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传统医药PK现代科学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危急之际,竟也是全世界人民各出“奇招”之时。
  例如印度的喝牛尿、洗牛粪澡,伊朗的舌头舔栏杆,日本的抢购花岗岩与纳豆,俄罗斯车臣的聚众吃野韭菜等,这些新闻一出,国内的双黄连、童子尿与穴位注射等疗法,终于少了几分孤独。不管支持或反对,它们显示出不仅病毒不分国界,传统医药与伪科学的存在也不分国界。
  传统医药与伪科学固然不应划归一类,但就现代科学的立场而言,都一样显得滑稽奇葩。

发展中国家的纠结


  撇开用花岗岩、香烟杀毒的伪科学不说,这些奇特疗法大多都有宗教或民族传统医药的脉络,这也就使部分现代科学的支持者坚持把矛头指向传统文化这一宿敌。如果传统药物的处方要得到保留,也应该先通过现代医学的循证检核。
  大部分主流的传统医药从业者,似乎也同意现代科学标准,但实际上却没那么简单。现代医学质疑任何未经循证科学方法检验的内容,这表示传统的知识话语不应该夸夸谈其玄理;而通过现代方法认可的那些,也不过是尝百草、歪打正着的结果,或不知其所以然而被传承下来。这等同于对传统知识话语的否定,与传统医药连结很深的支持者自然难以接受。
  有调查指出,在印度乡村,现代医学的形象其实也已经很高,但是这不代表传统医药的重要地位就会被动摇。而且支持者会认为,不应该留下各种孤立的草药而丢掉背后的学说,现代医学正是因為抛弃这些解释,才无法理解传统医药的真正效果;土方法即使包含一些错误,毕竟也仍然是“与人民最亲近”的技术。
  全盘肯定或抹杀传统医药皆不可取,但折中方案又像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拼凑物。相比之下,不妥协的两极立场在理论上更为自洽。一边是有着方法论洁癖的现代生物医学坚持狭窄的视野,只愿偶尔屈尊放行少数药物;在另一边,深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医学虽声称不反对现代科学,但被群众逻辑、传统学理或赢利动机过度捆绑之下,容纳的糟粕不在少数。传统医药在人命关天的当头,严重的伦理和政治后果令人揪心;在许多古老医学源远流长的国家都是如此,各方早已长期争论不休。
  印度社会从英国殖民时期以来,对“阿育吠陀(Ayurveda)”“乌纳尼(Unani-Tibb)”等传统医药门派的态度就有分歧。甘地与尼赫鲁就分属国粹派与西化派。在独立后初期建立保健体系时,按照著名的博乐报告(Bhore Report)的建议,传统医药并不受国家认可,但是印度有着庞大的乡村,加上诸如“现代印度药学之父”乔普拉(R. N. Chopra)努力不懈地推动,传统医药很快在卫健体系里取得地位。近年来,印度人民党当政后成立传统医药部,传统医药更是高歌猛进。
  在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袖—像是曼德拉、图图主教、莫特拉纳(Nthato Motlana),往往与部族传统并不亲近。莫特拉纳尤其提倡科学,在打击巫术迷信方面不遗余力;曼德拉的妻子温妮,多次拒绝巫医为被押受审的曼德拉祈福。种族隔离结束后的南非巫医,有的走向单纯的占卜专家路线,有的则是群魔乱舞,像是胡乱医治艾滋病、犯下各种恐怖谋杀案件、干预政治经济事务,都经常见诸报端。
  不论是印度、南非或中国,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在逐步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时,传统医药并不会因“现代化”消失,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起转型,如何去芜存菁是种考验。印度人民党政府当前鼓吹传统医药抗疫,同时仍然逮捕了一名举办“牛尿抗疫派对”而导致参加者感染的党员领导干部。

荒野与实验室


  发达国家也有传统医药,欧洲有欧式的传统药草店,在病例激增后一样订单暴增。如果说常见的说法“中西医的对立”是道伪命题,应该正名为“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对立”,那么言下之意是指,这其实是理性科学与愚昧习俗的战争,但这又抹除了世界上各式各样族群的传统医药之间的区别。
一名女性在体验阿育吠陀草药浴

  印度人民党当政后成立传统医药部,传统医药更是高歌猛进。

  世界各地传统医学的药物,大量在野外取得,或是以农业、畜牧业、狩猎采集经济为基础的动植物、矿物等。尽管历史上也逐渐发展出长途的药物贸易与运输(比如明代的人参或早期丝绸之路的肉豆蔻),但是前现代时期的医药基本依托于不同气候与地理条件下的自然环境。
  举例来说,因纽特人生活在植物不易生长的北极圈附近,所以草药的数量相对稀少,对海豹之类动物的使用却是居主导地位。一般中医不见得会关注印度的阿育吠陀,就更不会注意因纽特医药或巴西亚马孙丛林的医药,但它们确实显示出不同的医药传统是怎么在各异的生态环境下发展出来的。
1805年,塞尔吐纳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

  同样是眼病,中医可能会用鸡蛋、人乳、枸杞、左手香,甚至蟾蜍之类的药材;古代欧洲可能会用小米草、勿忘我、梅花草、金盏花;印度可能用所谓的三果宝配方、酥油、茴香、银杏果;而因纽特人的处方则是用海豹脂肪或雷鸟胸肉敷在眼睛上。不只是眼病,对于肺结核之类的呼吸道疾病也是取海豹血、海豹脂肪,拿来内服外用;像地衣、潜鸟、喇叭茶这类药材,也都是因纽特人生态环境下特有的产物。

  欧洲有欧式的传统药草店,在病例激增后一样订单暴增。

  不同地区也有相像的处方,比如因纽特人也像中医一样用人乳治眼病;但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不同是首要因素,比如亚马孙丛林的药材里,大概只有14%在中医里有对应,大部分都非常不同。
  所以,就像高度依赖自然地理环境的古代经济有时被称为“自然经济”,我们甚至不妨将各种传统医药称作“自然采集医药”或“生态依赖医药”,如此一来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传统医药差别也就更加清楚,而不只是笼统地将其归类为“传统”。
  现代医学很大程度上源于近代地中海与西欧城市,并在航海扩张中,逐渐扩大并笼罩于全球的经济与学术圈,以及在这种基础上逐渐精密化的解剖学、博物学、外科医学的实验室与课室里。
  1805年塞尔吐纳(F. Sertürner)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之后,1827年默克药厂开始生产销售吗啡。现代制药学越来越独立于自然环境。新疆的天山雪莲会受到气候变化和滥采的影响,但药厂生产的吗啡和盘尼西林不会。
  在这样的对比下,现代生物医学不妨称为“解剖室与实验室的医学”,是属于手术刀、显微镜、培养基与试管的技术。刚开始的时候,材料或许也来自罂粟这样的自然界产物,但技术的发展逐渐打造了穿梭于器官、细胞、化合物的操作空间,可以在世界各地复制教学,脱离了对生态环境的依赖。

适应,还是操作自然环境?


  除了渴望传统医药有现代医学所无的奇效之外,一般常提到传统医药的优点往往是它们天然有机不伤身体,更能做到长期的治本而非治标—或许尝过现代疗法如抗生素严重副作用的人,能体会破坏与侵入性之苦。
  其实,传统药材也有毒性,例如能造成肾衰竭与癌症的马兜铃酸,还有各种含有害重金属的药方、残害野生动物却没有疗效的动物药材、迷信怪力乱神的巫术型疗法,以及素质良莠不齐的厂商与醫员等。
  确实有非常多的疗法与药草已经逐渐被现代医学认可,例如对针灸的研究近年来有了飞速的突破,各种草药(如银杏白果、金盏花、青蒿)普遍得到使用。但传统医学也确实对很多药理并不清楚,比如古代欧洲手稿对金盏花、小米草的疗效是用星座运行来解释的;印度古医学经典《妙闻本集》《八支心要》里虽然有不少有价值的草药,但是牛粪尿这种宗教处方同样出自其中—这些经典在历史上受过很多不同力量的影响,掺杂了医学家和印度教祭司各自的痕迹。
3月1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牛尿抗疫派对上,民众将牛尿淋在冠状病毒的漫画上。他们称,这有助于预防冠状病毒

  古代人由于无法深入观察人体的实际运作,也不清楚药材的内含成分,只能观察服用后的身体感觉与变化,难以对那些肉眼难辨的致病机理精准干预。因此,固然许多草药有其疗效,但也只能根据主观感受来判断,就像“配合节气生活”是一种知识,古人却不知道气候的原理。
  传统医药虽然也对器官的运作有一定推测,却不知微观详情,于是就人的总体外貌推断“体质”“体液”或“气”如何作用,并与人的性格或宏观宇宙联结,但这些联结延伸得越庞大就越远离临床的现实。
  “配合节气生活”是一种适应生活环境的知识。许多传统往往强调,药材香气可以给人何种感受,按照时辰与季节生活以避免与环境失调,依体质采用不同手法调节身体,如滞郁的人应该增强生命力,性情激烈之人应该缓和些才会更加健康。基于身体感受的思维方式虽然称不上科学,但就像“节气”一样还是有它的规律性。
  如果要理解传统医药的效用与局限,我们不妨将其看作在技术孱弱的自然经济时代,人们试图适应并保持身体与环境的和谐;而现代医学则是人类介入自然的能力增强后,使得治疗能力也大幅提升,于是人们也更肆恣地挥霍健康了。
  现代医学尽管力量非凡,但操控自然仍会力有未逮,因此身体日常的自我调养、感知与预防仍然重要。这是传统医药除了草药以外,可以提供给现代人的一种参考。传统医学的学理如果要去芜存菁,可以是去除迷信糟粕后留下一种自我觉察的调节力,立足于身体的现实感。
其他文献
移工们挤在一间很小的公寓里  阿拉伯地区新冠疫情高峰之时,一篇报道特别引人注目。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Aramco)因应疫情,找了一位南亚劳工装扮成消毒装置,在公司园区游走发放消毒液。照片在社交媒体上被疯狂转载,引发大量争议,网络舆论跨国群起挞伐。  在世界各国,因产业人力空缺而引进跨国劳动力行之有年,各种歧视和劳动权益上的不平等早非新闻。然而,谈到外籍劳工(又称“移工”)的生活环境与权益,阿拉
汉密尔顿画像  “为何一个私生子、孤儿,婊子和苏格兰人养的儿子,降生于加勒比海的一片荒芜之地,家徒四壁,潦倒困苦 ,最终能够成为一个伟人与学术榜样?”  豆瓣9.5分、轰动一时的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其开场曲《Alexander Hamilton》寥寥几句,就揭示了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身世。这次,我们展开讲讲,这个来自西印度群岛的罪恶“私生子”,到底迎来了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来自加
首尔发掘出的1600多枚朝鲜李朝前期的金属活字  韩国首尔出土的一批金属活字,近来引发了中韩网友的热议。据韩联社援引韩国文化财厅发言称,6月29日,该厅在首尔发掘出1600多枚朝鲜李朝前期的金属活字、天文时钟部件、铜钟、火器等文物。  这是韩国首次在同一个区域发现了如此大量、多种的金属活字。不少韩国人认为,这是韩国“发明”活字印刷的“铁证”。这已经不是韩国人第一次为活字印刷沸腾了—早在2014年索
朝鲜遣使中国,在明朝时称使节为“朝天使”、在清朝时称“燕行使”,一褒一贬,折射的是朝鲜民族深深的优越感,全因“慕华”,对先进华夏文明的认同和追崇。  朝鲜半岛的地理特点决定了,半岛文明的外交对象在一个漫长的时段内,仅限于东亚大陆和日本列岛。日本列岛由于岛国根性,缺乏外扩的内在动力,近代之前,半岛文明的所有外部机遇或压力几乎都来自西、北方向的东亚大陆。  古代朝鲜民族经年血泪凝结的宝贵外交经验,可以
HS2需要穿过的并非无人的乡野,而是富庶的村镇。另一个复杂之处是,如何与现有的铁路系统衔接。  英国政府最近终于拍板,要上马第二条高铁,紧接着就有消息说,中国铁建给这个名为HS2项目的主管写信,称可以用5年时间,以英方2015年560亿英镑的预算建成HS2。  目前英国对HS2所需时间和成本的最新估算,已经飙升至20年、1060亿英镑,也就是说中国铁建的承诺是以一半的预算、1/4的时间为英国建成H
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以前,萨达姆统治下的学术界虽不算宽容,但伊拉克仍可算是中东的主要学术重镇,有大量周边国家的留学生前往巴格达。  对于愿意接受萨达姆统治的伊拉克人(尤其是逊尼派)来说,除了大学免收学费,还有充裕的奖学金支持学生出国深造,回国后可以进入各种岗位服务。  2003年以后,混乱不堪的政治经济局势,使得伊拉克难以发展教育及学术。无数人才遭到杀害或流亡海外,留在国内的教师经常收到从门缝
瑞典,遛狗的老年人  根据最新的联合国人口报告,202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占比13.5%,65岁以上人口占比9.3%。而欧洲的老龄人口占比,几乎是全球平均比例的两倍。按照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整个欧洲已经深陷老龄化泥潭。北欧福利国家也不能幸免,其中尤以芬兰的情况最为严重:60岁以上人口占比29%,65岁以上人口占比
5月28日,韩国三星电子推出用于电源传输控制器的MM101和SE8A芯片,支持最新的快速充电标准USB-PD 3.0。在该标准下的最大输出功率,是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快充功率的6倍。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尽管华为“备胎一夜转正”的海思芯片很替国人长脸,但目前我国芯片企业和三星这样的顶级芯片企业相比差距仍较大。而三星的芯片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史,也就显得格外有借鉴意义。废墟中诞生的巨人  
蔡运磊  前不久,巩俐扮演的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上了微博热搜。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体育健儿、运动明星,都能像郎平那样一直处于高光时刻的。  鲁迅先生曾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里指出娜拉的命运: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如果把有些退役后的明星运动员比作这位悲催的大女主,其命运甚至还不如娜拉—退役后的他们,很少有人能再回去。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前球星德隆蒂·韦斯特,就是这么一个典型人物。21岁的他在NB
周末,奥斯陆Grensen大街  瑞典作家奧斯坦·贝里(Osten Berg)喜欢把北欧四个国家脸谱化。  “瑞典是北欧的高富帅:左手生物科技,右手医药器械,还坐拥诺贝尔和宜家两大IP;丹麦是精明的生意人:不苟言笑,一板一眼,是北欧的德国人;芬兰是北欧的农民:它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是坐拥有机农业的大地主。挪威?谈到挪威,第一反应就是石油和三文鱼,除此之外……还有索尔斯克亚吧(前曼联球星,现曼联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