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及血压正常儿童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情况,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儿童心血管结构及功能的早期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对经过非同日3个时点电子血压计筛查的213名6~ 18岁原发性高血压儿童(病例组)检测心脏结构和血管功能,并采用性别、年龄成组匹配,以197名血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分析。
结果(1)病例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相对室壁厚度(RWT)、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不同年龄及肥胖程度儿童中,病例组LVEDd、LVESd、LVM、LVMI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间cIMT、RW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aPWV在低年龄儿童中,病例组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3)多元线性回归发现,高血压是LVMI的主要影响因素,而RWT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和BMI。
结论无临床症状的低龄高血压儿童已发生左心室重构,但尚未发现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