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紧张,偷走了我们的健康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前些年孩子还小时,一次周末我带着她去爬山,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累得不行了,可再看女儿还是又蹦又跳的,浑身还有使不完的劲儿,一点没有累的意思。按理说,小孩子的体力远远不如成年人,同样的路程,为什么成人反而还不如孩子呢?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这里面有很多的医学道理:在爬山的过程中,小孩子是把关注点放在山水景色之中,尽情尽兴地游玩,身心是放松愉悦的。而成年人第一任务是看护好孩子,关注点在孩子的安全上,爬山过程中陡峭的山路、荆棘的树丛,处处都充满了危险,对孩子的监护丝毫不能放松,得时时提醒孩子这个地方不能爬,那个地方不能去,家长在这种状态下心神的消耗远比单纯爬山消耗的体能要多得多。
  
  “悬着一颗心”最累
  
  “多动劳身,多虑劳神”,劳神带来的疲劳感远远比劳身要大得多。带过小孩的朋友都有这种体会,带孩子比上班做家务都要累,因为总悬着一颗心。
  有句俗语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出生的小牛为什么不怕老虎呢?这是一种生命的自然本能,牛犊对周围环境没有任何危险的概念,完全没有防护意识。人也是这样,在婴幼儿时期,人的意识未开,处于混沌状态,身心都是放松的,遇到外界的刺激会有本能的紧张,外界的刺激消除后,身体马上恢复到自然松弛状态。老子所讲的“抟气至柔,能婴儿乎”就是要让我们学习婴儿的先天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是没有病的,病可以说都是在后天形成的。人在成年以后,理性成熟,七情六欲也逐日增多,外在的环境有着很多安全隐患,潜意识会形成人的自我保护系统,防止潜在危险对人体造成伤害。久而久之,就陷入一种习惯性紧张中,也就是无意识紧张状态,而无法自然放松,在这种状态下,人消耗的不单纯是体力,还有心神,也就是阳气。
  
  放松就是治病良方
  
  阳气耗损过多则导致阳虚。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行走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和行走在花草芬芳的公园里,心境是截然不同的。
  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肩部一直耸着,坐着也放松不下来,形成惯性了,这是典型的无意识紧张状态。长期处在无意识紧张中的人双肩会不自觉地上耸,气机上浮,郁结在胸膈部分沉不下去,造成虚火上升,产生胸闷、心烦、易怒、头晕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高血压等病变。治疗时如果不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无意识紧张,无论吃多少药,都只能缓解一时之痛。
  写作这篇文章时,刚好有一位病人来复诊,经过几次调理后,病人双脉平缓,舌苔净洁,饮食正常,大小便通畅,已经是一副无病之躯了。但是这位病人总感觉身上这儿也不舒服那儿也不舒服,好像有东西堵在里面,甚至怀疑患了癌症,非常紧张焦虑。仔细问询后才知道,她在家带着一个一岁多大的外孙,小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一会儿用手指去捅插座,一会儿把碗摔了,没有安静的时候。老太太生怕外孙有个闪失,整天提心吊胆,感觉到很累,起急上火了,又不好意思跟女儿说,烦恼闷在心里边,浑身就不舒服了。
  我跟她说身体正常没有病,是由于长时间的心情紧张劳累所致,她认为我是在安慰她。为了让她相信身体没有大病,我用了道家医学中一个叫做遍山寻贼的手法,按压她的三阴交穴,病人有强烈的酸痛感。有压痛就说明体内有气机淤阻,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的聚合点,这个穴有疏肝解郁、培补元气的功能,是调节心情的妙穴。
  明白了无意识紧张致病的道理,再去旅游时也要学会使自己放松,把肩松下去,使气沉下来,用心去欣赏天地间的秀丽风景,犹如柳宗元在《使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中的描述,一瞬间“心凝形释与万化溟和”,达到古人说的天人合一的养生至高境界。
  
  作者简介:
  武国忠,北京著名的孔伯华医馆的首席坐馆专家,被称为“北京最贵的医生”。
其他文献
施绍莘(1588——?)是晚明著名的散曲作家,有词曲集《秋水庵花影集》五卷传世。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施绍莘本人及其散曲创作观点进行考述和论证: 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对《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散文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梭罗的思想在他生前不被人们认识,直到20世纪下半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反映“边缘文化”的美国华裔文学取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发表了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女勇士》,将美国华裔文学推向了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结合生长而成的一种批评形式。在这里,“媒体”所发挥的不仅仅是载体作用,更重要的是,媒体对于批评产生了塑造和规约的作用,并影响了文学批评的空间
课堂学习需要思考,思考源于问题,为此课堂必须拥有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自身工作实践去听评一些同事的课,我对教师的课堂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汇总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问题的设计科学性、艺术性没有得到施教者的高度重视,不能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逐步改变问话内容及形式,这样就出现了問答式、教师主宰式课堂。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学,逐步实现自主发展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当关注教学中的“六少和六多”,提
期刊
新时期,在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下,一批中国诗人把目光转向本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在创作中形成自觉的“史诗”追求,从而形成当代新诗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本文正是对这一独特景观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