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模电影在中国工人运动史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423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工人运动史课程主要是关于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发展的教学。在提高这一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中,将劳模电影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生动、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工人运动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劳模电影;工运史课程;《铁人》
  在日益强调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今天,将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诸多学科常用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一些语言类的专业教学而言,原声电影已经成为它们教学的常规手段。但对于中国工人运动史课程而言,将电影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还并不广泛。故而本文以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为基点,以劳模电影为视角,探讨劳模电影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中的教学运用。
  一、中国工人运动史课程的主要内容
  播放电影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功能是要为课堂教学内容所服务。因此,如何运用电影教学,其首要前提是明确相关课程的内容。对于中国工人运动史课程而言,就是要明白中国工人运动史要讲什么问题。
  从课程名称上来看,“中国工人”是本课程的核心研究对象,其线索是“运动”,将这些“运动”贯穿起来,即是一部中国工人运动史。因此,以下的一些内容正是中国工人运动史教学研究中必须涉及的领域。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与现状。高爱娣指出:“中国工人运动史以中国工人阶级为研究主体,首先应该将中国工人阶级自身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及其现状,作为工人运动历史研究的基础内容。”其历史和现状,既包括工人阶级的斗争,也包括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发展;第二,中国劳动制度层面的历史变迁,这其中包括基本劳动制度、劳动政策以及劳动立法等方面的内容。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不同时代的制度决定了工人运动的不同形态。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为了改变压迫性的劳动制度而艰苦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则是在平等的劳动制度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故而,工人运动的历史面貌也是不同的;第三,工会等组织在工人运动中的历史发展。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中,工人组织是重要的领导力量。一方面工人组织是工人运动的领导先锋,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工人自我管理的重要机构。工人组织如何在工人运动中发挥作用,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自然,它也是工人运动史当中重要的研究内容;第四,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的历史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自从诞生以来,其运动形式和斗争领域都在发生不断地变化,在这些变化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成体系的工人运动理论,这些内容是中国工人运动史当中更加需要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内容。
  当我们明确了中国工人运动史的内容之后,才能够在运用电影艺术于课堂教学时,更加有的放矢,更加有针对性。
  二、劳模电影与中国工人运动
  中国电影史上,劳模电影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部分,早在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电影制片厂就拍摄了第一部反映劳模的电影——《边区劳动英雄》。新中国成立后,劳模电影更加丰富,我们从中即可窥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特点。
  在五六十年代的劳模电影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电影《黄宝妹》《上海英雄交响曲》等。从影片呈现的地域来看,电影更多集中反映的是以上海地区为中心的轻工业劳模,这与我国当时工业发展水平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五计划”完成前,当时中国的工业中心还位于近代化程度较高的东南沿海一带,因此早期的劳模形象也是由这里发生。
  进入到六七十年代后,随着我国重工业体系的日渐成熟,劳模形象也从原来轻工业劳模向更全面的领域拓展。例如《红色背篓》《青年鲁班》《创业》反映的劳模领域就覆盖了销售业、建筑业、石油工业等领域。这些影片的制作与上映,充分反映了我国整个工人阶级队伍当中的优秀工人代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时代发展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到八九十年代,劳模电影所反映的形象与主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常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关于工人阶级队伍人员的认识。改革开放后,我们将知识分子也视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因此,一批关于知识分子劳模的电影开始出现,其中代表作为《蒋筑英》《袁隆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原来比较流行的反映一线产业工人的劳模电影数量减少。其背后凸显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一线产业工人与知识分子关于劳动价值创造上的差别意识,也是电影从业者对于不同类型劳模在创造社会财富和社会贡献方面的思考。
  进入21世纪后,劳模电影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对于劳动者群体的认识更加深刻。对于五六十年代的劳模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例如2003年上映的《时传祥》、2013年的《马恒昌的名言》等,即是对20世纪50年代老劳模的历史性回顾和纪念。
  这些劳模电影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的一个艺术化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既有对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状况的反映,也有关于中国工人运动思想的呈现。而且影片中的许多细节,可以展现相关劳动制度,以及国家有关劳动方面的其他相关政策等。故而劳模电影完全可以在中国工人运动史课程中进行运用。
  三、《铁人》:一个案例的运用
  那么我们具体如何将劳模电影与中国工人运动史课程相结合?這里选取一个案例进行说明。2009年上映的电影《铁人》,由尹力导演执导,吴刚、刘烨、黄渤等主演。该片主要讲述了在现代的沙漠石油钻探作业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大会战”的历史背景下,“铁人”王进喜和现代“铁人”刘思成关于传承“铁人精神”的故事。
  选择这部电影作为教学资源,一方面这部电影上映时间距离我们相对较近,其中的演员,学生也更为熟悉,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它在内容上有着鲜明的时代对比,可以借此了解不同时代的工人状态,极大地帮助课程讲解。电影以两条线索进行讲述,一条是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大会战,一条是新世纪新疆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发掘。时间跨度达到了50年,通过这样一种时间上的错落,展现我国石油工人在不同时代的发展状况,呈现出有关我们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工人阶级自身发展、壮大的角度来看,这部片子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工人阶级的人员构成。在王进喜的年代里,知识分子是十分珍贵的,影片中有两位“知识分子”,王进喜对“小知识分子”说道:“‘大知识分子’早晚都是要到指挥部的,所以你要尽快把他的知识学到手。”这个桥段说明,在当时一线职工当中,工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十分有限,而文化知识获取的途径也是类似传统的“师徒制度”,缺乏系统的文化学习。而在刘烨主演的刘思成这个时代,一线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大部分都是毕业于专业院校的大学生。通过影片就可以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下,中国工人阶级的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劳动制度上,本片展现了两个时代下,对于工人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影片中,王进喜所处的时代,物资比较匮乏,一线职工劳动安全保障和后勤医疗保障都很有限。影片特别对工人们的饮食状况进行了描写和刻画。王进喜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供应非常紧张,一线工人的生活非常艰苦,影片中刘思成的父亲、王进喜的徒弟——小知识分子,就因为难以忍受一线的艰苦,而选择了逃避。而在刘思成的时代,即便是在远离人烟的沙漠深处,都可以及时吃到热腾腾的食物。另外,在医疗卫生方面,我们看到大庆时代的医疗保障十分有限,一线的医疗保障很差,当郑万堂被砸伤后,一线没有急诊机构和医疗人员,工人只好拿棉被、铺盖等,然后搭乘拖拉机前往较远的团部医疗站抢救,以至于耽误了急救时间,使得一名出色的一线工人因公牺牲。而在刘思成的时代,不仅医疗机构配合基建单位而设立,甚至还有专门针对心理疾病的相关医疗人员。在一些细节场景中,也体现着劳动保护的内容,例如一个镜头中,出现了“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防护服”的字样。这些都凸显了不同时代对工人劳动保护方面的措施。而这背后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保护政策及措施方面的卓越进步。因此在课堂中,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导入点,对中国工人运动史当中有关劳动保护政策的法律、法规、制度等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讲解。
  影片虽然在环境刻画层面,凸显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但是在思想层面,抑或工人运动思想理论方方面,影片有渲染了不同时代的相同点。如果应用到课堂中,即我们强调的工人运动思想的内容。影片为我们传递了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铁人精神代代相传,永不过时。如果将其转化为我们的教学语言的话,那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敢于专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展现出的优良品质,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我们对中国工人运动发展研究所得出的一个结论。
  因此,我们通过劳模电影的运用,使学生对中国工人运动史有了更加清晰和直觀的认知与感受,从而使我们这门课的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高爱娣.中国工人运动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4.
  作者简介:
  赵薇,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社会史,中国工会史。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6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劳模群体及劳模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课程中的运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1629
其他文献
2018年,是“锦鲤”最热闹的一年,从“活体锦鲤杨超越”到“支付宝锦鲤信小呆”,转发者都希望因此分到一点好运。对于这样的现象,你一定不陌生,甚至还可能是热衷参与者。我也不例外,我在网上转发了许多锦鲤,连续转发一周,得到了三个回复:我的英语考试成功挂科了,提交的论文题目被导师直接否了,我交的稿子被退了。  真不可思议,明明我很虔诚地转发了锦鲤,为什么锦鲤没有保佑我呢?  朋友一针见血地戳穿我:为什么
儿童节又到了。  当然,我很清楚,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只能扮成长不大的巨婴,喊一声“我就是宝宝,宝宝要过儿童节!”提醒你一下,别因为失去了过节的权利,就把童年的某些重要的事儿一键删除了。比如那篇人人都写过的经典作文《我的理想》,你在那篇文章中写下了怎样的理想呢?  Hilde Lysiak,生活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不知名小镇上,是一名9岁的小萝莉。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记者。事实上,她在7岁那年就创办
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地理教育研究都在日益提升对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关注程度,日本、俄罗斯等国更是将地理实践能力与各项地理技能应用于地理课堂。我国当前正实行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地理教育改革,构建地理核心素养,势必以培养地理学科能力为基础和前提。因此,理清地理学科能力的内容及分类,对基础地理教育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  近年来,关于地理能力的研究文献数量繁多,研究重点和研究领域各有不同。整体来看,当
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課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以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高职英语教学;应用  一、引言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未来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随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慕课这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教学方式应时而生,且具有开放性、规模较大等优势。慕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体解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人体解剖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慕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人体解剖学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慕课;人体解剖学;教学  慕课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产物,并且随着科学技术逐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改变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进行化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篇文章主要结合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谈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切实提升高中化學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化学;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教学方式  新形势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积极性和主观性的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图书资料的信息量大,整理更加的繁琐,传统的图书整理的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办公室大量的图书资料工作,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提高办公室图书资料的管理效率,建立新的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图书资料整理是一件复杂而又细腻的工作,需要规划者具有总体规划的能力,各个方面都考察的细心和耐心,以期对办公室图书资料进行高效率的管理。本文主要针对办公室图书资
值得为你  心花怒放“一夜好风吹,新花—万枝。”春意渐浓,万物复苏,花为这个暖意四溢的季节又增添了几分生气。花朵盛开时,心情很容易就跟着雀跃起来。可是它的存活期实在太短,每每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枯萎凋零,心底难免怜惜。  好在,在留住花的美好这件事上,人类不停地开脑洞,设计出了一件件让人心花怒放的治愈小物。  把绿植养成电子宠物  养绿植是件讲究的事,温度、湿度、阳光照射等,方方面面都得顾及到。如果
保罗·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版画家、雕塑家,他用粗犷、有力的绘画风格,以大胆的构思、单纯的线条、纯真净美而又鲜明的色彩、具有强烈装饰性的构图而触动人们的心灵,他追求极富主观性的夸张形态和色彩,这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为各种原始艺术和象征艺术开拓了道路,指引了方向。保罗·高更与文森特·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就是以高更为原型所作的小说。  20岁以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盏灯,静坐于午夜深处,留恋于文字的欢乐或悲伤之中。这曾是无数爱书和读书人最享受的时刻。而现在,已似乎是一个让许多爱书和读书的人,越来越孤独的时代,无论是写书的、卖书的还是读书的,都在汹涌的网络潮流中,找不到那盏点亮午夜的灯了。  近两年来,不断有实体书店关门的消息传出,上海季风书店静安艺术店、上海书城淮海店,杭州铁驴书社、菜根谭书店、卷耳书坊,还有厦门的光合作用,都最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