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探讨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校职业认同是对教育事业价值的认同,是教育工作生涯的精神寄托,对教师职业发展、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认同中所包含的群体性、归属性和价值性的倾向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要吻合,个体在工作中除了获得报酬以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更需要职业所提供的安全、归属感、爱与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本文将在需要理论视角下解读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并进一步为提升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 认同感 需要理论 建议
  一.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涵义
  随着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对其定义也就众说纷纭、不一而论。通过文献研究,笔者发现,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认识一般包括“过程说”和“状态说”两种。“过程说”强调教师职业认同是一种逐步确认自我教师角色、强化教师责任的过程;“状态说”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当前所从事职业的满意程度。总的来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指教师不断的体验、倾向于当前的职业,从而形成对职业的肯定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并能感到身心愉悦。正是这样的一种状态,职业认同感对于教师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简介
  1.我国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一般。通过文献研究,在对441名高校教师调查研究中发现,高校教师对于职业认同程度并不高,甚至低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在对不同等级的高校教师研究中了解到不同层次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明显不同。
  2.学历和职位的高低影响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学历和职位的高低与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的关系。学历越高,教师所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和认识水平就越高,越重视职业的专业性和对工作的贡献。同样,高校职位的高低一方面体现在工资收入中,另一方面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
  3.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学校的人文关怀有巨大的关系。人文关怀是个体归属感的满足和精神层次的需要。一个越具备人文关怀的高校,越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越有助于满足教师尊重与归属的需要。
  二.需求理论下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
  (一)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主要包括5方面的内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感需要、爱与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的配合。笔者认为,这五方面的内容与职业认同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也需要5方面的内容:
  1.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教师能否融于一个群体的基本前提是生活的需要,一个物质生活不稳定的个体很难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形成的第一方面就是满足教师基本的生活需要。
  2.保障教师安全。教师的安全既包括生存环境的安全,也包括心理的安全。在我国,高校教师的基本人身安全一般可以保障,但是心理安全存在隐患。如果高校教师长期处于紧张的教学工作和科研压力之下,很难实现心理的安全和心灵的寄托。长期的压力在影响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造成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降低。
  3.激发教师的归属感。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有无归属感。高校教师的归属感是指个体对于学校的情感依赖程度、职业的喜爱程度等。强烈的职业归属感有助于教师工作质量的提升。
  4.满足教师爱与尊重的需求。爱与尊重是每一个个体不可缺少的精神需要。一个感受到爱与尊重的个体将会处于幸福、兴奋、激昂的状态,将会把精神上的满足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事半功倍的完成教师教学工作。
  5.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教师价值与精神境界的最高追求。知识分子往往比常人有更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教师作为优秀的知识分子,对于自我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比一般人更迫切。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教师对自我职业的认同,对自我价值发挥的肯定。
  (二)提升教师职业认同的建议
  1.保障教师的物质生活,即工资和福利。2.为教师提供一个安全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3.丰富教师的精神需求,增强教师的归属感。4.增强高校人文关怀,满足教师爱与尊重的需要。5.不断激发教师自我价值的提升
  三.总结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其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和力量之源,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质量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不断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契合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的发展。从物质到精神,再到对自我价值的认可,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将会在高校所创造的良好的人文环境下不断提升、不断发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大学教师专业自我认同对提升教学品质的作用”(SQ161039).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当今人才竞争激烈,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依据学校德育的规律和现代德育理论,针对德育隐性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学校德育隐性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德育隐性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策略  一.德育隐性课程的内涵及特征  1.德育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主要取决于锅炉的燃烧是否优化运行.本文针对锅炉燃烧的优化目标,锅炉运行优化参数的确定,确定优化参数值的试验方法,锅炉优化的运行途径和燃烧优化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大纲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阅读,就要通过识字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广泛阅读,就必须大量识字;写文章,就要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会用字
内容摘要:自上个世纪初以来,杜威的教育思想便已在我国流传开来,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至今仍启迪着当今我国的教育改革。杜威的这种教育思想在《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着明显的体现。虽然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所依赖的教育哲学基础不同,但二者在教育理念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因此,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对杜威“教育无目的论”进行再思考,必然有助于推进和
文章简要介绍了工程监理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内容、目的、方法,并基于工程实践,探讨了组织协调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内容摘要:学习歌唱技巧的目的,在于使歌唱能够轻松地唱出特定的音高和一定音色与音准的声音。声音形象的形成,迫使歌唱发生机制以一种最精确、微妙的方式进行自我调整,才能建立起正确的声音位置使发出的声音接近于想象的音型。  关键词:乐感 音高 音准 声音形象 发声器官  学习歌唱技巧的目的,在于使歌唱能够轻松地唱出特定的音高和一定音色与音准的声音。在声乐技巧的训练中,歌唱者必须根据个人的嗓音条件,做到基本
【摘 要】节水农业不同于节水灌溉,它包括工程措施节水、农业措施节水和管理措施节水,是一个更加完整的节水概念。在水资源日益紧缺、大力提倡节水农业的新形势下,节水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对农业节水措施的论述,旨在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节水农业在维护区域水资源平衡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工程;节水;措施;方式  1.工程措施节水  1
内容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初中、高中的作文在考试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分值,而且通过作文学生才能在书面上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将自己的见解传阅。因此,做好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个人教学经验说说关于小学作文的教学重点。  关键词:小学作文 教学重点  一.记实  小学生对于刚刚接触的知识都会充满了好奇与新鲜感,此时,老师必须告诉学生写作文最为重要的
【摘 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投资,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严重困扰着建设工程投资的管理,就其超支的原因很多,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通过论述设计阶段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体现工程建设项目中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达到工程造价合理有效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全过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重要性  1.在设计阶段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在设计阶段,
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变电站不同的主结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操作任务,也都将影响到倒闸操作的每一具体步骤.因此,针对不同的典型操作,分析其危险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