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海经》是一部以山和海为主要记述对象的古代地理名著,也是一部古代神话总汇,同时还是中华石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该书卷三《北山经》记述的山西名山计有太行山、王屋山、管涔山、狐岐山、天池山、雁门山、姑射山、霍山、孟门山、历山、发鸠山等多处。据山西社科院研究员杨晓国先生指出,这部大约成书于2500年前的《山海经》,书中提到的远古山名目前仍在流行使用的,论省区山西省也可能是为数最多的一个。
《山海经·北山经》22条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于河。”该文中的发鸠山即位于今山西长子县城西约25公里处,漳河水发源于此山,向东流注入黄河。精卫鸟衔木石填海的故事与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一样感人至深。他们的顽强执着,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奋斗精神都与坚硬的石头密不可分。那么发鸠山里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好石头呢?我们应探其究竟。
据《山西名山漫论》(杨晓国著)载,有关部门于20世纪80年代在该县陈乡苏村、团城、壑子村一带发现了震惊石坛的古树化石群,分布于7个地方约30余株。其中树石身最长者达14米,树径最粗者1.24米。此地木化石属于两亿五千万年前的自然遗物。(地质上属于新生代第三纪范畴)。结合《山海经》研究,这些石化了的树木有可能就是柘木化石。柘木者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木质中心为黄色,质坚而致密,是 贵重木料。
发鸠山上的树木化石于2000年在昆明世博园奇石馆展出后,立即受到中外赏石界普遍关注,不少采石者欲前往采集。笔者于2008年1月曾前往实地考察。首先在市内城隍庙院中央看到一株高18米,直径0.5米,直耸云天的陈乡山上产木化原石,其完整性实属罕见。(见图1)此外,在长治市十二中大门外又看到一株高约1.3米,直径约0.6米的原石(见图2),因自然风化剥蚀形成三级台阶,沧桑古拙,寓意吉祥,极具观赏性。
当到达长子县发鸠山霍则岭木化石自然保护区时(图3),被满山松柏苍翠和密集的铁丝网挡住去路。经向管理人员询问才知道,为防止私挖乱采和被人偷盗,政府采取了重点保护措施,非但外人不得入内,曾暴露于地表的所有木化石均已重新深埋于泥土中。为获得一块标本化石,我们央求带路上山的东沟村村民赵某设法给弄一两块出来以作研究之用,他说“这是宝贝,非常值钱,政府不准私人挖采。”最后在返程路上他还是把自己家中的私藏品拿出两块卖给了我们。
精卫衔木石填海的传说不过流传两千余年,而此地的木化石却已有两亿多年了。它当是山西赏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赏石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山海经·北山经》22条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于河。”该文中的发鸠山即位于今山西长子县城西约25公里处,漳河水发源于此山,向东流注入黄河。精卫鸟衔木石填海的故事与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一样感人至深。他们的顽强执着,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奋斗精神都与坚硬的石头密不可分。那么发鸠山里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好石头呢?我们应探其究竟。
据《山西名山漫论》(杨晓国著)载,有关部门于20世纪80年代在该县陈乡苏村、团城、壑子村一带发现了震惊石坛的古树化石群,分布于7个地方约30余株。其中树石身最长者达14米,树径最粗者1.24米。此地木化石属于两亿五千万年前的自然遗物。(地质上属于新生代第三纪范畴)。结合《山海经》研究,这些石化了的树木有可能就是柘木化石。柘木者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灰褐色,叶子卵形或椭圆形,木质中心为黄色,质坚而致密,是 贵重木料。
发鸠山上的树木化石于2000年在昆明世博园奇石馆展出后,立即受到中外赏石界普遍关注,不少采石者欲前往采集。笔者于2008年1月曾前往实地考察。首先在市内城隍庙院中央看到一株高18米,直径0.5米,直耸云天的陈乡山上产木化原石,其完整性实属罕见。(见图1)此外,在长治市十二中大门外又看到一株高约1.3米,直径约0.6米的原石(见图2),因自然风化剥蚀形成三级台阶,沧桑古拙,寓意吉祥,极具观赏性。
当到达长子县发鸠山霍则岭木化石自然保护区时(图3),被满山松柏苍翠和密集的铁丝网挡住去路。经向管理人员询问才知道,为防止私挖乱采和被人偷盗,政府采取了重点保护措施,非但外人不得入内,曾暴露于地表的所有木化石均已重新深埋于泥土中。为获得一块标本化石,我们央求带路上山的东沟村村民赵某设法给弄一两块出来以作研究之用,他说“这是宝贝,非常值钱,政府不准私人挖采。”最后在返程路上他还是把自己家中的私藏品拿出两块卖给了我们。
精卫衔木石填海的传说不过流传两千余年,而此地的木化石却已有两亿多年了。它当是山西赏石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赏石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