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对策探析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x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 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试从就森林病虫害工作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森林病虫害解决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技术探析
  前言
  森林病虫害被誉为没有硝烟的森林火灾, 在森林资源保护中与森林防火有着同等十分重要的地位。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保护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通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的加快, 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相应的完善落实, 防治技术手段及其防治成效不断提高, 其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 形势不容乐观。
  1.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
  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的重点国家之一,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大约有80 多种。其中, 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华山松大小蠹、纵坑切梢小蠹、板栗疫病、柏肤小蠹、建庄油松梢小蠹、, 杨树蛀干类的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杨干透翅蛾, 食叶性的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松毛虫、刺槐尺蠖、松树叶蜂、白杨叶甲,柳叶蜂、蓝目天蛾、柳毒蛾、银杏大蚕蛾、春尺蠖、核桃举肢蛾、板栗雪片象、柿举肢蛾、枣红腊蚧、板栗实象、花椒绵粉蚧、杏仁蜂、日本龟腊蚧、花椒窄吉丁、松针蚧、桃小食心虫、中华松梢蚧、竹节虫、草履蚧等虫害, 以及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杨树褐斑病、松瘤锈病、松落针病、侧柏叶枯病、山茱萸病害、泡桐丛枝病等森林病害为常见与多发的森林病虫害。在林业建设过程中, 我们始终把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治工作作为生态安全的头等大事来抓。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过程中中, 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基本工作方针, 认真落实处置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紧紧围绕我省林业发展大局, 不断强化森防目标管理,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防和除治工作, 积极不断推进森林健康。切实加大对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杨树病虫害等重大生物灾害的工程治理力度, 进一步严格防范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巩固林业建设成果。
  2.对于森林病虫害防治应采取的积极手段和有效措施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应充分利用病虫害及和森林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 按照现代生态学理论, 以林业防治技术措施为前提, 以森林植物检疫为首要手段, 以生物治理为侧重点,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发展森林生物群落中不利于病虫害而有利于林木健康生长的积极因素, 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2.1要着力抓好森林植物的检疫工作。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危害的关键措施。对于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 应划为疫区进行封锁; 对于种籽、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 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 确保营造健康森林, 切实减少病虫害发生。
  2.2要营造混交林。人工造林应进行必要的混交, 混交林内枯枝落叶层能形成极易分解的腐殖层, 生物种群比较复杂, 且昆虫种类较多, 有的昆虫对林木危害不大, 但是一些寄生天敌的补充寄主, 能够在主要害虫数量少的时候, 使得天敌不因缺乏寄主而凋落, 能形成良好的森林环境, 在不同程度上控制或抑制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
  2.3要选用抗性强的造林树种。不但不同树种有不同的抗病虫害能力, 且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间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化成分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具有不同的抗病虫能力, 人工造林应按照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 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进行栽培。
  2.4要切实加强消毒处理工作。在苗圃建设过程中, 鉴于种籽及土壤中潜存有一定的病源和害虫, 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及土壤进行消毒, 这样才能确保出苗率, 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
  2.5要大力提倡封山育林。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关键手段, 能够把单纯林逐步建设为混交林,单层林变成复层林, 疏林变成密林, 形成多样森林体系。应用适当的人工促进或改造措施, 护繁结合, 完善生物的群落, 增加天敌的数量, 不断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 达到控制病虫的有效目的。
  2.6要切实保护害虫的天敌。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 微生物, 益鸟等有益生物, 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一定量的繁殖。
  2.7要切实加强监测预报工作。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 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 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且适时通报。要从加强基层林业工作者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教育入手, 结合有效的科技手段, 形成强大的群众性测报网, 及时掌握病虫发生情况, 避免错过防治的良好时机。
  结论
  要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努力找到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从实际出发,切实搞好这项工作,才能真正保护好林业资源,使其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马立国, 祁敏. 浅谈我省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防治对策[ J]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 8) : 134.
  [2]王晓波.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 11) : 62.
  [3]潘宏阳, 朱新飞, 张春美, 等. 西部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对策[ J] . 中国森林病虫, 2001,( 6) : 36- 38.
  [4]金青娥, 陈娜. 病虫害防治与环境保护[ J] . 河北林业科技, 2003, ( 3) : 49.
  [5] 石端富, 高殿文. 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林业科技情报, 2008, ( 3) : 14 -17.
  [6] 袁钦成. 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 林业劳动安全, 2005, ( 4) : 31- 33.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汤原县鹤立林业局红旗经营所)
其他文献
经上腔静脉(SVC)逆行灌注(RCP)在用于治疗体外循环(CPB)中大量气栓的病人和深低温停循环(DHCA)胸主动脉手术中的脑保护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后,其脑保护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认识的过程,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领导观念,更
本文将分析国家主义、自由主义各自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优缺点,为我国的改革路径提供一个参考.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饮食文化是社会活动的缩影,体现了人们的社交理念。了解中西方饮食差异,可以发扬各自饮食文化的特点,有效的促进其融合,都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对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来自于饮食,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之一。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包含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反映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拥有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研究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更是对
【摘 要】本文介绍了如何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技术关键,包括土壤改良、移栽前的准备、整地及移栽时间、起挖苗木、起运苗木、定植及苗木管理等方面内容,为使苗木移栽成活率提高提供参考。  【关键词】苗木移栽;成活率  1.移栽苗木前的准备  先进行规划,然后落实责任,必须按照规划要求的规格和数量选苗、定苗,并加以落实。为了使苗木的成活得以保证,防止疏漏,具体分工,对责任要进行明确,层层落实,落实到每一个环
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贯彻经营方针和决策,维护流动资产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监督的控
调查发现,城市失业青年较大比例从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等不太需要技术或技能且薪水较低的行业中失业,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定的职业技术或职业技能.所以,加强对城市失业青年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深切的感受到,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知识,往往会使教师感到棘手,也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记忆。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将腐朽化为神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所以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语言技巧:  一、教师语言应该具有准确性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科学性、专业性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