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借阅超期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改进策略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阅超期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图书馆的图书管理造成麻烦,也影响了其他读者的利益。为了有效控制借阅超期的现象,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借阅超期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了造成超期的原因,为图书馆的图书管理方式提出了一定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借阅超期 原因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105-01
  一、读者借阅超期的现状及其影响
  (一)读者借阅超期的现状
  图书馆本身有相关制度敦促读者还书,许多图书馆图书借阅超期一天将被罚款0.1元/册,为了保证部分读者的需要,也制定了续借的相关制度。尽管制度十分完善,但是处罚力度不够大,随着物价上涨,有时书本价格远远超过读者超期一年的罚款。
  (二)读者借阅超期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读者借阅超期对图书馆的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借阅超期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这部分图书进行处理,这使得本就工作量繁重的图书馆加重了负担,图书馆需要耗费更多的运行成本和人力资源。其次,借阅超期对读者的权益造成了损失。一方面,借阅超期的读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不仅给读者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又使读者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读者与图书馆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借阅超期使得需要这本书的读者不能及时获取资源,影响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权益。
  二、读者借阅超期的主要原因
  读者借阅超期有可能是故意超期,也可能是过失超期。故意超期是指读者明知归期以至却仍不办理还书手续,造成此种现象的情境有三:其一,书籍对该读者十分重要,借阅时间已到期但图书馆并无复本,又不能续借,只好违章推迟还书;其二,对每天0.1元的罚款并不在乎,未考虑到超期归还对其他读者的影响;其三,有的书在市场上很难买到,读者为了长期占有图书故意谎报丢失。过失超期不同于故意超期,首先读者本身是无意于故意拖欠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记错归还日期,或者因学习工作忙碌忘记归期所致。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意外情况,如图书被盗或是不慎遗失,无法如期归还图书。
  三、控制借阅超期的对策
  (一)制定有效的超期处罚的规章制度
  第一,制定有效的超期罚款制度。超期罚款作为一种手段在广大图书馆中得到普遍的运用,在长期的实践来看,这种方法确实行之有效,因此,科学地制定逾期不还的制度十分重要。由于目前超期借阅的罚款并不高,即使是超期一年,罚款金额也不及文献的价格,由此造成读者为自身学习方便故意长期不归还。可见,适度上调罚款标准十分必要。第二, 限制违规读者的借阅权利。适当限制超期不还的读者的借阅权益可有效减少逾期不还的现象。对于逾期不还情节严重的读者,暂停其外借权力,让读者为了以后的借书权益得以实现不得不及时归还图书。第三,坚决执行借阅超期的处罚制度。制度制定以后不执行就等于一纸空文,认真执行借阅超期的处罚制度,不仅是对工作的认真,也是保证其他按规定还书的读者的公平。严格执行处罚制度不仅可以避免图书的私自占用,也维护了广大读者的权益。
  (二)完善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
  图书馆是以服务大众为首要任务的,因此图书馆有义务为读者创建良好的借阅环境,完善硬件设施。例如设置双屏,借阅窗口一面面向工作人员,另一面让读者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借阅信息,尤其是还书日期,避免过失超期的现象。现阶段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给图书管理带来便利,读者只需下载某APP即可收到借书到期提醒,还可以从中阅读新闻、图书馆通告、新书推荐、预约到书通知等,这些服务不仅能够减少超期不还的现象,还极大地给予了读者方便。
  (三)做好读者入馆教育的工作
  高校图书馆的借阅对象主要是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读者进行教育,如发放读者手册,开学期间对学生进行上机教育,积极宣传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教育读者形成良好的品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读者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当然,这种教育是不能够一劳永逸的,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制度规定,对于超期不还的读者在履行罚款制度以后还要接受教育,让其真正了解到超期不还给工作人员和其他读者造成的种种影响。教育工作在解决图书超期不还的问题上很有意义,不能只是走过场,形式主义,只有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减少图书超期不还的现象。
  (四)开展友情提示图书应还日期的服务
  由于部分读者是因为忘记图书的应还日期而导致过失超期,图书馆本就是以服务为第一要义,应该与读者之间友善沟通,因此为了帮助读者及时还书,在各个服务窗口开通友情提示的服务对读者还书很有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提醒读者,某些资料借阅紧张,督促其及时还书,以保证图书的利用率。
  四、结语
  借阅超期是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有效控制该现象,管理者不能仅仅通过罚款制度督促读者还书,还要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从根源入手,以友好的方式提醒读者还书,鼓励读者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支持,保证图书馆健康良好地发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顾蓉.浅析高校图书馆借阅超期现象的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J].民营科技,2014(7):120.
  责任编辑:杨柳
其他文献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师生间进行角色换位,以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了解,努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导”的教育艺术    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
[摘要]作为一所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科技情报的收集、整理、提供服务到情报更新,都要求图书馆工作者对这项工作做到收集整理准确及时,更新时间更要把握准确。这样才能使科技情报被读者充分利用,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科技情报部门,一方面必须重视科技文献的不断补充和积累,另一方面也必须重视科技文献的不断更新。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科技情
前兆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在前兆台站和区域中心全面铺开,产出了大量的跟踪分析产品,监测人员的数据分析水平显著提高。本文介绍了《天津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细则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指出,部分产品责任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已经实际背离了法律对正义、安全、平等的追求,并且对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改革踌躇不前的原因进行深入探析。并尝试构建一套产品责任人身
摘 要 在我国,性贿赂的发生频率之高和我国刑法惩治力度之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职务犯罪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性贿赂,在因腐入狱的官员中,性贿赂更是司空见惯,意志和利益的冲突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我国目前的审判情势下 ,性贿赂主要还是以党纪进行惩处,并未用以刑法进行惩处,但由于性贿赂的特殊性使得案件发生时较为隐蔽,存在着难以取证等问题。多数情况司法机关仅能以生活作风有问题或道德品质低下由给以党纪处分,致
摘 要 专利间接侵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知识产权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其中,学界对于专利间接侵权与直接侵权的关系存在较大争议。本文现尝试对现在已有观点进行提炼总结,综述如下。  关键词 专利 间接侵权 共同侵权 直接侵权  作者简介:彭宣,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高校是我国培育未来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校中,学生、教师通过对图书馆的利用,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科研水平,为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出发,先对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的具体实施,以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的核心要求是以人为本。人本思想普及于中西传统文化,而人权保障是人本思想的现代要求,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最基本的内容。我国宪法第四次修改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新刑事诉讼法也把人权保障落实到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条文中。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强调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尤其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加强人权保障的理念将不断促进
摘 要 随着基因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正发生着巨大地变革,“生物技术时代”已然到来。但是,如何在享受基因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对基因提供者给予全面合理的保护也成为了当前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由于基因信息能够在医疗、诊断、医药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与之相关的财产利益纠纷便不可避免的出现,现有的隐私权保护与侵权法保护的模式已不足以为个人对其基因提供者提供保护。构建一种更加合理的权利对基因提