,仅需要为企业生产提供生产原材料,该类思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部分企业因此缺乏了对评估供应商及自身关系的正确认知,未做好以供应商发展评估进行对自身企业发展影响的分析,影响了企业采购质量、效率的增长[1]。部分企业因此以企业本身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供应商选择标准,便无法与部分优质供应商进行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直接致使供应商层面对企业的重视度降低,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部分企业在明确供应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依旧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视为直接出发点,未考虑供应商的实际利益,影响了企业采购活动的进行。
(三)审核和资质认证体系不够合理
对供应商的审核及资质认证工作是供应商管理环节中的一大重点,在供应商认证前所进行的供应商审核,主要目标是选择优质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2]。在对供应商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察的环节中,对供应商的资质认证同样十分重要。企业应注重供应商资质认证体系的构建,以此保障企业获取更多有效的产品信息,促使企业用最优价格获得最好产品及产品服务,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以此实现企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过于追求产品的低价,在对供应商审核、资质认证环节的重视度及投入不足,影响了供應商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对供应商的分类管理不足
供应商的类型不同,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便不同,对供应商的清晰分类有助于企业实现合理的资源利用,降低资金浪费比例。传统供应商合作关系下,企业与供应商关系较多停留在双方竞争层面上,部分企业在此背景下便无法实现对各个供应商的区别对待,影响了供应商供货积极性的增长。
(五)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够合理
在特定时期内,对供应商是否满足企业需求的情况进行考核及监督被称为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是企业的供应商管理中的一大重点。部分企业在进行供应商的绩效考核时,绩效评价体系合理性、全面性存在不足。此外,因供应商属于其他企业,企业对供应商内部变化的获取及分析能力有限,影响了企业供应商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对供应商绩效评估、反馈机制的构建实践及优化重视度不足,导致评估反馈机制存在例如指标不够完整、内容缺乏具体等问题,相关制度在实践运用中,落实不到位、反馈的不及时也直接影响到相关评价体系的作用发挥。
二、针对供应商管理问题的对策解析
(一)以供应链角度认知供应商的实际价值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供应商脱离原本与企业发展毫无关系的个体身份,成为了和现代企业运营及生产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两者共同形成了互相影响、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3]。企业在进行采购工作时,一方面应重视企业发展及企业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应提升对供应商利益的重视程度,以供应商进步促进企业自身进步。例如为保障企业生产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一定的生产标准,企业可联合供应商,使其参与进企业自身的生产活动中去,在各方面条件允许下,甚至可邀请供应商参与进企业的产品设计及优化环节中来,实现两者间有效、及时的信息共享,促使供应链内绩效利益实现最大化,潜在促进两者长期合作关系的构建,实现企业及供应商间的共赢。
(二)做好供应商审核、资质认证体系优化
对企业供应商的审核囊括例如供应商运营、生产能力、管理制度、技术能力及质量管理等环节内容,企业应对上述环节进行客观、科学的评分,以此确认供应商实际能力,筛选优质供应商。在资质认证环节,企业应结合市场需求、相关规定构建合理、完善的资质认证流程及内容,以此保障企业明确供应商的实际供应实力,在促使供应商层面不断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同时,帮助企业寻求更适合自身需要、供应质量较佳、服务更好、成本合理的产品供应商,促进供应商管理工作的质量增长。
(三)构建现代化供应商绩效评价及反馈机制
信息透明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企业与供应商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企业间的互相了解,保障供应商能充分、全面的了解企业需求,以此为两者创造共同的更大价值。随着互联网与国民生产生活的充分融合,高效的信息交互能保障企业掌握一定的供应商经营信息,以便及时明确供应商在供货途中的现存问题,以问题出发寻求解决策略,完成对供应商的及时监督,逐步提高企业自身的供应商管理质量及效率。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在帮助企业进行供应工作控制监督的同时,亦是供应商进行内控工作完善的有效参考。
在绩效评价工作中,企业可利用供应商的质量指标、价格指标、供应指标、配合支持指标作为评价参考,以此做好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对上述评价参考进行细化,以此构建完善、细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供应商。在条件允许下,企业可以此评价指标为参考制定一定的奖惩机制,促使供应商的持续改进,保障企业采购需求被充分满足,做好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结合以上,企业进行物资采购的市场主体是其产品供应商,为保障企业自身生产运营的良好发展,企业应将供应商管理工作重视起来,结合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做好对供应商的全面评估,以评估效果为参考为企业选择适应自身需求的优质供应商,以此保障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长。为解决供应商管理问题,现代企业应从认知供应商价值、构建完善供应商审核、资质认证体系、优化供应商绩效评价及反馈机制等方面做起,提升供应商管理质量,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燕.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7(18).
[2]孙小燕.我国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海经,2015(6).
[3]吴琼.供应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