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鳝对必需脂肪酸适宜需求量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yu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幼鳝(Monopterus alba)对必需脂肪酸(EFA)的最适营养需求量。实验在室外池塘小体积网箱中进行。根据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L9(3^3),制作9组实验饲料进行生长比较试验。野生幼鳝[体重(37.88±1.5)g,体长(34.5±2.0)cm]经驯化至正常摄食后,经过40d的饲养,结果得到最大体重生长率60.51%和最大体长生长率10.15%。进一步分析表明,幼鳝对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和EPA(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其他文献
研究了性逆转金鳟雄鱼(XX,伪雄鱼)精子在不同pH的人工精浆( artificial seminal plasma,ASP)溶液中的活动情况。结果显示,随着pH的提高精子活力不断增强。伪雄鱼精子在不同ASP—pHs
实验通过定时定点采样,对同种规格莱茵种群和长江种群的子一代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及相关生物学指数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子一代莱茵蟹和长江蟹养殖群体在同样的养殖
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的缓解疲劳功能检验方法对翡翠贻贝精粉的缓解疲劳功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以人体推荐量的10倍为一个剂量组(1.2g/kg),另
跟踪测定2032尾牙鲆5月龄与8月龄的体重、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剔除了与体长有共线性的全长,计算了以形态性状
研究了野生雌性条石鲷性体指标、性激素及生化组成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条石鲷卵巢的平均性体指标(GSI)一般在0.77%~14.22%之间,繁殖期主要在5—6月,此时性体指标在8.50%~20.56%之间。血清
在以进口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磷酸二氢钙(MCP)、磷酸氢钙(DCP)、磷酸钙(TCP)制成总磷含量为0.91%的饲用饲料,饲养11g左右的花[鱼骨]8周,研究饲料中不同磷源对花[鱼
对瓦氏黄颡鱼胃、前肠及肝胰脏的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胃、前肠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30、8.50和8.9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
采用小片段克隆法构建凡纳滨对虾的部分基因文库,用放射性同位素[y-^12P]ATP标记的(CA)15(AT)12(AG)12、(AAT)8、(AAG)8做探针筛选阳性克隆。共获得微卫星序列152个,其中二核苷酸为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