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hyzh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前进,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转变,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在专业的技术和水平,越来越关注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科学技术也在稳步前进,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多媒体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在当今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即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教师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物理《核能》这一章时,核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课前我将会在网络信息里搜集一些关于核能以及与核能的利用有关的信息、图片、视频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知识点向学生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等,学生在学习教材上的内容之后,结合着多媒体展示的内容,更加促进对知识要点的掌握和牢记,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的过程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更加丰富和充实,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和视频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创设求知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高中物理涉及到的概念较多,并且比较抽象和乏味,学生往往会觉得难以理解,教师通常会凭着自身掌握的知识量解释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范围比较狭窄,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求知情境是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特别是教师创设的情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接受.根据相关调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创设情境,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中物理《分子及其热运动》这一节课时,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本身就是抽象的,摸不到但是可以看得见,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前我将准备两个透明杯子,一个空杯子,一个是装了半杯清水的杯子,一瓶香水,一瓶墨水,在讲解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知识点即分子的运动,这时我将会把香水打开导入空杯子,过一会问学生是否闻到香水味,学生回答:闻到了,我接着总结:这就是分子慢慢的运动到空气中,慢慢弥散,所以我们能够闻到,学生很容易就会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分子的扩散运动,我将会展示下一个实验:将墨水导入装满清水的杯子,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清水慢慢变色,与墨水混为一起,我会告诉学生这是因为墨水的分子慢慢扩散到了清水中.这一过程都是学生亲眼看到和亲身体会到的,所以比较容易理解,同时学生在发现现象的同时很快的就能总结出结论,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3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构建学习物理的思维模式
  高中物理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教师要掌握好二者的比例关系,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切忌仅教师一人实验操作和演示,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解答,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构建学习物理的思维模式.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物理《摩擦力》这节课时,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框架和特点,我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实验室,并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尽可能的让学生都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物理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不仅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还要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当学生把玻璃球放在光滑的木板上和放在有毛巾的木板上时,让学生观察玻璃球下滑的速度是否有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到不同的现象,并且整个实验过程都是由学生本人亲自操作的,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有利于构建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模式.
  4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物理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模式,不仅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专业语言的引导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参与实验教学时,教师的指导和总结,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的专业术语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指路明灯,无论是教学策略还是教学技术,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教师专业术语的修饰和完善,教师的专业术语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也是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链接.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师的阅历越广,越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科学有效引导,高中物理涉及到的知识量和知识面比较广泛,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学生获得的信息比较多,同时发现的问题也比较多,那么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及时并准确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到教学策略、教学技术、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正在不断的改变和创新,从本文的分析得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摸索着新的教学模式,并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当然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中仍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地创新,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其他文献
1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浙江省高考物理试题立意新颖,更加注重新情景下实际问题的建模,对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生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规律我都懂,平时各类习题也做了不少,但高考做题时仍然感到无从入手,力不从心.”如何才能教会学生解题,进而实现“优质轻负”的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现实问题.  几年来,根据笔者的观察,优秀学生解题往往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1)具
期刊
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了无痕迹的渗透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极具挑战性,笔者就此做了有益尝试.现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1中“改装电压表和电流表”为例,讲述笔者的做法,与同行商榷.  环节一认识电流计,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灵敏电流计(整体)主要由导线圈、极靴、指针和刻度盘等(局部)组成,各部分
期刊
高三物理教学中,常常在试题训练与讲解中度过,往往会忽视演示实验的教学,认为没有必要,那是新课教学的事,其实不然,若能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功能,对高三物理教学往往能启到出其不意的好效果!除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外,我认为还有如下的作用.  1演示实验能梳理知识结构  “心中有结构,脑中有模型,手中得方法” 是我们要求高三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我们高三复习的核心.所以学生知识结构网络的形成是我们高三复习的基
期刊
启发式教学旨在通过老师的设置情景并诱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到对问题的讨论当中,使课堂活泼生动,富有吸引力,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刺激学生通过和老师的互动以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树立知识体系并融会贯通地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启发式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以填鸭式教育为主.然而,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日益严峻的社会挑战,采用新型教
期刊
小学英语教师要高度重视英语单词教学环节,课上与课后双管双下,两手抓,两手硬,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使学生在运用中学习词汇,在重现中记忆词汇,在实践中巩固词汇,让
物理作为一门古老的自然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逐渐发展而来的,然而,随着日益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仅给学生造成了负担,也使得教师苦不堪言,如何节省时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成为了众多物理老师的教学目标,为此,很多原定的高中物理实验课被改作理论讲解课或者习题课,完全忽视了实验教学所起到的重大启示作用,使得学生对固有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厌倦,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因此,基于此种情况,加强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究与应
期刊
高中物理是学生普遍认为最难学的科目,甚至一些初中物理学的较好的同学在升入高中后,面对高中物理学起来也会感到吃力.大多数同学的感觉是“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做就错”,乃至最后“束手无策”.究其原因,主要是思维障碍,不能用正确的方法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物理问题,只是盲目地套题型,更没有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学生经常遇到的思维障碍,提出
期刊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选择理科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教学实践的重点和难点.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摸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教学生学会预习  所谓预习就是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让学生自己先独立学习新课内容.这需要学生勤动脑,多分析,不能走马观花,否则,就达不到预习效果.  (1)预习时要读、思、问、记同步进行.对课本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所决定的.离开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实验是物理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然而,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大有人在.新课程强调的教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多,对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对英语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和心得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它的基本要素是听、说、读、写,最终的学习目标是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外语环境,最终只达到了写的目标,学生听、说、读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