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消费结构与层级正在改变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康》:据您观察,近一年来,中国消费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
  林江:从老百姓消费的角度看,最基本的还是衣食住行;从CPI角度看,最基本的还是菜篮子。这两方面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从经济学角度看,实际上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还是在下降的,食物支出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长肯定也是下降的。总的来说,近一年来中国消费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消费结构的改善与消费层级的提高。通俗地讲,以前人们的消费集中在吃上,现在即便是吃,也要吃得健康、吃得绿色、吃得环保,这本身就是一个变化。实际上,现在吃的比重下降了,更多的是休闲,包括旅游、健身等等,还有学习方面的比重在增加。也就是说,消费结构在改善,消费层级在提高。其实不仅仅局限于近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大家必须承认,总的收入实际上是增长的,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也是相对的,从国际对比上看,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还是很高的,绝对的收入水平和绝对的消费水平也都提高了。人们正在不断向提高生活质量、消费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方向迈进,这是一个大趋势。
  《小康》: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8.4%。您怎样评价这个数据?
  林江:应该说,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比以前有稳步提高,这是个好的迹象。在国际上,通常有一个参照指标,发达国家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70%以上,即便在金融危机比较严重的2009年,美国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仍然在70%以上。美国主要靠内需拉动。我国2015年出现的这个58.4%,显然是已经超过了投资和出口的贡献度,增长潜力还很大。之所以出现可喜的变化,大的背景就是国内经济增长发生的转变,经济增长引擎的转换,我们注意到今后经济增长更多是依靠内需,原因是国内市场非常大,消费层级相对不高,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从整个的消费结构上讲,城市可以有升级换代,具有潜力和需求。2015年我们定的目标是进出口总额增长6%,结果实际上并未达到,出口下降意味着外需不足,进口下降意味着内需不足,目前的问题是宏观总需求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了供给侧改革。
  《小康》:您觉得2016年中国消费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林江:我认为消费应该是平稳增长。我国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有国际和国内双重因素,三驾马车驱动力下降,一谈消费,就离不开就业压力大的原因,因为消费与收入呈正相关,收入又与就业正相关,简单说就是,没工作就没饭吃,更谈不上去购买。此外还有主观因素,就是进行结构调整,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一件事情,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阵痛,例如因此而带来的就业和收入变化的问题。
  为什么说是平稳增长而不是下降呢?这是因为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从政府到公众的一个共识了。现在人们的消费理念也有了一个更新和变化,更加强调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随着国家相应配套政策的出台,消费会有一定增长。
  以前,拉动中国经济的最大引擎是投资,而目前已经把消费作为了最大的引擎,供给侧改革的一个背景就是已经认识到了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我的判断是,消费呈稳步增长,但不会出现超预期的增长。
其他文献
市政工程在施工中的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只有通过控制来发现项目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才能促使系统不断完善,才有可能使我们的
天坑是放大了的欲望之井,作为闻入者和掠夺者的人类,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利用和倾轧,但所得到的远小于所失去的。
介绍了两大类纳米尺度加工技术高分辨率技术和工艺流程控制形成纳米尺度技术。其中高分辨率技术是微电子光刻技术的延伸,包括高效率高成本并完全兼容现有IC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技
中国出版目前正处于空前发展的时期,也是存在问题比较多的时期。年出版图书品种呈快速增长趋势,但精品书越来越少,平庸书、垃圾书越来越多;出版速度加快,质量下滑却有目共睹;一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