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engkob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是从听开始的,然而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难以改变“聋子英语”的现象。学生听不懂,更不为说,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为学好英语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教学策略
  任何一种语言习得都是从听开始的,只有听得懂,才能够理解和接收语言所承载的含义,才能够去模仿,去实践运用,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然而,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重视语法和阅读理解的考察,忽视英语听力的教学,导致“聋子英语”现象非常普遍。初中阶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听力教学,帮助学生开启英语学习的大门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开展英语听力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使其告别“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创造情境,培养语感
  听,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而听的前提,是有材料可听,有一个英语环境让学生感受英语、接触到英语,听得到英语。正如美国著名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第二语言》一书中指出:“教学第二语言实际上是为学生创造部分或全部的所学语言环境。”可见环境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在缺少真实环境的情况下,学生不仅很难真正理解其所承载的含义,而且难以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刺激,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努力构建充满英语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英语學习的平台,如学唱英文歌曲、角色表演、英语角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处在一个英语的小天地,去感受英语,去触摸英语,去认真听英语,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着去模仿、去理解、去运用,并促使学生养成仔细听的习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地用英语教学,用英语同学生交流,避免用汉语教英语。因此,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说一口流利的纯正的英语。这样不仅能够教给学生标准的英语,而且能够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带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心态学习英语,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鼓励学生敢说、愿意说。
  二、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核心部分。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学科,其语调规则变化繁多,再加上受母语的影响,使英语知识变得枯燥乏味,如果这个过程缺少兴趣的支持,必然让学生感到痛苦、难熬,备受折磨,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英语听力教学往往采用“播放录音——听材料答题——对答案”单一的训练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根据听力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词汇录音、单句录音、对话录音、歌曲录音等,并充分利用多媒体,配以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图片及动画等,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初中生好胜心理较强,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使其在比赛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增强其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全面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例如将“Yesterday Once More”,“Big Big Word”等歌词简单的经典英语歌曲作为英语听力训练材料,让学生听歌填词;让学生观看没有字幕的英语动画片或者英语电影,在观看前,教师需要布置一定的任务,如复述故事情节、评价主人公、谈论观后感等。将听力材料设置为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和影视资料,材料本身就能够激发其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听力兴趣,使学生欢乐地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三、教授技巧,提高听力
  1.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在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时,学生如果对听力材料一点都不了解,毫无目的地听,是很难抓住听力材料的重点。可见对听力材料的预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在开展听力训练时要指导学生在听材料前,先快速浏览题目及选项,尽可能多地捕捉其所提供的信息,对即将听到的材料大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听的时候就不会感到茫然无措,不知道重点听什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预测推理能力,让学生浏览课文的题目、问题和选项、所听到的主题句、人物、地点、结束语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
  例如教学“Where’s the post offic”这一单元时,让学生浏览标题及其后面的问题,预测文章涉及哪方面内容,在听的时候要重点注意哪些语句,这样学生在听课文的时候就会做到有的放矢,很自然地重点注意方位、建筑物的语句,从而加深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2.边听边记,强化记忆。
  学生在听英语材料时具有时间的限定性,当听力材料比较长、信息量较大时,是很难记住材料所提供的所有的信息的,如时间、地点、人名、数字等,尤其是在听完材料后,很难准确地回忆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边听边记的习惯,在听材料是对这些重点项用笔在适当位置记录下关键词,在听完材料后可以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纪录不需要太过详细,可以采用一些简单快捷的特殊符号,如because(∵)/So(∴)/Why(?)等,只要自己看得懂就行,在听完材料后根据这些提示回忆起材料提供的信息。
  总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非一日之功,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素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交流平台,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春坤.浅谈英语听力训练教学技巧.
  [2]孙如镜.简要记录在听力训练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研,通过SPSS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不同,他们采用各自的学习方法,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多用“结果写作”法,英语水平较高者则偏向“过程写作”法,而英语水平中等者则游离于两者之间。基于以上情形,高校教师要强调“过程写作”,首先在写作过程中加强指导和分析“模板句子”与范文环节,为学生提供不同体裁且高质量的背诵文章,其次加强学生在
◆摘 要:现代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是每一位学生都得以充分发挥潜能。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自身条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激情的地理课堂.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使地理课堂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适应新课改的浪潮,焕发新的活力,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素
1.从研究学生入手,以学生为本  不管是什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应该先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迎合学生的精神需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共鸣,才能发挥教学法的最大效能。学生和教师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法,都要从研究学生入手,以学生为本,展开各个环节,如果仅仅考虑毫无情感的教学过程的其他因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便无法取得有效的结果。  2.建立学生个
摘 要: 现代社会学习英语的人多,可是能说出来的很少,其水平很大程度上在于所掌握的语法知识,以及对语法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语法学习的必要性和策略。  关键词: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学习策略 必要性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相应地跟着改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无疑,新的课程改革为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改
一、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我们生活在汉语语言环境中,头脑中的汉语沉积层太厚,而英语是西方语言。东西方不仅在社会背景、文化传统上有迥然差异,而且在发音、选词、行文上各有异同,这些因素极易造成知识上的负迁移。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最大问题是学不得法,导致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外语教学常被罩上层阴影。所以,学生的学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适应教师的授课风格  要学好英语,每个学生都要努力适应教师的授课风格,包
目的:探索电视野引导下对视网膜光敏度阈值测定和分析,实现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后视觉质量量化评估,以期为临床提供一个可行的评估方法。  方法:  纳入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23例
摘 要: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作者从图式理论出发,以具体课例为例,尝试构建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认为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应设计为:读前激活二图式、读中构建三图式和读后完善三图式,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图式 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1.引言  阅读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活动之一,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
目的:本实验通过用阿伐他汀等药物干预体外培养的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患者外周T血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探讨了阿伐他汀(Atorvastatin)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炎性
摘 要: 本文从教学理论出发,论证project部分应着重学生的活动,并以教学实践为落脚点,探讨实际教学中开展的一些具体的活动,旨在对真正用英语“来做事”进行探索。  关键词: project活动 学生主体 创设情境 同伴讨论  自2005年江苏省新课改后,起用了新教材《牛津高中英语》。这套教材与前期教材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新增的project部分。由A,B两部分组成:A部分是阅读材料,为B部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