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入文本,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设计有效的问题,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本,在有效的语言活动和情感体验中,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言活动;阅读感悟
  新《课标》指出:个性化是学生阅读的一种表现,语文老师应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主张“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黄厚江老师认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通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语文积累,阅读能力才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体现。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经验略谈几点做法。
  一、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内涵是靠有效性设问来实现的。在问题设计上,应该把握好三点:一是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就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出相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还能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二是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三是设计的问题要简明扼要,清晰明了,不要一個问题中包含几个内容,弄得学生“一头雾水”。如我在设计《黔之驴》的课堂教学时,在和学生分析完驴和虎的形象后,随即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中写虎的内容比写驴还多,为什么不以‘黔之虎’为题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巧妙地点出了文章主题。又如,我在教《孔乙己》一课时,根据文本设计了几个问题:“短衣帮是怎样看待孔乙己的?丁举人谁怎样看待孔乙己的,小伙计是怎样看待孔乙己的?你又是如何看待孔乙己的?”这组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不仅帮助学生探究了文本内涵,还让学生拥有了个性化阅读体验。
  二、以理解文本为基础,挖掘文本内涵
  阅读的基础是理解文本。语文老师在课前要先读文本,从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读懂文本,弄清文本内涵,设计出相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学会怎么读,学会围绕问题来读,学会确立阅读目标。如在朱自清《春》一课的教学,首先,我让学生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春天景物的,接着问:“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呢?对这些景物,你是如何观察的?朱自清先生又是如何描绘的?”通过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具体、升华了。在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理解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重要内容,如果对文本没有理解,就和文本进行对话,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时,有的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剖析文体知识上去了,我想,这是不是偏离了教学的重心呢?又如何深入理解教材呢?
  三、以语言活动为主体,提升阅读素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朗诵、讨论、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其中语言活动最为重要,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
  语言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语言活动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语,品味语言。当然,品味语言不只是反复诵读,更不是通过讲解就能达到目的,通过语言活动来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才是最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如在教《秋天的怀念》时,首先引导学生寻找课文中的关键词,通过品味关键词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讲解课文第三节时,我向同学们提问:“第三节中有一个关键词‘央求’(他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如果我们用‘期待’替换‘央求’,同学们想想,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在思考之后纷纷发言,认为作者使用词语是严谨、准确的,“央求”一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儿子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如果用“期待”一词替换“央求”,则不能更好地突出母亲身患重病,忍着病痛仍为儿子着想这一心情。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尝试这样做:在讲完一篇课文后,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摘取优美语句或语段,制作成阅读卡片,这样持之以恒,最终形成习惯。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将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后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如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让学生进行再创作,将古诗改写成写景抒情散文,这样做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以阅读感悟为载体,凸现阅读本位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从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出发,让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在感悟和反思中,加深对文本理解和体验,从而获得心灵和认知上的收获。
  阅读感悟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的归宿和落脚点。在日常阅读教学中,阅读活动主要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为主,需要教师适时进行批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可以是浅层次、表面的,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层次、关键词等进行点拨,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并加以标记。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阅读反思是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重要步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反思?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我的理解正确吗?还有其他的见解吗?能不能换个角度想一想?以此来深化阅读活动。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心得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合作,发现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是老师的适时点拨。老师的点拨可以引导学生不偏离方向,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我们在教学实际中,要以设计有效的问题为核心,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品味、积累、运用语言,形成自主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因此,老师应该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阅读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 黄厚江《享受语文课堂》,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代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对初中学生来说就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则,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心智。鉴于此,班主任应按照“既面前向全体学生,又要遵循学生有个体差异”的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迎合新时代学生的“喜好”,有效强化班级内部凝聚力,借以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教学管理  班级是初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是学生提升认知事物的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生命教育与学业应试同等重要。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当前学生的文化基础虽然得到巩固,但是他们的生命意识相对薄弱,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将生命教育融入阅读、写作、鉴赏等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形成珍惜、热爱生命的意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程教育 生命教育 教学实践  近
摘 要: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应该获得的四项基本素养,是教师努力教学的成果体现。教师要完成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必须要脚踏实地,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不断进步。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将依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下文中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听、说、读、写四项实践训练打造小学语文幸福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训练 幸福课堂 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是我们要学习的母语。语文教
摘要:某种程度上,班级有点儿像武侠书中提到的“江湖”—孩子们是“各路英豪”,班主任是“武林盟主”。“江湖”不可能永远平静,有此起彼伏的班级问题。浪迹江湖,是要守江湖规矩的,班级亦是如此。下面,笔者将从投石问路、谋定后动、以身垂范三方面,浅谈我在班级制度建设中的那些“招儿”。  关键词:班级建设;投石问路;谋定后动;以身垂范  某种程度上,班级真有点儿像书中提到的“江湖”—孩子们是“各路英豪”,我们
摘要:识字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利用游戏优化识字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构建优质的语文识字课堂,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后从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了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游戏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学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各地之间的交流变得愈加频繁,但因为各地方言的不同,使得语言成为沟通交流的阻碍。广东作为粤语方言区,其与外界的语言沟通就成了难题。尽管国家早就开始在广东地区中小学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但目前普通话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针对广东中小学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如何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是现阶段广东中小学教师及相关教育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广东 中小学 普
摘 要:社会不断进步,对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语文,作为提高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键的一环。群文阅读作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技巧的良好手段,逐渐被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那么如何改进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群文阅读效率,获取知识与技巧?本文中,我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 群文阅读 教学方法  初中
1、小猪卡卡生病了。他的脑袋有点儿痛,嗓子有点儿痛,就连屁股也好像有一点痛。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现代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教学过程要围绕四个维度展开,分别是理解、运用、思维和审美。小学阶段的学生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的学习作息,这将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教师应当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目的。本文首先将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研究分析的目标进行阐述,然后基于对小
摘 要:写作在语文考试当中占有较高的分值,也是高中阶段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高考对语文写作的要求,体现了新时代语文写作教学的变革方向,在这个背景之下,如何使高中作文教学满足高考的要求成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考 作文教学  高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基于高考要求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能够通过把握高考出题规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分数,凸显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