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赋予小学数学教学以很高的德育要求,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现“传道”与“授业”的统一。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具体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自我完善的能力与品质
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靠简单地接受,而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获取,也就是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以及动口交流等行为,由外到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从而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小学教学教师应以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学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学生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后。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模型,要求他们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有的学生测量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将四条边的长顺次相加;有的学生是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一部分学生列出“长×2 宽×2”的算式,一部分学生列出“(长+宽)×2”的算式。然后由学生各自交流列式的思考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相对照,再与课本上的结论相对照,以他人之长补己的不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学会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有利于培养和形成学生严于律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和品质。
二、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数学活动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目标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交流的过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准备好用硬纸盒做的圆柱、圆锥容器(有等底等高的、有等底不等高的、有等高不等底的、有既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小桶、沙子,分组让学生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容器中,看几次能倒满。教学时,学生兴趣盎然,兴奋地投入到实验中;然后让每组汇报实验结果,先说前提,再说结果(如我们拿的圆柱、圆锥容器等底不等高,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容器里。7次倒满……),老师一一写到黑板上,这时便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很快发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容器,3次倒满,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的结论。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与同学共同活动获得成功的快乐,在不断交流合作中,既学会尊重、争辩、合作、关心与互动,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挖掘小学数学蕴藏的情感因素,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我在课前调查、新课教学、课后延伸中对学生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收到了较好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后,让学生观看课件《生活中的三角形》,在片中的最后出现了我国雄伟壮观的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教师配上旁白(南浦大桥为世界第三大斜拉桥;杨浦大桥在世界同类型斜拉桥中雄踞第一,高达208米的塔柱似利剑刺破青天……),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立志报国的情感油然而生。课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修理家中或班级里坏了的课桌椅,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同学、家人。又如在教学“统计图表制作”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几个小组到交通局、建设局等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公路的建设、人均住房面积等情况,把调查得来的数据整理制作成统计表,再制作成相应的统计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制成的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路、住房建设等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立志为祖国做贡献。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有比“升学”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育人,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数学教学。
一、创设情境,培养自我完善的能力与品质
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靠简单地接受,而应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获取,也就是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动手操作实验,以及动口交流等行为,由外到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经验,从而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小学教学教师应以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学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学生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后。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模型,要求他们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有的学生测量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将四条边的长顺次相加;有的学生是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一部分学生列出“长×2 宽×2”的算式,一部分学生列出“(长+宽)×2”的算式。然后由学生各自交流列式的思考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相对照,再与课本上的结论相对照,以他人之长补己的不足。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学会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有利于培养和形成学生严于律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和品质。
二、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数学活动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目标的互助性学习。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交流的过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准备好用硬纸盒做的圆柱、圆锥容器(有等底等高的、有等底不等高的、有等高不等底的、有既不等高也不等底的)、小桶、沙子,分组让学生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容器中,看几次能倒满。教学时,学生兴趣盎然,兴奋地投入到实验中;然后让每组汇报实验结果,先说前提,再说结果(如我们拿的圆柱、圆锥容器等底不等高,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容器里。7次倒满……),老师一一写到黑板上,这时便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很快发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在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容器,3次倒满,从而得出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的结论。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与同学共同活动获得成功的快乐,在不断交流合作中,既学会尊重、争辩、合作、关心与互动,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挖掘小学数学蕴藏的情感因素,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我在课前调查、新课教学、课后延伸中对学生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收到了较好效果。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后,让学生观看课件《生活中的三角形》,在片中的最后出现了我国雄伟壮观的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教师配上旁白(南浦大桥为世界第三大斜拉桥;杨浦大桥在世界同类型斜拉桥中雄踞第一,高达208米的塔柱似利剑刺破青天……),让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立志报国的情感油然而生。课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修理家中或班级里坏了的课桌椅,用所学知识服务于同学、家人。又如在教学“统计图表制作”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几个小组到交通局、建设局等调查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公路的建设、人均住房面积等情况,把调查得来的数据整理制作成统计表,再制作成相应的统计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从制成的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公路、住房建设等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立志为祖国做贡献。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有比“升学”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育人,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