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教学方法思考与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近期任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过程成中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给我们任职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针对任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面临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和设备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探索了适合于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任职教育 课堂教学 设备教学
  随着任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任职教育院校大力开展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大胆创新任职教育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什么是适合于任职教育特点和要求的教学方法呢?如何适应岗位任职能力形成的规律呢?在近期任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过程成中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给我们任职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任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面临的问题
  1.课堂教学习惯思路与课时缩短的矛盾
  在以往长期的学历教育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逻辑性定时思维,也就是课堂教学习惯思路,其主要路向一次是定义、原理、特点、举例、结论。这种习惯思路是基础教育特点的反应,使系统传授知识的要求,并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做保障,而任职教育学员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各层次任职教育时间又长有短,并且相差很大,这种课堂教学习惯思路根本不能适应这种强调岗位能力培养的任职教育,然而这也是在改革创新中一时不能摆脱的习惯性教学思路,有板有眼地环环相扣。而时间又不允许,经常会导致降低授课知识起点增加学时或降低课程要求。
  2.专业教学惯用教练法与岗位目标要求的矛盾
  在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员习惯于针对特定设备进行三段式教练方法,原理讲解-示范演示-操作练习。这种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好地培养学员对设备的操作技能。但是,由于目前的岗位人才目标要求发生了变化,不仅要学会所学设备的操作维护,而且要求对于其他设备的岗位具有适应能力,还要学会设备的管理和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校内演练与实战要求的矛盾
  由于认识水平、设备、场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往往在校内创设实践教学环境和组织实践教学,带着很浓的校园色彩,岗位特色突出不明显,不逼真,很难使学员得到贴近实际岗位的真实体验。
  二、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1.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打破在学历教育中的逻辑性定时思维,以问题或目标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启发思维-研究讨论-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研讨解决,逐步深入,是授课过程成为一个问题牵引的过程。通过这些过程,不但教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牵引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突出目标的岗位性、授课的针对性和学习的高效性。此设计过程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要注意:一是设置的问题要与岗位紧密联系,从岗位实践中提炼问题。二是要依据问题进行层层深入,牵引出必要的知识,有针对性地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三是要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以往的教员讲授式为主的教学,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实现讲、学、做一体,学中做,做中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设备教学方法的思考
  设备教学要突出岗位综合技能培养,按照操作基础教学、模拟式训练、实装化操作、综合化演练、过程评价的步骤顺序来组织实施,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遵循由知识到技能的互相转化规律。
  操作基础教学是指教员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设备原理特点、操作的一般方法和程序,特别是要提出注意事项、操作安全技术规则,引导学员自行学习课程内容,阅读使用说明书,根据原理分析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操作使用程序和方法等。此阶段要突出技能目标,进口能力要点,主要引导学员设计好学习的思路、方法,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模拟式训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模拟仿真器材,组织仿真练习,并采取自主讨论、研究探索、互助互学等方法进行组织。此时,要注意利用现有条件,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使其适应新型设备的发展,发挥其最大的效益。还要注意教员的及时引导,及时纠偏,为下一步上装操作打下基础。
  实装化操作是指利用实际设备进行组织的教学练习,由于实际设备操作要求不同于模拟器材,模拟器材模拟操作是允许有误操作的,而实装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在此階段必须强调教员的指导作用,根据前阶段学员总结归纳的操作方法与正确的操作相比较分析,突出正确的操作程序,方法要领等,采用讲解示范与学员体验型结合的方式。
  综合化演练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按照实际岗位工作程序、分工编组进行的综合操作演练,突出设备的综合运用。在此过程中可以设定多种紧急情景,如出现某一故障,让学员根据所学的原理分析原因,并进行紧急处置,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教员要注意创设好情景,使学员身临其境,感觉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增强实感体验,同时创设紧急情景要恰当,能够真正体现综合运用能力。在组织方式上要强调学员的自主解决处理过程,教员适当引导启发。
  过程评价强调的是过程的评价,在每一步都要及时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教员的指导作用,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一步的训练效果。
  三、小结
  课堂教学方法上打破在学历教育中的逻辑性定势思维,以问题或目标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了学习内容的岗位针对性,使教学不再是泛泛的理论,同时增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实现讲、学、做一体,学中做,做中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设备教学方面突出岗位综合技能培养,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遵循由知识到技能的互相转化规律,符合学员认知规律和岗位能力生成规律,适合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5.
  [2]裴娣娜.现代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18.
  [3]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9-81.
  
其他文献
中国师范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顺应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及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教师教育开始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设置宣告了培养本科
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才算读懂一篇文章。对于教学而言,更要用各种手段展现语文的人性美、人情美,从而唤醒学生的情感,使
当前,我国儿童在适应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家庭的原因,有学校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针对影响儿童适应能力的原因,提出:作为父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童 适应能力 现状 原因 对策  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环境或外界事物以及社会需要的适从与应对能力。儿童的适应能力,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将来能否
摘要: 做班主任难,做职高班主任更难,做职高重组班级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许多班主任面临重新组建班集体的难题会不知所措,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重组班级“合理”的转化至关重要:班干部队伍建设,学生的团结工作,集体活动教育学生,个别谈话,紧密联系家长。  关键词:重组班级 班主任 合理 转化    做班主任难,做职高班主任更难,做职高重组班级的班主任更是难上加难。这也许也是每一位职高班主任的共同心声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体外预应力组合梁进行非线性分析,采用COMBIN39单元模拟栓钉的抗剪性能以考虑组合梁的滑移效应。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对比分析不考虑滑移效应的
新课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都有了更高要求。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深深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愉快学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