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双语教育对促进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y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双语教育的积极推进对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南疆地区具体情况,建议在推进双语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其重要性,突出特色活动,注重其政治作用的发挥,使“双语教育”在促进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
  【关键词】雙语教育;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课题名称】本成果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金资助。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24-02
  一、“双语教育”对促进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南疆“双语教育”的积极推进对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双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南疆地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采取的是双语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课程中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双语教育”,以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为载体,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中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以及维护祖国统一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双语教育”的大力推进有利于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南疆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实施了双语教学,此外,南疆地区在积极响应自治区推进“双语教育”的号召下,在促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进程中集中力量推进“双语实验班”的建设发展,大力普及和推动双语教学,而且根据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双语”教学的改革,积极创新双语教学的模式,探寻“双语”教学的规律,力争将南疆地区建设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学、教学实习、教学研究的示范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在社会上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促进自己的发展。南疆中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双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双语教育”更有利于将汉语更好的融入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更好的理解汉族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和创新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逐步实现种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进而更有利于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双语教育”有利于加强南疆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
  所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南疆少数民族中学生通过“双语教育”不仅加深了对本民族思想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中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更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深刻含义,加强了南疆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教育,提高了南疆中学生的思想素质水平,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夯实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使南疆中学生能够更好的为南疆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可以指出,“双语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主体、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标上是一致性。[1]所以,南疆中学生不仅是“双语教育”所关注的主要对象,更是南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之一,南疆“双语教育”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和目标都是培养南疆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力提高和发展南疆中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南疆广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因此,课堂作为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双语教学模式的积极开展,对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发挥“双语教育”在促进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一)明确“双语教育”的重要地位,为南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南疆中学生是南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对南疆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双语教育”这一载体为重要手段,提高南疆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不断增强南疆中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南疆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也为南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夯实思想基础。双语教育是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双语教育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手段。不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南疆地区“双语教育”的推进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打破语言障碍,进行科学文化的交流,为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利条件,也有利于在促进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基础上,加强南疆中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国道路的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的稳定,长治久安。“双语教育”事关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事关国家统一和满足团结进步,事关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直是新疆自治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少数民族占据多数的新疆南疆地区,推进“双语教育”的发展更具有特殊意义。只有充分认识到南疆地区推进“双语教育”同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联系,才能重视“双语教育”工作对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为南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为南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二)突出“双语教育”中的特色活动,促进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南疆“双语教育”中的“沪喀手拉手、成长心连心”结对子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对一的汉族大学生与民族中学生的交流学习不仅使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使民汉同学之间加强了情谊,同时也加强了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推动了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相对于学校的课堂教育,民族学生更倾向于特色实践活动,以各种课外之间为载体,创新南疆地区“双语教育”的特色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稳步发展。加快“双语”教学的改革,合理调整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各年级民族学生的学时安排,在结合南疆地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民族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将民族文化融入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既突出特色的教学模式,又加强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既能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教学质量,又能使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重视“双语教育”中的政治作用,推动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
  “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的语言,而且大多数是源于种族同(下转104页)
  (上接224页)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的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2]通过国外双语教育研究资料的整合,得出重视学习者在实际运用中的能力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同,通过语言间的相互交融,使得民族间更加团结,避免分裂,充满政治色彩。因此,为实现南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推动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步,借鉴国外经验,要充分突出我国“双语教育”中的政治作用。南疆地区如何体现“双语教育”的政治作用,可以在“双语教育”基础上,用汉语宣讲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三维两反”的教育效果,坚持实行民汉族同学一同每周升降国旗仪式、鼓励民族学生在国旗下的讲话、高度重视时事政治教育等活动,并在南疆地区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举行民汉族同学的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四个高度认同”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在师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反分裂、反渗透教育汉语演讲活动,系统认真的学习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形成对中华民族和本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通过南疆地区“双语教育”政治作用的发挥,通过语言的交流,不断促进民族间的交融,加强民族团结,推进南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进而促进南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米可巴农·艾克拉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新疆双语教育存在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5.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01.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晚期初治食管鳞癌患者,在1 d内给予紫杉醇175 mg/m2静脉滴注3 h,奈达铂80 mg/m2静脉滴注2 h,3周重复。
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严重
目的: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甲氨蝶呤(MTX)灌注后清宫法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4例CSP患者的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24例患者中23例在UAE+MTX灌注48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英语学科出现了大量的学困生,尤其是在少数名族地区,学困生数量尤为突出。笔者对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学英语学科藏族男学困生的成因和有效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学英语;藏族;男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 G6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4-00-01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由于教材内容、知识结构、信息量
【摘 要】《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