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18F-FDG PET/CT表现,探讨18F-FDGPET/CT对LCH的诊断、分类、治疗反应评估以及病变进展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行PET/CT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LCH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着重分析PET/CT表现.男9例,女5例,平均年龄(43.07±11.72)岁.结果 14例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骨痛、尿崩、咳嗽、乏力、局部肿块等,其中4例出现多饮、多尿症状.18F-FDG PET/CT共发现骨病灶77个,主要分布于颅骨(27个)、髂骨(17个)、椎体及附件(13个)等,18F-FDG摄取呈不同程度增高,骨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7.77 ±3.97,肿瘤代谢体积(MTV)为2.76±3.21,病灶糖代谢总量(TLG)为13.99±18.81,表现为单发(5例)或多发(4例)糖代谢增高的溶骨性骨质破坏.4例患者出现肺部结节及囊状透亮影,18F-FDG轻度摄取增高,SUVmax均<2.34;6例患者出现多处肿大淋巴结伴18F-FDG摄取增高,病灶共计65个,主要分布于纵隔、腋窝、腹股沟及盆壁,SUVmax为4.14±2.64,MTV为1.47±1.13,TLG为3.77±3.55;另见1例肝内多发结节患者、1例甲状腺肿块患者18F-FDG均明显摄取增高.此外,3例患者治疗后进行了18F-FDG PET/CT复查,1例表现为肿大淋巴结缩小,1例患者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灶密度增高,1例患者表现为病灶缩小并肿大淋巴结缩小,该3例患者治疗后大部分(92.5%)病变处18F-FDG摄取降低(治疗前SUV均值为5.89±2.47,治疗后为2.35±2.78).另有1例患者未经治疗1年后复查,病灶明显增大,糖代谢明显增高.结论 18F-FDG PET/CT可对LCH的骨病变、淋巴结病变及不同脏器与组织受累范围、程度及活动性进行诊断,并对LCH分类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同时,18F-FDG PET/CT可对LCH治疗效果与病变进展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