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妨心“苦”点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一个老者曾跟我发过一句牢骚:“我的孙子每天起早贪黑,似乎有做不完的作业,真是太累啦,叫人看着心疼,而你们教师也叫苦不迭。我的看法恰恰是:‘心’苦了——我说的是‘用心’的‘心’。”我一听颇感不对劲,更不是味,学生起早贪黑,我们教师也没闲着,况且我们还得上嘴唇下嘴唇整天不停地动,舌敝唇焦的。我认认真真的理了理头绪,重新审视了自己以及同行们一贯的教育行为,似乎有所思:老者的话像他的皱纹一样深刻,可谓一针见血。
  的确如此,我们不少的教书人行为,似乎越来越被我们手中的试卷、习题集所左右。我们似乎泯失了自己的育人理念,也似乎我们的育人理念已上升一炉火纯青的境界,彻底沦为试卷、习题集奴隶。于是乎大家对学生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被东南西北中的资料大搜寻所替代;对教材内容的科学传授,也被简单刻板重复的课堂拉动所替代;对为巩固所教授内容而必须进行的典型习题的精挑细选,更被课后典型非典型、相关非相关、有意义无意义的题海战术所替代。
  殊不知,教师对学生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因为只有将学生和教材研究透,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材编者意图。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拟定更契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挑选为数不多有助于实现所拟教学要求的典型习题。有了契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学生听课便像摘苹果,猫腰一跳,果子便能到手;有了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课自然更顺利,更易懂;有了典型习题的设计挑选,教师布置的作业必然量少而精干,而且以一当十。这样,对教师,事倍功倍;于学生,事半功倍。而试卷、习题集的大搜寻,千篇一律的教材对学生刻板的大拉动,云山雾海的习题大练兵,似乎在引领学生穿越庞大的迷魂阵。这样一来,虽然累得够呛,很多学生却还是对所学所练茫无头绪,更谈不上形成什么思想,培养什么探索创新的精神。最为可怕的是:许多学生因此十分疲惫,生活枯燥,学习情绪低落,了无情趣,结果是知识面狭窄,能力退化,思想僵化,甚至厌学,乃至辍学,世界在他们眼里变得灰暗无光。
  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有不少具有相当教学水平深谙教育内在规律的教师,他们是我们教育战线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尽管在应试排名可能直接影响他们名利的重压下,他们没有被卷进练兵应试的狂热之中,他们依然默默耕耘,遵循教育内在规律,为孩子快乐计,为培养学生能力计,为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计,为学生明天计,为祖国未来计。他们始终不渝地实践着自己的教学理念,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教育的新篇章。
  学生学轻松了,是从教者的一种境界;教师“心”苦了,是做学生的一种福分。
  (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邓 振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积极寻找、探索一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路子。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本文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学生乐于在新奇
很多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如何转化学困生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1.准备教学时兼顾学困生学情设计教学,力争使学困生能取得最大收益。学困生大多基础薄弱,认知准备不足,因此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紧密围绕学困生学情,有侧重地设计好基本概念、物理规律教学及学法指导,逐步帮助学困生建立物理知识大厦。对于物理概念的讲授要降低起点,小梯度,分层次,结合生活实例逐步进行。保证学困生能在一种比较轻松自由的状态中,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材知识是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并非教学的全部。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做到“用教材教”,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使教材内容为实现学生的三维发展目标服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做到“用教材教”,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准确理解教材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积极领悟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学校与地方实际以及学生的具体需要,实现教材的多样化,提高教学质量。教材思路、框架及教材内容等编写都是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改变偏重道德说教、偏重形式,忽视儿童的真实体验与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倾向。”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活动、行为缺乏目的性,且容易冲动,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的要
一、音乐情感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情感表达中最完美的方式,它以声音为载体把作曲者对现实世界或内心情感世界的感悟淋漓尽致地向听者展示出来;音乐语言又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因为人的情感也是抽象的,是极为复杂、千变万化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同语言相比,音乐的情感表达更细微、更复杂,更富于色彩的变换。例如欣赏肖邦的《c小调钢琴练习曲》时,即使我们并不知道这首乐曲有一个“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