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人尼克,要么刷新纪录,要么粉身碎骨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t1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日晚7点,尼克?瓦伦达手持一根平衡杆出发了,脚下是一根高空钢丝——在时速48公里的强风中,它正呼啸作响。 尼克要从芝加哥河畔179米高的马里纳市大楼西塔出发,走到对岸的193.55米高的里奧贝纳大厦顶层,两者高差超过14米!
  此刻,芝加哥的天已经黑了,摩天大楼里亮起了灯,尼克成了零星灯光中的一个小点。他面无表情,没人猜得出他在想些什么。一旦失误,他很可能粉身碎骨。此刻,摄像机正对着他,向200多个国家直播,但现场直播延时了10秒钟,以避免出现血腥镜头。6分52秒后,他成功了!
  挑战还没有结束,尼克再次回到马里纳市大楼西塔楼,蒙上双眼向东塔楼走去。他真正是命悬一线。1分17秒过去了,尼克平安着陆。他一举打破了最高海拔走钢丝纪录和最高海拔蒙眼走钢丝纪录。目前,尼克已拥有9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不折不扣的“钢丝之王”。
  走钢丝是最古老的高空运动之一,在维基百科中被定义为一项“艺术”。艺术需要时间打磨,在钢丝上怎样掌握平衡,防止打滑,都需要挑战者做大量训练。
  尼克1979年出生于美国著名的“飞人瓦伦达”家族,祖先是奥匈帝国的后人,18世纪就开始从事马戏表演。尼克说自己是在钢丝上长大的。“我第一次走钢丝是2岁,我抓着母亲的手在钢丝上晃悠,当时就觉得好玩。”4岁时,尼克能独自一人站在钢丝上。为了让他学会更好地处理外界干扰,父母甚至拿着玩具枪朝他发射子弹。
  19岁,尼克正式开始表演走钢丝。每周6天,每天6小时,他都在钢丝上度过,外加每周10小时的负重训练,以及5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在尼克看来,走钢丝是一种“头脑里的功夫”,“这不是特技,每次的表演和挑战,我都会做好十足准备。”他沉迷于技术分解在钢丝上的动作,每一步应该如何迈出、步伐多大都有精确的计算。
  2011年,尼克成功挑战了波多黎各圣胡安双塔间30米高的钢丝表演;2012年,他穿过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尼亚加拉瀑布;2013年,他在457米高空征服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到23分钟的时间里,走完426米长的钢丝……
  尼克一直遵循家规,不使用安全网、保护绳等措施。此次挑战芝加哥三大高楼,他仍然选择零安全设备上场,“我唯一的后备计划就是跪下,抓紧钢丝,等待救援。”
  瓦伦达家族前辈曾教导后人,不为自己留后路才能减少失误率。但事实上,有不少家族成员在表演时受伤甚至丧生。1962年,尼克叔叔马里奥在表演7人叠罗汉时失利,不幸瘫痪。1978年,尼克的祖父、73岁的卡尔从30米高钢丝坠下摔死,心理学名词“瓦伦达效应”正是源自这一事件。
  尼克为自己买了1.2亿元保险,这更多是为家人考虑。1999年,他在蒙特利尔表演时,跪在9.1米高的钢丝上向埃伦蒂拉求婚。现在,他们的3个孩子也经常参与钢丝演出。
  尼克与美国探索频道有一份合约,2013年起尼克钢丝表演的直播权被天价买下。有人唏嘘感叹他拿命换钱,尼克说:“我爱走钢丝。就算明天中了彩票,我仍会坚持下去。对于死亡,我没有恐惧。”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史诗《江格尔》两个俄译本中的序诗为语料,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的“三维”转换视角对两个俄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位译者在翻
每年春节过后,都是企业进行规章制度与员工手册修订、完善的高峰期,经常遇到企业提出这样的问题:企业规章制度、员工手册,要设计得更详细,还是更简化?到底是详细好,还是简单好?  如果在2005年之前,笔者可能会说:不必太详细,一套简单的员工手册搭配个短期的劳动合同即可;  如果在《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的2008年,笔者可能会说:越详细越好,尤其针对行为规范、违纪定义等,必须要事无巨细详尽列举。此外,除
期刊
谁是黄炳坤?rn公司里的人在央视、工人日报等新闻客户端发现了他的身影.沈阳“抗疫大白”黄炳坤,和他的志愿者工友,在全封闭小区除雪、修电灯、清运垃圾,还背着42公斤重的洗
期刊
2020年9月19日至20日,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和中国蒙古学学会卫拉特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卫拉特学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民族大学
期刊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团体、个人等视为文化遗产并且自发进行各种表演、实践活动形式所借助于使用的实物、工具、文化场所或工艺品等.由此定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通过分析2020年前11个月俄罗斯特别是远东联邦区的经济形势,比较全俄和远东疫情发展的差异,可以发现,远东联邦区医疗服务和社会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传播行为呈现出分散化,网状结构的特点,不再受著作权人的有效控制.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认定中目前存在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