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银集镇中心小学,江苏 淮安 211600)
【摘要】培根曾经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支持自己前行,使自己终身受益。所以,我们经常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挖掘潜能,激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将从培养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良好习惯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预习;观察;动笔;阅读;质疑;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实,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障学习活动有序进行,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获取,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途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根曾经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演变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支撑自己前进,并且使自己终身受益。所以,语文老师首先就应该注重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下面笔者就将从应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来展开具体论述。
一、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充分阐释了在做事时,做好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做其他事情是如此,那么在学习上,也依然如此。课前的预习工作,既是自己心理活动的准备,也是对于新学知识的事先准备。如果在授课开始之前,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教材,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找寻教学重点,发现疑难问题,再针对疑难不懂的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可以说对于新学内容完成了一半。当自己做好了准备工作之后,在老师讲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条理地梳理所学内容了。
预习工作可以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安排在什么阶段进行呢?笔者认为:长远来说,可以安排在学期开始之前针对全册教材进行的预习,翻翻目录,大体浏览一下本册书的每单元安排内容。近期的来说,可以安排每周预习和每天预习。每周预习可以是一周学习开始之前,针对下周将要讲授的内容来一个系統的预习,这项预习就要具体得多。每天预习就是在完成当天学习任务之后,对第二天要学的知识提前预习一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在于语文老师日常的提醒和训练。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双美的眼睛,指的就是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对身边的美熟视无睹,那么再美的事物,在他的眼里也是一文不名。观察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只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思维才会更加活跃,视野才会更加广阔,文笔才会更加优美。
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内容?可以说,生活的方方面面皆是好题材,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从身边入手,即使一件毫不起眼的事情,只要能转换视角,照样有话可说。比如在观察的时候,老师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在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的时候,老师教给他们观察的角度等。
三、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就是教育我们发现什么新奇有趣的东西,就要及时记录下来,尤其是在生活中,灵感迸发出来的那一刹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时适时地拿出笔把它记下来,都是将来写作的良好素材。
勤于动笔还表现在平时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看到好词佳句,可以做摘抄;当读到一篇文章有所感悟时,可以写读后感。勤于做读书笔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语文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动笔训练。
四、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许多写作大家之所以最后能够有所成就,跟他们长期坚持阅读是分不开的,所以语文老师在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方面,认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首先,语文老师应该精心挑选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课外读物,拓展他们的阅读量,并且定期召开阅读交流会,让学生把阶段性的读书成果向同学汇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当堂发言的胆量。更加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针对自己的读书内容有效进行梳理,对于将来的继续阅读奠定良好基础。
五、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的确,质疑是一切学问开始的基础,只有不懂就问,才可以在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很遗憾,很多学生不会问、不敢问,这是语文老师应该认识到的现状,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敢质疑,向文本质疑,向老师质疑,只要自己内心存在疑问,都大胆地提出来,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即使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都应及时给学生以鼓励,投以赞许的目光,时间一长,学生质疑发问的习惯一旦养成,对于他们将来的求知探索意义无穷。
当然,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需要培养的好习惯还有很多,比如善于查阅工具书、勤于背诵名篇佳作、定期复习整理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结语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在充分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之后,着重从上述方面来逐一培养。不过也要认识到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三分钟热度。我们应该在每一天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小学语文“提前预习”教学的探索[J].考试周刊,2008(3)
[2]李祖堂.关于各种语文习惯培养的一些冷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1(6).
[3]徐秀春.当前小学语文习惯研究综述[J].小学教学参考,2012(12).
(编辑:龙贤东)
【摘要】培根曾经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支持自己前行,使自己终身受益。所以,我们经常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挖掘潜能,激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将从培养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良好习惯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预习;观察;动笔;阅读;质疑;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实,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障学习活动有序进行,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获取,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途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根曾经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演变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支撑自己前进,并且使自己终身受益。所以,语文老师首先就应该注重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下面笔者就将从应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来展开具体论述。
一、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充分阐释了在做事时,做好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做其他事情是如此,那么在学习上,也依然如此。课前的预习工作,既是自己心理活动的准备,也是对于新学知识的事先准备。如果在授课开始之前,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教材,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找寻教学重点,发现疑难问题,再针对疑难不懂的问题展开思考和讨论,可以说对于新学内容完成了一半。当自己做好了准备工作之后,在老师讲课时,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条理地梳理所学内容了。
预习工作可以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安排在什么阶段进行呢?笔者认为:长远来说,可以安排在学期开始之前针对全册教材进行的预习,翻翻目录,大体浏览一下本册书的每单元安排内容。近期的来说,可以安排每周预习和每天预习。每周预习可以是一周学习开始之前,针对下周将要讲授的内容来一个系統的预习,这项预习就要具体得多。每天预习就是在完成当天学习任务之后,对第二天要学的知识提前预习一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观察习惯的培养,在于语文老师日常的提醒和训练。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这双美的眼睛,指的就是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对身边的美熟视无睹,那么再美的事物,在他的眼里也是一文不名。观察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只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思维才会更加活跃,视野才会更加广阔,文笔才会更加优美。
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内容?可以说,生活的方方面面皆是好题材,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从身边入手,即使一件毫不起眼的事情,只要能转换视角,照样有话可说。比如在观察的时候,老师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在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的时候,老师教给他们观察的角度等。
三、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俗语说:“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就是教育我们发现什么新奇有趣的东西,就要及时记录下来,尤其是在生活中,灵感迸发出来的那一刹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时适时地拿出笔把它记下来,都是将来写作的良好素材。
勤于动笔还表现在平时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看到好词佳句,可以做摘抄;当读到一篇文章有所感悟时,可以写读后感。勤于做读书笔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语文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动笔训练。
四、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许多写作大家之所以最后能够有所成就,跟他们长期坚持阅读是分不开的,所以语文老师在注重学生良好习惯培养方面,认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首先,语文老师应该精心挑选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课外读物,拓展他们的阅读量,并且定期召开阅读交流会,让学生把阶段性的读书成果向同学汇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当堂发言的胆量。更加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针对自己的读书内容有效进行梳理,对于将来的继续阅读奠定良好基础。
五、养成质疑发问的习惯
古人云:“学贵有疑”,的确,质疑是一切学问开始的基础,只有不懂就问,才可以在知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很遗憾,很多学生不会问、不敢问,这是语文老师应该认识到的现状,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敢质疑,向文本质疑,向老师质疑,只要自己内心存在疑问,都大胆地提出来,让学生从小就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即使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都应及时给学生以鼓励,投以赞许的目光,时间一长,学生质疑发问的习惯一旦养成,对于他们将来的求知探索意义无穷。
当然,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需要培养的好习惯还有很多,比如善于查阅工具书、勤于背诵名篇佳作、定期复习整理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结语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在充分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之后,着重从上述方面来逐一培养。不过也要认识到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三分钟热度。我们应该在每一天的学习过程中,认真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小学语文“提前预习”教学的探索[J].考试周刊,2008(3)
[2]李祖堂.关于各种语文习惯培养的一些冷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1(6).
[3]徐秀春.当前小学语文习惯研究综述[J].小学教学参考,2012(12).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