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13年大冰出版第一部作品开始,文学对他的评价就褒贬不一,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扬、有挖苦……,总之各路声音均有。面对他同时拥有普通人的生活和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生经历,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他是怎样安排二者,平衡人生的?也许从他已经出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略窥一二。畅销的作品不一定要有身后的文学功底,但他一定要有能够打动人心的最朴实的东西,想必那就是大冰一直在坚持的写作信条吧。
关键词:大冰;文字;叙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01
一、多重身份铸就精彩人生
说起大冰,我想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作品当属他的《乖,摸摸头》了,从他之后的一列作品,我们隐约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身份复杂自不必多说。说他是个野生作家亦不为过,和以往一样,文字不虚构、不矫情、不鸡汤,只是把多年积淀的故事娓娓道来;他是个孩子气的老男孩,他的人生仿佛是一个传奇,一个人人都曾幻想过的江湖故事,更是羡煞旁人。
二、文学也江湖
(一)一个“文氓”的自白
大冰自称“文氓”,就是指“没有任何文学功底的流氓”,虽然这只是他玩笑一般的说辞,但也确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作品的自发性与随意性。
从他的性格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循规稻矩”的人,他热爱自由,豪放不羁。他的作品把他这种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华丽词藻,没有优美句段,更多的是口语化的表述,就像是站在你面前讲一个故事。
读他的作品就像是和他一起经历了一次旅行,没有目的地和终点,却让人不觉压抑。他的故事不讲究章法,写作手法很有意识流作家的特点,但是语言文字又没有那么晦涩,以白描为主,煽情,哲理为辅,还掺杂着一些方言,佛语、歌词,甚至网络语言,平实中又表现出他的幽默感。
(二)质朴语言中的感动
但事实上,说他的故事毫无章法也并非如此,在读他的作品时,总是能很容易读出他想表达的东西,即使是他在用一种玩笑的语气吐糟,却能读出与之相反的他内心真正的感动,譬如他用了很大一段文字描述每次与他的搭档见面时的场景:她穿着人字拖,蹲在后台的楼梯上啃玉米,头发还没有来得及收拾,对着他傻傻地笑……他用一种嫌弃的语气描述了他当时的心情,但是看得出来他的记忆深刻,从他平凡的描写中也能感受到这个带给他的感动。
(三)“真实的故事自有千钧之力”
大冰作品的真實性也自然被不少读者质疑过,而他也很霸气地回应“真实的故事自有千钧之力”。他写的不是旅行文学,也非游记,只是单纯地讲故事,展示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或许有的故事有虚构的成分,但他的目的并不是把故事“编”得像小说一样跌宕起伏,他只是想用平凡的故事打动人心,宣扬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没有文学性”的文字
自从大冰成为畅销书作家后,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一个没有文学功底的人写出来的书会畅销?一些自称“高品位人士”的文学评论者,用衡量文学作品的眼光来审视大冰的作品,说他的作品“没有文学性”,不少的人跟风指责他不尊重文学,写出来的东西缺乏文学功底。
而我想说的是,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文学作品的创作门槛也降低不少,我们并没有资格要求每个人的文学作品都要文学功底。
大冰只是一个说书人,一个故事分享者,他的文学不需要反复思考,千锤百炼,我们也不能要求他作品的思想必须达到某个高度或者内容必须吸引眼球。我想,这么多喜欢他作品的读者,不一定是冲着他的文字,而是他表达的真实情怀去读的。
三、三观且须重定位,活出自我才是真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看了不少人对大冰的评价,大家的评价不一,但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都不算好。而我,不能算是他的粉丝,也与他没有交集,仅仅是读过他几本书的读者。我认为,我们都没有权力去轻易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没有权力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三观。
一些人给他贴上了这些所谓的标签,可我觉得像地这样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妥,我在知乎上看一段话:“每个人心中追求与守护的价值与理想都不同,但是一个全面的‘人’应当在有生之年广泛地吸收各种价值观体系,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自由独立地成为一个‘人’。”大冰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追求的,但这是他自己的方式,旁人没有资格评价。
而他选择浪迹天涯当一个背包客是他对生活的态度,他只是给大家分享故事,并没有怂恿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生活,对于因为他的书而想和他一样仗剑走天涯而没有成功的人,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他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和千千万万的你我一样,他的生活或许不是你我喜欢的,他的文章或许不是每个人推崇的,他的价值观可能与我们不同,但是,他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为自己努力活着,而用什么方式,我们暂且不议。就如他所说:“愿你我可以朝九晚五,又可浪迹天涯”。
参考文献:
[1]《么么哒 好吗好的》 大冰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09-01.
[2]《乖,摸摸头》大冰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09-01.
[3]《我不》大冰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09-01.
[4]《中国文学概论》 袁行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1-01.
关键词:大冰;文字;叙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01
一、多重身份铸就精彩人生
说起大冰,我想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作品当属他的《乖,摸摸头》了,从他之后的一列作品,我们隐约能够感受到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身份复杂自不必多说。说他是个野生作家亦不为过,和以往一样,文字不虚构、不矫情、不鸡汤,只是把多年积淀的故事娓娓道来;他是个孩子气的老男孩,他的人生仿佛是一个传奇,一个人人都曾幻想过的江湖故事,更是羡煞旁人。
二、文学也江湖
(一)一个“文氓”的自白
大冰自称“文氓”,就是指“没有任何文学功底的流氓”,虽然这只是他玩笑一般的说辞,但也确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他作品的自发性与随意性。
从他的性格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循规稻矩”的人,他热爱自由,豪放不羁。他的作品把他这种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华丽词藻,没有优美句段,更多的是口语化的表述,就像是站在你面前讲一个故事。
读他的作品就像是和他一起经历了一次旅行,没有目的地和终点,却让人不觉压抑。他的故事不讲究章法,写作手法很有意识流作家的特点,但是语言文字又没有那么晦涩,以白描为主,煽情,哲理为辅,还掺杂着一些方言,佛语、歌词,甚至网络语言,平实中又表现出他的幽默感。
(二)质朴语言中的感动
但事实上,说他的故事毫无章法也并非如此,在读他的作品时,总是能很容易读出他想表达的东西,即使是他在用一种玩笑的语气吐糟,却能读出与之相反的他内心真正的感动,譬如他用了很大一段文字描述每次与他的搭档见面时的场景:她穿着人字拖,蹲在后台的楼梯上啃玉米,头发还没有来得及收拾,对着他傻傻地笑……他用一种嫌弃的语气描述了他当时的心情,但是看得出来他的记忆深刻,从他平凡的描写中也能感受到这个带给他的感动。
(三)“真实的故事自有千钧之力”
大冰作品的真實性也自然被不少读者质疑过,而他也很霸气地回应“真实的故事自有千钧之力”。他写的不是旅行文学,也非游记,只是单纯地讲故事,展示人生的多种可能性。或许有的故事有虚构的成分,但他的目的并不是把故事“编”得像小说一样跌宕起伏,他只是想用平凡的故事打动人心,宣扬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没有文学性”的文字
自从大冰成为畅销书作家后,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一个没有文学功底的人写出来的书会畅销?一些自称“高品位人士”的文学评论者,用衡量文学作品的眼光来审视大冰的作品,说他的作品“没有文学性”,不少的人跟风指责他不尊重文学,写出来的东西缺乏文学功底。
而我想说的是,在当今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文学作品的创作门槛也降低不少,我们并没有资格要求每个人的文学作品都要文学功底。
大冰只是一个说书人,一个故事分享者,他的文学不需要反复思考,千锤百炼,我们也不能要求他作品的思想必须达到某个高度或者内容必须吸引眼球。我想,这么多喜欢他作品的读者,不一定是冲着他的文字,而是他表达的真实情怀去读的。
三、三观且须重定位,活出自我才是真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看了不少人对大冰的评价,大家的评价不一,但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都不算好。而我,不能算是他的粉丝,也与他没有交集,仅仅是读过他几本书的读者。我认为,我们都没有权力去轻易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没有权力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三观。
一些人给他贴上了这些所谓的标签,可我觉得像地这样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妥,我在知乎上看一段话:“每个人心中追求与守护的价值与理想都不同,但是一个全面的‘人’应当在有生之年广泛地吸收各种价值观体系,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价值体系,自由独立地成为一个‘人’。”大冰这样的生活方式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追求的,但这是他自己的方式,旁人没有资格评价。
而他选择浪迹天涯当一个背包客是他对生活的态度,他只是给大家分享故事,并没有怂恿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生活,对于因为他的书而想和他一样仗剑走天涯而没有成功的人,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他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和千千万万的你我一样,他的生活或许不是你我喜欢的,他的文章或许不是每个人推崇的,他的价值观可能与我们不同,但是,他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他为自己努力活着,而用什么方式,我们暂且不议。就如他所说:“愿你我可以朝九晚五,又可浪迹天涯”。
参考文献:
[1]《么么哒 好吗好的》 大冰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09-01.
[2]《乖,摸摸头》大冰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09-01.
[3]《我不》大冰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09-01.
[4]《中国文学概论》 袁行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