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呼吸”的运用与培养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752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呼吸的起伏是身体的律动,它延续了人体,象征着人类的生命。而舞蹈作为最古老的三大艺术之一,“呼吸”的节奏和律动,也一直体现在舞蹈艺术中。平日的呼吸在舞蹈艺术中神秘而多变,它将舞蹈进行升华,象征着舞蹈的灵魂。“呼吸”在任何舞蹈、舞种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民族民间舞中,它更体现了一个民族舞蹈的风格神韵和律动节奏。
  关键词:民间舞 呼吸 培养 运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渊源古老,文化本质深厚,是最具代表人民真实情感的舞种。舞蹈时,除了通过抑扬顿挫的肢体外在表达,呼吸长短的运用与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运用呼吸使之融合到每一个肢体的动律、体态、节奏及感觉中去,将呼吸的运动规律与肢体动作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将这一和谐的、完美的肢体美贯穿到舞蹈中体现其特有的民族舞蹈性格。
  一、呼吸在民间舞中的特点
  民间舞中的呼吸,吸气是为“起范儿”做准备,提气可提高人体的重心,屏气能帮助人体收紧和戛然停止,呼气则是为了放松身体,为下一次吸气做准备。同时呼吸的快慢、强弱、均衡等变化,也可以表现出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情感表达。用短促有力的呼吸,表现舞蹈的动作紧凑、步法矫健、热情奔放等风格特点;用长线条的呼吸将气息输送到肢体的每一个细胞,使动作有柔、韧;延伸、扩张,得以体现动作舒缓、悠扬的舞蹈,表现出情爱、思念、回忆、缠绵等心理动态。呼吸作用于舞蹈当中,它所展现的是我们内心对舞蹈的感受,表现了舞者内心思绪的内涵,两者相互作用。使观者和舞者达成共鸣,让观者感受到舞者的律动,就像在感受自己的呼吸一样。
  二、不同民间舞中呼吸的运用
  中国民间舞蹈,因地域气候、人文的不同,各民族的思想习性各具差异,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也孕育了不同舞蹈呼吸的特点。
  (一)汉族舞蹈中呼吸蕴含的风俗情感
  汉族民间舞蹈中,动作的起范儿要用吸气,动作结束复原宜用呼气,吸气时细如雨丝,呼气时不知不觉。这不仅是一种自然反映,而且有助于舞蹈者心理上和动作上的美感。如东北秧歌中,呼吸使踢步交替花配合的放与收,形成鲜明对比,充分表现东北秧歌 “哏、俏、浪”的特点。胶州秧歌快速吸气、停顿、慢吐气,体现胶州秧歌拧、碾、抻、韧。再如花鼓灯讲究“溜得起、刹得住”。
  (二)蒙古族氣息折射出的豪放坦荡
  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与民族发展,形成独具特质的舞蹈风格。无论是体态、步伐、手臂的训练,都必须需要呼吸来衔接前后动作,表达感情。如柔臂,气息呼出由肩部发力从大臂、肘、小臂、手掌到指尖,肌肉走向贯穿以气息的连接。气息在跟随动作流动而起伏,动作又与呼吸形态存在着内在关联,显示力度和韵味,体现动作的轻重缓急、豪迈矫健、稳重端庄的特征。
  (三)朝鲜族呼吸的柔韧稳静
  朝鲜族舞蹈中,万变的肢体动作都贯穿着呼吸的运用,呼吸是体现其身体韵律的重要表现。吸进的气直接沉入腹部,由丹田发气,气息从丹田经过脊椎传至眉宇、头顶,把全身疏通贯满,并延伸到空间外。以内之动带动外之动,或长吸或短呼,或轻呼或重吸,或重呼或轻吸,诸如此类的呼吸,是表现朝鲜族长短舞蹈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常见的“古格里”,古格里长短舞的呼吸以长呼吸为主要形式,根据拍子结构饱满的吸尽、吐纳,有分量的吸呼气与韧性的屈伸相配合,流动时表现轻松自如的美感,静下时形成余音不绝的韵味,表现其独有的典雅深沉之意。
  三、“呼吸”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培养
  在舞蹈教学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气息进行规范、系统、有计划的训练,使气息贯穿于肢体各部,用内在的呼吸,感受身体的内空间与外空间的关系。明确呼吸对舞者的肌肉能力、关节活动、节奏间歇的指挥和抑制作用。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熟悉舞蹈呼吸的形式、特点,更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并准确地运用。只有将呼吸与动作完美结合,做到形神兼备才能表现出舞蹈语汇的质感和情感,才能使肢体动作更丰满、更具有张力,舞蹈也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与呼吸的关系,去培养呼吸在舞蹈中的应用,二者都具有节奏性。一个民族的音乐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人文性格及风俗习惯。教师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形式、发展及节奏型的讲解,让学生对民族的节奏产生敏感性,通过大量的对音乐的理解,去感知它的节奏并将这种节奏与舞蹈中的呼吸,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形成不同民族舞蹈所特有的呼吸节奏。
  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去传授,深化呼吸意识,在长期训练身体动作的运动过程中,去探索深究呼吸的律动,找到呼吸的支点。使学生在舞蹈中把呼吸从无意识升华为有意识,有意识的呼吸才能升华舞蹈的魅力。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与音乐紧密结合,可以改变动作的质感和情感,使我们的民间舞蹈表现的更具感染力、拥有说服力、赋予命力。
  四、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可以看出,呼吸在舞蹈中如何正确运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入正确的呼吸训练和培养,使得更好的呼吸运用完成动作的整体性,更加有利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我们不否认纯肢体运动的力量美,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凡是人的运动的肢体,也绝都离不开呼吸的运用。民族民间舞因为有了各民族所特有的呼吸方法,其民族舞蹈的风格神韵和律动节奏才更具张力。
  因此,“呼吸”在民族民间舞中的运用与培养,应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所要摸索与探究的课题之一,同时也体现出“呼吸”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J].舞蹈,2002,(10).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池福子.朝鲜族音乐长短与舞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精神财富,而有关民族音乐教育的机构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桥梁,然而传统的民族音乐教学模式和现今风靡的教学改革与当前中国的民族音乐教学要求不相适应,这种已有的现状是不利于民族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的。所以说,及时思考现今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强化师资力量,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音乐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 教育缺陷 诊
第八届中国-宜春“月亮文化节”系列群众文化“姹紫嫣红总是春-北岸新天地歌舞晚会”及“北岸群英汇-中韩盛典”中韩明星演唱会分别将于9月13日、9月14日在江西宜春体育馆举行,其中中韩盛典更是汇聚中韩两国人气歌手和当红明星,台湾舞后蔡依林、阿里郎组合队长金泽男、韩国性感歌手4minute金泫雅、韩流始祖H.O.T李在元、中国最强音金贵晟、偶像男团0086等众多艺人都将出席盛典。  据悉,由张武泓作词、
摘要:作为高校音乐专业教学改革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钢琴教学的改革正在逐步进行之中。集体课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为高校钢琴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式。对于当前高校中该课程的改革,本文从产生的来源与执行原则出发,深入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对于改革的思路进行了探究与总结性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音乐教学 集体课 钢琴教学  钢琴教学作为一门结合了弹奏技术与音乐艺术的音乐专业课
摘要:近几年来,手风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如何能融入大众,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手风琴专业学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手风琴 音乐教育 课程开设  近几年来,手风琴已然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大众熟悉这个乐器,几乎所有人提及它都会想到红色年代的经典曲目。而今天的手风琴发展早已和国际接轨,过去的传统键盘琴逐渐由自由低音键钮琴或流行琴替代,法国流行手风琴音乐、俄罗斯民族原创或改编作品
和中晚唐其他文人一样,儒、道、佛三教对白居易文化性格的形成均有影响。他在晚年自撰《醉吟先生墓志铭·序》总结一生,就称:“前后历官二十任,食禄四十年。外以儒行修其身,中
摘要:音乐是一种能够引发人类共鸣的艺术,它具有强烈的共性特征。然而,音乐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又使得它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避免千篇一律。因此,个性化也是音乐艺术表现所展现出的魅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音乐艺术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了探究,简单分析了个性在音乐艺术表现中的作用,以期为音乐艺术的多元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音乐艺术 表现形式 个性化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音乐艺术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双向特
一、陕南行政地理文化民俗概述  陕南地处中国西部地区,属陕西省的南部,北倚秦岭,与关中相望;南障巴山,与楚蜀相接,特殊的地理区位,使这里成为了南方的北方,北国的的南国。陕南地区,包括今商洛、安康、汉中三个地区,位于陕、豫、鄂、川四省的交界地带。境内除了少量的汉江、丹江流域为盆地外,大多数地域多由秦岭和巴山山地所组成。  陕南在国家行政管理上,姬周划归周南,先秦始置汉中郡,秦亡后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迁
摘要:白诚仁先生自从在湖南从事文艺事业以来,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湖南少数民族歌曲。在此基础上,他还结合自身的音乐才华创作了大量的经典歌曲,传唱至今。比如《洞庭鱼米乡》、《小背篓》、《苗岭连北京》等等。作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在他的文艺事业生涯中除了创作优秀作品之外,还挽救了大量面临失传的优秀民间歌曲以及少数民族歌曲。他对于音乐的态度以及音乐创作的精神,为后来的作曲家树立了一个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优秀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