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对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快乐 高效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本身丰富多彩,具有鲜活简便快捷的特点。口语交际课上,教师以多媒体为辅助,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动画、图片、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益,让学生的生命灵动飞扬。
一、激发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1.贴近生活,想说。
绚丽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因而在教学中也让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如在教《家乡的特产》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特产的图片。当一些特产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根据平时的积累,能说出一些特产的名称。然后,老师不失时机地问:“谁能说出这些特产的名称?”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还能用“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这样,学生们就很自然地进入到口语交际训练当中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自编自演,敢说。
小学生的表现欲非常强,设计角色表演类活动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如在教学《应该听谁的》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短文,再让孩子们小组合作演一演,最后选优秀的组上台表演,通过分角色的表演让学生更深入走进文本,然后讨论:老爷爷到底应该听谁的?孩子们各有各的意见,交际的热情被点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学到了处理两难事件的办法。
3.扩充内容,乐说。
口语表达不只是为了说课本中的东西,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挖掘出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中,可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现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的表达更加生动化。如在教学《保护动物》时,先出示动画: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毛毛虫在树叶上爬行,青蛙在田里捉害虫,燕子停在电线上……学生因这些美丽的动态图片而兴奋,积极地发言而且交流非常主动,课堂的教学形态活泼而轻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为孩子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也加强了词汇的积累。
二、发挥想象,发展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会发现孩子们所说的内容大都比较简单,停于表面,这和小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水平有关。因此,要培养孩子们能说、会说的能力,老师可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基于以上内容想说、有话说。
1.再现生活。
生活中的很多画面,欣赏过了,却又很快被孩子们给遗忘。而多媒体的加盟可让我们不受时间和时空的限制,将很多看过的或者没有看到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教学《春天里的发现》时,正值春天,但又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带孩子们出去春游。于是,我播放动画,展示春姑娘来了,大地上万物的变化。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春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孩子们仿佛投进了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看完之后,孩子们积极发言,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所见讲述着自己发现的春天美景。还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春天画面。
2.诱发情感。
说话的训练,不只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还要做到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因而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语言富有感染力。在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盲人过马路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体验闭上眼睛走路。学生很快发现这样十分不便,也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多同学意识到我们应该去帮助盲人。随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这样需要我们帮助的对象吗?孩子们说:我们还要帮助年老和年幼的人。我又问:我们该怎么去帮他们?学生结合平时参与的一些活动和做法,说:可以去敬老院帮助老人,给他们表演节目,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帮助外地来的陌生人指路;给家庭贫穷的同学捐零花钱、文具、送衣物等,孩子们朴实的语言和真诚的眼睛里充满了热情和友情。
总之,运用图片、文字、影像等途径,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达到提高“说话”能力的目的,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法[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快乐 高效
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本身丰富多彩,具有鲜活简便快捷的特点。口语交际课上,教师以多媒体为辅助,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动画、图片、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益,让学生的生命灵动飞扬。
一、激发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1.贴近生活,想说。
绚丽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提供了源头活水,因而在教学中也让知识更加贴近生活。如在教《家乡的特产》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家乡特产的图片。当一些特产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根据平时的积累,能说出一些特产的名称。然后,老师不失时机地问:“谁能说出这些特产的名称?”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还能用“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这样,学生们就很自然地进入到口语交际训练当中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自编自演,敢说。
小学生的表现欲非常强,设计角色表演类活动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如在教学《应该听谁的》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短文,再让孩子们小组合作演一演,最后选优秀的组上台表演,通过分角色的表演让学生更深入走进文本,然后讨论:老爷爷到底应该听谁的?孩子们各有各的意见,交际的热情被点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欢乐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学到了处理两难事件的办法。
3.扩充内容,乐说。
口语表达不只是为了说课本中的东西,还可以进行拓展延伸,挖掘出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们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中,可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现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的表达更加生动化。如在教学《保护动物》时,先出示动画:蜜蜂在花丛中飞舞,毛毛虫在树叶上爬行,青蛙在田里捉害虫,燕子停在电线上……学生因这些美丽的动态图片而兴奋,积极地发言而且交流非常主动,课堂的教学形态活泼而轻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入,为孩子们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起到了引领作用,同时也加强了词汇的积累。
二、发挥想象,发展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是会发现孩子们所说的内容大都比较简单,停于表面,这和小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水平有关。因此,要培养孩子们能说、会说的能力,老师可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基于以上内容想说、有话说。
1.再现生活。
生活中的很多画面,欣赏过了,却又很快被孩子们给遗忘。而多媒体的加盟可让我们不受时间和时空的限制,将很多看过的或者没有看到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教学《春天里的发现》时,正值春天,但又由于一些原因,不能带孩子们出去春游。于是,我播放动画,展示春姑娘来了,大地上万物的变化。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春天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孩子们仿佛投进了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看完之后,孩子们积极发言,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所见讲述着自己发现的春天美景。还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春天画面。
2.诱发情感。
说话的训练,不只是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还要做到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因而教学中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语言富有感染力。在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盲人过马路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体验闭上眼睛走路。学生很快发现这样十分不便,也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很多同学意识到我们应该去帮助盲人。随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这样需要我们帮助的对象吗?孩子们说:我们还要帮助年老和年幼的人。我又问:我们该怎么去帮他们?学生结合平时参与的一些活动和做法,说:可以去敬老院帮助老人,给他们表演节目,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帮助外地来的陌生人指路;给家庭贫穷的同学捐零花钱、文具、送衣物等,孩子们朴实的语言和真诚的眼睛里充满了热情和友情。
总之,运用图片、文字、影像等途径,使每个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能发挥作用,达到提高“说话”能力的目的,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法[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