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禁食对减重和糖脂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干预是治疗肥胖的重要措施.间歇性禁食(IF)是一种正常能量和能量限制(或完全禁食)交替进行的膳食模式,主要类型包括隔日禁食、周期性禁食、限时禁食、斋月禁食等.现有研究表明,IF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并促进健康.然而,何种IF方案对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的干预效果更佳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在介绍IF常见方案的基础上,针对IF在减轻体质量,改善血糖、血脂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及IF疗法的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IF的深度推广、运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发现,IF不仅对减重有益,还有助于降低血糖和体脂,改善血脂谱,减轻胰岛素抵抗.同时IF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实施时仍需关注个体差异,结合个体实际.
其他文献
背景 气流受限程度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进展的关键指标.然而由于检查禁忌、依从性等问题,导致部分患者难以开展相关检查,无法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目的 建立并评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COPD患者重度气流受限风险预警模型.方法 采用横断面设计调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某三甲医院的COPD住院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指标与肺功能检查数据.将数据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中使用4种缺失值填充方法、3种特征筛选方法、17种机器学习和1种集成学习算法构建216种风险预警模型
背景 运动性低氧(EID)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与COPD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目前预测EID的指标多依赖肺功能且结论不一.目的 探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预测COPD稳定期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诱导的EID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2020年于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门诊进行随访的COPD稳定期患者67例,同时完善了肺功能、6MWT、评估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并计算BODE指数.收集6MWT过程中
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轻度认知障碍(MCI)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了解其患病率对于推进健康老龄化有重要意义,但近10年尚缺乏大样本调查数据对全国老年人群MCI患病率进行全面报道.目的 了解近10年中国老年人群MCI患病率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展老年公共服务政策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21年1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PubMed、Ovid、Springer Link、EmBase等数据库,获取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20年12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幸福.而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外源性褪黑素治疗和光疗,其中光疗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通过分析近年来光疗治疗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文献,对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发病机制、光疗机制以及疗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在临床上对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随着真实世界研究、精准治疗等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科研工作者对医疗大数据处理的需求不断增大.机器学习技术因在处理海量、高维数据及开展预测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故而近些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除应用于疾病诊断、影像识别和风险预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机器学习可被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的决策支持相关研究中.本文就机器学习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间歇性禁食(IF)作为一种周期性能量限制的饮食干预方式,已被证明有广泛的健康益处,有助于减轻体质量、改善葡萄糖调节、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抑制炎性反应等,进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IF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潜在作用关注不足.本文通过对IF对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发现IF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