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企业要启动全国宣传,无外乎多动脑筋,多用技巧,整合资源,让企业在每次的资源置换和整合中获取品牌升值的机会。
区域霸主要走向全国,必然要启动全国品牌建设。但如果想强行启动全国性宣传和推广,就不得不认真考虑高昂的宣传费用和无法评估效果的投放风险。
所以,绝大部分全国连锁企业一般都采取“走到一个城市,就在当地启动宣传”的方式,区域针对性非常强,于是都跳不开区域性企业的阴影。
区域企业想启动全国宣传就没有更好的切入点了吗?
当然不是。
方法一:3万块钱上央视
在央视投放几乎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也是企业由区域霸主向行业领袖过渡的必备条件。但其高昂的费用也让绝大多数区域企业望“央”兴叹。
2008年年初,公司制订了全国性扩张计划。笔者所在的企划部门拿出当时在很多人都认为是痴人说梦的“央视战略”——前期启动阶段,整个预算仅为3万元。
早在2005年年初,在充分研究了央视各频道的栏目后,我们就锁定中央X套某栏目作为向全国宣传过渡的重要平台。该栏目是央视唯一一档与我公司所在行业相关联的节目,其主赞助商——国际某知名家居卖场通过对该栏目的冠名,实现了全国品牌的战略,而业内某本土霸主企业为了实现对该栏目的冠名,将冠名费提高了一倍,还在排队等待。
在这一阶段,和它们硬抢节目的冠名或投放硬广基本是不现实的。
怎么办?
从2008年年初开始,我就进一步加强了与该栏目组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与该栏目的编导、外景主持、主编等主创人员沟通,并提供栏目组所需的各类素材。
在交流中得知,该栏目组在完成大连站的节目录制后,下一站会在武汉和长沙间选择一个。于是,我非常主动地向栏目组提出:我们公司将为摄制组提供拍摄所需的一切支持。
之后,我们通过关系比较好的武汉权威媒体向央视栏目组发出正式邀请,邀请函中同时附上了武汉很多观众对该栏目的感谢信。
最终,栏目组确定9月下旬到武汉录制相关内容,并把我们作为在武汉的主要合作伙伴。
央视为什么会选择我们?
其实,在该栏目组到武汉之前,我们确实与其他企业没有更多的差别,只是接触得更早一点而已。
该栏目在武汉取景时,我们调用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于是我们获得了在央视实现长时间亮相的机会——武汉站一共四期节目,我们公司上了三期,每周一期、每期一个小时(这几期节目年底。将在央视正式播出,整体花费没有超过3万元)。
而且,我们登陆央视,也成了在本地进行事件营销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与央视合作的另一把钥匙。该栏目同意在不影响主赞助商前提下,用新的方式合作:以该栏目为领路人,为企业制定新闻性主题配以硬广的渐进式推广策略一在央视不同频道发布新闻性专题,了解央视中最适合我们的投放频道和时段,为硬广甚至冠名做好铺垫和准备。
虽然上央视最终还是凭实力和资金说话,但在启动央视战略初期,主动研究央视各频道不同类型的栏目,主动向选定的栏目组提供其感兴趣的题材,邀请其刊登企业相关新闻和专题,就会助你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方法二:攻占全国性杂志的封面
研究全国发行的近百种经济、金融和人物类杂志后,我们发现:全国性杂志的封面专访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最好方式。杂志最大的优势是可长期保存,是树立企业品牌和提升企业领袖形象的最好宣传渠道。
与央视一样,全国性杂志同样需要大量有冲击性的内容来获取读者的关注。于是我们针对目前行业及市场所处的环境和困难,整理了非常多的新闻点和惊爆点,提供给这些杂志,以比较低的费用获取封面故事的报道资源。
正是用这种方式,公司和公司领导人形象迅速在行业中得以确立。公司后来的高端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几乎都是通过各类杂志的报道了解到我们公司的,而且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2008年5月武汉举办的春季房交会上,我们投放了1000本有我们公司封面专题报道的某权威地产杂志,引起了强烈反响,结果公司获得了近2000套精装修项目,同时也得到了上游地产企业的认可。
方法三:利用别人的经销商
由于我们在武汉做得非常强势,就以武汉的资源为条件,与众多的上下游厂家签订了全国性合作的战略联盟。合作条款中不仅包括我们公司新到一个城市,该厂家的当地经销商给予各项费用和产品支持,还包含一个条款——特定时段的广告资源共享,比如在开业或新增店面期间一个月内,这些经销商拿出自有的户外广告资源和相应时间段内报纸广告中的2厘米版面给我们使用。
不要小看这一个月的户外广告和报纸2厘米通栏,由于这些战略合作同盟均是建材企业,数量众多,户外广告量大,报纸广告均集中在黄金周期间投放,所以我们曾有过在同一新开发城市刊登了21块临时征用的户外广告,和连续12个版面都有我们开业广告的奇迹。
这种集中轰炸,几乎让所有消费者都以为我们是特大型企业,投入真是大手笔。其实,我们仅仅花了点户外广告更换费而已,却让当地同行和业界惊呼“行业巨无霸来了”。
你会问:那些厂商和经销商凭什么要给我们提供那么丰富的资源?
比如T公司是我们的地板供应商之一,我们以捆绑最为强势的武汉市场销售为条件,向它承诺:不管在武汉市场,还是未来将开发的市场,我们优先使用它的产品。
这个承诺很有吸引力,因为上游供应商想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必须依靠家装公司等第三方进行推荐,引导消费者。
而对T公司来说,拿出旗下经销商一个月的户外广告资源和2厘米的报纸广告,其实没有什么。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整合众多合作伙伴资源后,却可以形成非常好的广告效果和销售业绩。我们的销售一上升,T公司的业绩也同步提升,最终双赢。
方法四:网络搜索扬长避短
启动全国性网络推广需要做好两件事情:消除负面新闻,建设网络品牌。
我们是服务型企业,每年服务的上万客户中,总会有部分客户通过网络表达一些不满,即使已经息事宁人,但由于其他网站的转载,很难消除负面影响。
企业向外扩张,各种负面新闻无论真假都很容易传播开来。我们不可能去公关成百上千的网站,但由于绝大多数人了解一个企业都会使用搜索引擎,所以我们就与百度、谷歌等强势搜索引擎合作,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负面消息的虚假性,让它们屏蔽掉相关信息,维护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我们进行全国品牌宣传之初,不可能使用门户网站硬性推广,因为其费用已接近央视的投放费用,所以,利用好搜索引擎就很重要。
比如在当地或其他网站上刊登的公司宣传和新闻,一定要使用最近的热点检索词汇。一般的搜索引擎都会提示目前最热门的搜索词汇,如目前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救市”等,在宣传的文章中大量、重复地使用这类关键词,就很容易被搜索到。但这种文章最好不要放在自己的网站上,放到一些公共型的网站,可以提高受众对文章内容的公信度。
区域霸主要走向全国,必然要启动全国品牌建设。但如果想强行启动全国性宣传和推广,就不得不认真考虑高昂的宣传费用和无法评估效果的投放风险。
所以,绝大部分全国连锁企业一般都采取“走到一个城市,就在当地启动宣传”的方式,区域针对性非常强,于是都跳不开区域性企业的阴影。
区域企业想启动全国宣传就没有更好的切入点了吗?
当然不是。
方法一:3万块钱上央视
在央视投放几乎是每个企业的梦想,也是企业由区域霸主向行业领袖过渡的必备条件。但其高昂的费用也让绝大多数区域企业望“央”兴叹。
2008年年初,公司制订了全国性扩张计划。笔者所在的企划部门拿出当时在很多人都认为是痴人说梦的“央视战略”——前期启动阶段,整个预算仅为3万元。
早在2005年年初,在充分研究了央视各频道的栏目后,我们就锁定中央X套某栏目作为向全国宣传过渡的重要平台。该栏目是央视唯一一档与我公司所在行业相关联的节目,其主赞助商——国际某知名家居卖场通过对该栏目的冠名,实现了全国品牌的战略,而业内某本土霸主企业为了实现对该栏目的冠名,将冠名费提高了一倍,还在排队等待。
在这一阶段,和它们硬抢节目的冠名或投放硬广基本是不现实的。
怎么办?
从2008年年初开始,我就进一步加强了与该栏目组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与该栏目的编导、外景主持、主编等主创人员沟通,并提供栏目组所需的各类素材。
在交流中得知,该栏目组在完成大连站的节目录制后,下一站会在武汉和长沙间选择一个。于是,我非常主动地向栏目组提出:我们公司将为摄制组提供拍摄所需的一切支持。
之后,我们通过关系比较好的武汉权威媒体向央视栏目组发出正式邀请,邀请函中同时附上了武汉很多观众对该栏目的感谢信。
最终,栏目组确定9月下旬到武汉录制相关内容,并把我们作为在武汉的主要合作伙伴。
央视为什么会选择我们?
其实,在该栏目组到武汉之前,我们确实与其他企业没有更多的差别,只是接触得更早一点而已。
该栏目在武汉取景时,我们调用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于是我们获得了在央视实现长时间亮相的机会——武汉站一共四期节目,我们公司上了三期,每周一期、每期一个小时(这几期节目年底。将在央视正式播出,整体花费没有超过3万元)。
而且,我们登陆央视,也成了在本地进行事件营销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与央视合作的另一把钥匙。该栏目同意在不影响主赞助商前提下,用新的方式合作:以该栏目为领路人,为企业制定新闻性主题配以硬广的渐进式推广策略一在央视不同频道发布新闻性专题,了解央视中最适合我们的投放频道和时段,为硬广甚至冠名做好铺垫和准备。
虽然上央视最终还是凭实力和资金说话,但在启动央视战略初期,主动研究央视各频道不同类型的栏目,主动向选定的栏目组提供其感兴趣的题材,邀请其刊登企业相关新闻和专题,就会助你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方法二:攻占全国性杂志的封面
研究全国发行的近百种经济、金融和人物类杂志后,我们发现:全国性杂志的封面专访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最好方式。杂志最大的优势是可长期保存,是树立企业品牌和提升企业领袖形象的最好宣传渠道。
与央视一样,全国性杂志同样需要大量有冲击性的内容来获取读者的关注。于是我们针对目前行业及市场所处的环境和困难,整理了非常多的新闻点和惊爆点,提供给这些杂志,以比较低的费用获取封面故事的报道资源。
正是用这种方式,公司和公司领导人形象迅速在行业中得以确立。公司后来的高端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几乎都是通过各类杂志的报道了解到我们公司的,而且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2008年5月武汉举办的春季房交会上,我们投放了1000本有我们公司封面专题报道的某权威地产杂志,引起了强烈反响,结果公司获得了近2000套精装修项目,同时也得到了上游地产企业的认可。
方法三:利用别人的经销商
由于我们在武汉做得非常强势,就以武汉的资源为条件,与众多的上下游厂家签订了全国性合作的战略联盟。合作条款中不仅包括我们公司新到一个城市,该厂家的当地经销商给予各项费用和产品支持,还包含一个条款——特定时段的广告资源共享,比如在开业或新增店面期间一个月内,这些经销商拿出自有的户外广告资源和相应时间段内报纸广告中的2厘米版面给我们使用。
不要小看这一个月的户外广告和报纸2厘米通栏,由于这些战略合作同盟均是建材企业,数量众多,户外广告量大,报纸广告均集中在黄金周期间投放,所以我们曾有过在同一新开发城市刊登了21块临时征用的户外广告,和连续12个版面都有我们开业广告的奇迹。
这种集中轰炸,几乎让所有消费者都以为我们是特大型企业,投入真是大手笔。其实,我们仅仅花了点户外广告更换费而已,却让当地同行和业界惊呼“行业巨无霸来了”。
你会问:那些厂商和经销商凭什么要给我们提供那么丰富的资源?
比如T公司是我们的地板供应商之一,我们以捆绑最为强势的武汉市场销售为条件,向它承诺:不管在武汉市场,还是未来将开发的市场,我们优先使用它的产品。
这个承诺很有吸引力,因为上游供应商想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必须依靠家装公司等第三方进行推荐,引导消费者。
而对T公司来说,拿出旗下经销商一个月的户外广告资源和2厘米的报纸广告,其实没有什么。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整合众多合作伙伴资源后,却可以形成非常好的广告效果和销售业绩。我们的销售一上升,T公司的业绩也同步提升,最终双赢。
方法四:网络搜索扬长避短
启动全国性网络推广需要做好两件事情:消除负面新闻,建设网络品牌。
我们是服务型企业,每年服务的上万客户中,总会有部分客户通过网络表达一些不满,即使已经息事宁人,但由于其他网站的转载,很难消除负面影响。
企业向外扩张,各种负面新闻无论真假都很容易传播开来。我们不可能去公关成百上千的网站,但由于绝大多数人了解一个企业都会使用搜索引擎,所以我们就与百度、谷歌等强势搜索引擎合作,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负面消息的虚假性,让它们屏蔽掉相关信息,维护品牌形象。
另一方面,我们进行全国品牌宣传之初,不可能使用门户网站硬性推广,因为其费用已接近央视的投放费用,所以,利用好搜索引擎就很重要。
比如在当地或其他网站上刊登的公司宣传和新闻,一定要使用最近的热点检索词汇。一般的搜索引擎都会提示目前最热门的搜索词汇,如目前的“华尔街金融风暴”、“救市”等,在宣传的文章中大量、重复地使用这类关键词,就很容易被搜索到。但这种文章最好不要放在自己的网站上,放到一些公共型的网站,可以提高受众对文章内容的公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