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xt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随着科技发展及市场要求的提高,葡萄的种植方式和栽培技术发生了变革。无公害葡萄是我国加入WTO后根据食品安全国策培育出的优良产品,产量更高。无公害是基于环保和安全角度提出的标准,对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更好地发展无公害种植。
  关键词:无公害葡萄;气候条件;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7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3;S162.55       文献标志码: B
  葡萄味道清甜,受到大部分人的喜爱,还可以用来酿酒。除了饮食之外,葡萄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随着科技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葡萄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培育出了更加绿色健康的葡萄品种——无公害葡萄。
  1   葡萄在我国的种植情况概述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从亚寒带到热带都有分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区因为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差异,所产的作物都存在不同。但是北纬53°的东北地区、热带的海南地区、干旱缺水的新疆沙漠都分布着葡萄种植产业,且我国主要的经济城市都有葡萄生产加工产业链。
  我国不仅有得天独厚的葡萄生长和种植条件,而且葡萄和以葡萄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在市场中的需求非常大,在农业发展致力于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的今天,我国的现代葡萄产业链不断向纵深发展。但是随着葡萄生产环境的变化,很多葡萄及相关产品的品质受到了影响,而这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民群众所要求的食品安全相矛盾[1]。
  随着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工业“三废”对人们生活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农民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并未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也未遵循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对人们生活、食品安全、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威胁,这种威胁可以称之为公害。葡萄经济的发展不仅对葡萄种植产地和果农有一定的好处,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还会随着葡萄的售卖和加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为物流运输、食品保存、加工企业等带来利润。在利益驱使下,我国葡萄的质量曾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无公害农作物应运而生,无公害葡萄种植也逐渐兴起。
  2   无公害葡萄种植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
  无公害葡萄指不会对人们生活、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造成威胁的葡萄,而且生产条件更加严格,葡萄的品质更高。这里对品质的定义是从安全环保的角度出发的,也就对葡萄的种植环境等自然因素、葡萄生长过程中的人工培育工作以及最终产出葡萄的成分含量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同于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无公害葡萄的概念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保证食品安全作为基本国策而提出的概念,目的是保证葡萄的食用安全,满足大众消费要求。无公害葡萄种植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保证食品安全及人民健康,更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外贸优势。现如今,我国的无公害葡萄种植流程已经有法可依,并且相关葡萄及其附加产品的产量也不断上升,很多城市的绿色食品研发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无公害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仍然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无公害葡萄种植依然面临管理和产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进行理论研究,以科学理念和科技手段提高无公害葡萄的产量与质量,更好地推动我国葡萄种植和加工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2]。
  3   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
  3.1   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
  无公害葡萄是绿色健康食品,其生产和种植的基本思想就是减少人为干预,遵循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而不是迎合市场需求,追求经济效益。因此这里的条件更多指的是自然条件。
  首先是温度。葡萄生长对于气温的要求比较高,温度因素又包括气温和积温。从发芽、开花、生长再到结果,葡萄在不同阶段最适宜的温度为10~30 ℃;从积温角度看,葡萄最适宜的温度为10 ℃以上,比如我国东北地区有葡萄的集中产业基地,但当地的自然温度并不适合葡萄生长,因此需要挖定植沟,加入生根粉掩埋植株,帮助葡萄过冬。
  其次是阳光。任何植物都需要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且葡萄属于喜光作物,保证葡萄生长期的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非常重要。
  再次是降水。水分因素是任何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葡萄在生长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水分并且水量要适中。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不均匀,旱涝灾害频发,因此依靠自然条件为葡萄提供水分极易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水分过多时,葡萄就会处于潮湿的状态,不利于正常发育和结果,也会出现病虫害问题;水分过少会影响葡萄的光合作用,影响葡萄品质,甚至导致葡萄不能食用[3]。
  3.2   葡萄园的选址
  葡萄属于常见且高产量作物,因其适应力很强,所以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广泛。要想使葡萄生长茂盛、产量高、品质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需要对葡萄的生长环境进行细致选择,因此要重视葡萄园选址。
  在选址过程中,首先要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检测,无论是土壤、水源还是空气,都不能受到严重的工业污染,这是保证葡萄无公害的首要条件。葡萄种植地应保证一定的光照时长,例如新疆的气候干旱,无法保证葡萄生長所需的水分,但是新疆的气候条件特殊,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强烈的日照和极少的降水给光合作用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夜间,温度骤然降低,葡萄进入自我保护状态,呼吸作用微弱,积累的糖分远远大于消耗的糖分,所以才能生产出畅销全国的新疆葡萄。葡萄生长所需的土壤相对比较贫瘠,不同品种的葡萄适宜不同类型的土壤,而且对于土壤酸碱度的要求范围较广,因此葡萄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需要注意土壤改良。要让葡萄处于自然条件之下生长,远离工业生产基地、人流密集的大城市,并且要方便对降水进行人为干预,不能选择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方。   3.3   无公害葡萄的品种选择
  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非常广阔,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种。据统计,我国的葡萄品种超过8 000种,其中可以酿酒的超过1 000种,市场上销量较高、比较常见的超过50种。不同葡萄的质量参差不齐,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都适合进行无公害种植。应选取品质佳、能为大众所接受的葡萄品种,如鲜食葡萄要选取颗粒大、皮薄、肉多、适合食用的品种,而酿酒葡萄的要求与之相反。根据葡萄食用或深加工原料的不同用途,应采取不同的选择方式,考虑葡萄产品的适制性。同时,还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要选取产量高和抗虫害性好的品种。虽然无公害食品种植理念基于绿色环保的要求,但是任何作物都需要产生经济价值,符合市场需求、有销路才有培育的价值,因此无公害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的要求。抗虫害性不仅是决定葡萄品种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保证葡萄无公害的基础。
  第二,品种选择应因地制宜。葡萄品种的选择不应该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任何一个地区都要根据当地特定的自然条件以及以往的种植经验,与科研技术人员和种植户进行协商确定,比如抗病性强、对潮湿环境接受能力较高的葡萄品种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相反则适合在华北地区种植。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研究和总结并不是只根据某一个生长周期的状况而定,而是要参考葡萄品种所表现出的稳定特性。
  3.4   无公害葡萄的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葡萄种植过程中最典型的问题之一。为了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种植无公害农作物的基本要求是不用或少用农药。但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农药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保障作物生长、保证产量的作用。在這种情况下,无公害葡萄种植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处理病虫害问题。
  首先,要选择有良好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葡萄的抗病虫害能力,基本保证无公害葡萄的正常生长与品质。其次,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及时发现病变的植株,及时修剪或移除这些部位,避免病虫害大面积蔓延,若出现问题后再采取措施,必然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再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用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化学性农药、化肥、除草剂等,而是以生物和物理的方法控制病虫害,保证葡萄的无公害性。
  4   结束语
  无公害葡萄作为经济社会与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不仅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且是具有国际与国内的双重标准,能够切实保证食品安全,提高产品品质。发展无公害葡萄种植不仅要树立相关意识,而且要进行科学探究,从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方面进行探索,从而提高无公害葡萄的产量与品质。
  参考文献:
  [ 1 ] 刘克.无公害葡萄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与栽培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2019(3):59.
  [ 2 ] 李青春.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与种植技术[J].云南农业,2016(6):26-27.
  [ 3 ] 高晓斌,王刚.绿色理念下无公害葡萄栽培技术及管理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4):45.
其他文献
摘 要:住宅小区绿化树种要根据区域气候、小区特色进行选择,也需要考虑采光、味道、绿化指数、视觉感受等。具体来说,应划分出宅间、活动区、景观区、内行道等不同功能区,对应安排不同树种,并匹配不同的美化手段,这样才能达成浑然天成的绿化效果,提升小区的人文性、自然性和舒适性。  关键词:住宅小区;小区绿化;绿化树种;树种选择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72-02 中国图
摘 要:本文基于激励理论,对应用型高校行业兼职教师的激励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实施方法,助力高校建设一支敬业奉献、负有责任意识、教学能力强、具有实践基础的相对稳定的行业兼职教师队伍。本文认为,应积极改善行业兼职教师激励现状应着力提升薪酬和改善薪酬结构;加强沟通与协调机制建设,强化精神激励;改善行业兼职教师培训与再培养机制;多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建设,达到共赢。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激
摘 要:现在教育部推行“1+X证书”,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基本都实行“1+X证书”,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适合现代“1+X证书”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根据“1+X证书”的需要进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学生取得“1+X证书”的目标是提高就业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1+X证书”制度下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望为研究“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
豆类是北方地区生活所需的主要食材之一,比如豆浆、豆腐等,因而人们对大豆作物的产量需求越来越高。为有效实现大豆高产,引进了窄行密植的新型种植方法。对这项新型技术进行
摘 要:“三全育人”这一理念,对于我国教育工作的落实以及未来教学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守旧的教育管理方式与当前的教育工作不再匹配。德育在当今的教学领域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形式、内容、格局”三位一体的三全育人理念,则是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辅导员是育人工作的主要执行者,高校需要以具体的育人定位为基础,进一步思考这一背景下辅导员的育人路径,这一课题应当引起
摘 要:高校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同时也影響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处事态度、学习态度和思想导向。宿舍建设是文化建设、制度建设、行为规范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陶冶大学生情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本文提出了深化大学生宿舍文化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科学布置规划,形成育人合力;发展“软硬”文化,塑造育人氛围;
摘 要:花椒是重要的香料作物,也是人们餐桌的重要调味品。花椒种植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制约花椒产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采收费用较高的问题。近些年我国花椒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培育出了无刺花椒,改变了传统的花椒種植方式,创新了花椒栽培技术,保证了花椒产业的高产和高效。主要阐述了无刺花椒的嫁接繁育与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希望为花椒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刺花椒;嫁接繁育;丰产;
摘 要:香菇有十分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主治食欲减退和少气乏力等症状。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人们对硒的需求与日俱增,富硒香菇有效解决了人们对硒摄入不足的问题。在分析硒在香菇内代谢的基础上,对富硒香菇栽培季节及场地选取、栽培技术及栽培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富硒香菇栽培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富硒香菇;培育进程;硒含量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0-0066-02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